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电大《哲学引论》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

2020年电大《哲学引论》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

哲学引论期末复习题1、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ABD )。

A、道学B、心学C、佛学D、气学2、以下属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BCD )。

A、朱熹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AC )。

A、维特根斯坦B、胡塞尔C、罗素D、萨特4、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属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 B )。

A、维特根斯坦B、胡塞尔C、罗素D、萨特5、在近代中国直接译介西方思想并以此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的人是:( D )。

A、利玛窦B、钱钟书C、林纾D、严复6、中国现代哲学包括哪三大思潮?(ABC )。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B、中国化的科学哲学C、现代保守主义哲学D、现代激进主义哲学7、《哲学引论》教材认为,本体论的三种主要形态是:(ABD )。

A、是论B、在论C、人论D、道论8、本体论的原初形式是:( C )。

A、人论B、在论C、是论D、道论9、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形态是:( D )。

A、人论B、在论C、是论D、道论10、在因果关系问题上,休谟认为:( B )。

A、因果关系是一种必然法则B、因果关系是人们经验上的一种习惯C、因果关系是一个知性范畴D、因果关系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11、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 )。

A、认识论B、形而上学C、伦理学D、美学12、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ABC )。

A、孔子B、朱熹C、孟子D、慧能13、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泰勒斯1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CD )。

A、培根B、笛卡儿C、洛克D、休谟15、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B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16、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 A )。

A、康德B、黑格尔C、弗雷格D、罗素17、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C )。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1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 C )A、真谛、世谛、俗谛B、真谛、义谛、胜谛C、空、假、中D、空、假、真19、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CD )。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2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A )。

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B、《词与物》的发表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D、《新唯识论》的发表21、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

“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ABCD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2、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 B )。

A、伊曼奴尔·康德B、托马斯·阿奎那C、安瑟伦D、洛色林23、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D )。

A、笛卡儿B、斯宾诺莎C、休谟D、莱布尼茨24、英文“being”的涵义包括:(CD )。

A、人B、物C、是D、在25、逻辑推理的类型有:(AB )。

A、演绎推理B、归纳C、数学推理D、物理推理26、奎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是指:(BD )。

A、理想语言存在的教条B、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教条C、“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的教条D、还原论的教条27、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AB )。

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C、圣谕论D、义务论28、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大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ACD )。

A、先秦儒学B、唐代儒学C、宋明儒学D、当代新儒学29、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BCD )。

A、《形而上学》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30、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BCD )。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1、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区别是:(AD )。

A、心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B、心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C、心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物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D、心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32、经验的主要形式有:(ABC )。

A、感知B、内省C、直觉D、归纳33、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被称为“近代经验论之父”的哲学家是:( D )。

A、笛卡儿B、斯宾诺莎C、休谟D、洛克34、提出“白板说”、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哲学家是:( A )。

A、笛卡儿B、斯宾诺莎C、休谟D、洛克35、经验实在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包括:(BCD )。

A、理性实在论B、常识实在论C、新实在论D、批判实在论36、就对中国历史的实际影响来说,中国文化的主干包括:(ABC )。

A、儒家B、佛家C、道家D、墨家37、从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所持的看法来看,伦理学又被区分为:(BC )。

A、一般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B、目的论伦理学和非目的论伦理学C、结果论伦理学和非结果论伦理学D、元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38、功利主义通常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即:(CD )。

A、个人功利主义B、道德功利主义C、行为功利主义D、规则功利主义39、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客观论认为:(ABD )。

A、事物的美是由客体自身的属性决定的B、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C、美不是源于事物的属性而是源于人的心灵D、美是客体的一种可以感觉到的特质40、在艺术定义上提出“家庭相似论”的哲学家是:( B )。

A、胡塞尔B、维特根斯坦C、罗素D、萨特41、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D )。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巴门尼德42、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D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43、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BC )。

A、观念论B、经验论C、唯理论D、批判论44、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 B )。

A、柏拉图B、利玛窦C、莱布尼茨D、伏尔泰45、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 )。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46、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 )。

A、杜威B、皮尔士C、詹姆士D、刘易斯47、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ABD )。

A、根B、境C、空D、识48、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AB)。

A、“自诚明”B、“自明诚”C、“为道”D、“为学”49、牟宗三提出的儒学“三统说”指的是:(ACD)。

A、道统B、学统C、人统D、政统50、以下属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 )。

A、利奥塔B、福柯C、德里达D、海德格尔1、“哲学”与“科学”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古希腊,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指的是哲学,而特殊的或具体的科学才是人们习惯意义上理解的科学,或者严格地说,是指自然科学。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

至于科学,则只能是以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是对现存事物的个别领域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学问。

由于历史上存在的哲学和科学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关联。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再到两者分享权利。

这是指,一方面,哲学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另一方面,哲学虽然必须与科学分享权利,但它对这种权利的让渡远不是自觉自愿的。

二是既有人坚持哲学高于科学,也有人坚持哲学从属于科学。

这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然科学问题几乎是引起哲学兴趣的唯一对象。

而且只要一有可能,哲学家们总是试图把科学重新纳入哲学的范围。

一旦哲学家的这种企图由于科学家的抵制,或哲学基于自身的局限而对它欲涉足的领域表现出无奈的时候,总是有那样一些哲学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要么把哲学降低到只是为科学作方法论的辩护,以科学的语言代替哲学的语言的地步;要么拒绝一切对哲学的批评和非议,把这种批评和非议看作是对哲学的一种不能容忍的恶意诽谤和攻击。

2、“家庭相似论”与“惯例论”在当代艺术哲学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哲学家走向不可知论,否认有所谓适用于一切形式的普遍的艺术定义。

其中,“家族相似论”和“惯例论”是两种典型的属于不可知论的艺术定义,它们都否认有统一的关于艺术作品的定义,而认为一件东西之所以被称作艺术作品,或者是因为它们具有某种家族相似性,或者是因为艺术家们的惯例所致。

“家族相似”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哲学研究》一书中提出来的。

它指的是一个家族中的各个成员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相似之处,但它们决不会都在某一点上表现出完全相同。

在维特根斯坦提出家族相似这一概念以后,哲学家们开始把它应用于对艺术定义的说明。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家族相似:尽管一些艺术作品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但它们并不共同享有某个可观察到的因而是无差别的特点,当然更不用说是起支配地位的特点了。

这些哲学家由此得出结论,人们有希望达到的最好的情况,至多就是制定出关于某一艺术形式,如小说、交响乐、恐怖电影等的定义,绝对普遍的艺术定义是不存在的。

惯例论是迄今为止仍极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定义,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当代美国美学家乔治·迪奇(GeorgeDickie)。

他认为,某些东西之所以被作为艺术作品来看待,是因为它们在一整套惯例或称制度系统的联系中占据了一定位置的缘故。

其观点归纳起来就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些人或团体有能力通过一种简单的命名性行为,即可以采取把某些东西叫做“艺术”的形式,来把它们从某种人工制作的东西转变为艺术作品,就像我们在出版、展览和表演等行业中经常看到的那样。

3、“观念论”与“实在论”都属于现代认识论的重要形态。

所谓观念论是指把观念作为认识对象加以研究的认识论理论。

它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关于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论。

概括地说,观念论的基本观点就是: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关于存在或对象的意识就谈不上有所谓的存在或对象。

而实在论则指关于“实在”的一般理论,在现代认识论中,它是作为观念论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实在论所谓的实在,是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性。

在哲学上,实在既是相对于现象的概念,又是相对于观念的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