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办法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办法

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办法
2010年我院首次实行岗位聘任以来,因有教职工职称晋升、职务变动或退休离岗等原因,部分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出现空岗。

为认真做好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工作,维护广大教职工利益,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一)教师系列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五级岗位核准职数23人,现在岗聘任14人,空缺岗位8个。

六级岗位核准职数45人,现在岗聘任38人,空缺岗位15个。

八级岗位核准职数58人,现在岗聘任35人,空缺岗位22个。

九级岗位核准职数77人,现在岗聘任55人,空缺岗位44个。

十一级岗位核准职数39人,现在岗聘任26人,空缺岗位13个。

(二)教辅系列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八级岗位核准职数2人,现在岗聘任1人,空缺岗位1个。

九级岗位核准职数3人,现在岗聘任1人,空缺岗位2个。

十一级岗位核准职数4人,现在岗聘任2人,空缺岗位1个。

(三)其他系列各等级岗位职数空缺情况:
九级岗位核准职数2人,现在岗聘任0人,空缺岗位2个。

十一级岗位核准职数4人,现在岗聘任1人,空缺岗位1个。

二、岗位聘任条件
(一)各等级岗位聘任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3.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具备岗位需要的身体条件。

(二)各等级岗位聘任具体条件
1.教师岗位
(1)五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一级岗位)
在六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2)六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
在七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3)七级教师岗位(副教授三级岗位)
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或具备相当于副教授的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4)八级教师岗位(讲师一级岗位)
在九级教师岗位(讲师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5)九级教师岗位(讲师二级岗位)
在十级教师岗位(讲师三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6)十级教师岗位(讲师三级岗位)
具有讲师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相当于讲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教学工作,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7)十一级教师岗位(助教一级岗位)
在十二级教师岗位(助教二级岗位)工作满三年,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无重大教学事故,近三学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8)十二级教师岗位(助教二级岗位)
具有助教专业技术职务,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教辅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
(1)教辅和其他专业技术各等级岗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同教师岗位相应等级岗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相同。

(2)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中无重大失误,近三年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均在称职以上。

三、岗位聘任程序
岗位等级调整聘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按照学院首次岗位聘用时经教代会通过的《教师系列岗位竞聘量化考核细则》和《教辅及其他系列岗位量化考核细则》从资历、工作量、科研成果、荣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择优聘用。

具体程序如下:
(一)个人申报。

符合岗位聘任基本条件的教师(含兼职教师)在所属教学系申报竞聘岗位及等级,根据量化考核细则提交相关考核材料原件,由教学系汇总后报人事处。

无高校教师和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的教师,不得进行岗位调整申报。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到人事处申报竞聘岗位等级。

(二)量化考核。

根据量化考核容分四组进行考核计分。

资历计分由人事处负责,教师工作量计分由教务处负责,科研成果计分由科研中心负责,荣誉计分由学院工会负责。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和出勤计分由院长办公室负责。

学院纪检部门分别上上述各个部门派纪检委员1人,负责考核监督。

(三)汇总考核结果并进行公示。

公示无异议,按照得分高低择优聘任。

如出现得分相同,依次按年龄、工龄及任职时间进行排名。

(四)办理相关聘任手续。

二〇一四年四月三日附件1:
教师系列岗位竞聘量化考核细则
教师系列岗位聘任量化考核项目共分4项:四项容以100分计
1.资历积分(权重0.6)
(1)任职年限权重0.4
以最高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年限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任职年限即为任职年限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40)÷最高任职年限×个人任职年限
(2)工作年限权重0.2
以最高工作年限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工作年限即为工作年限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20)÷最高工作年限×个人工作年限
2.工作量积分(权重0.2)
以近三学年年均工作量280课时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工作量(个人工作量以280个课时封顶)即为工作量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20)÷280课时×个人工作量
工作量计分办法:
(1)双肩挑人员工作量分管理工作量和教学工作量计算:管理工作量所占比例:院级领导占90%,中层领导占80%,,其余人员占60%;教学工作量所占比例:院领导周2课时占10%,中层领导周4课时占20%,其他人员周6课时占40%;
(2)教师承担培训处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以培训处证明为准;
(3)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训或参加实践进修,每天以6课时计算工作量;
(4)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的教师每周以2课时计算工作量;
(5)从事专项辅导2教学时计1课时工作量;
(6)学院批准进修学历学位或访问学者以满分工作量计;
(7)学报兼职外文翻译每翻译1篇论文按2课时计算工作量。

3.科研积分(权重0.15)
以近三年科研成果得分最高者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科研得分即为科研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15)÷最高科研得分×个人科研得分
科研成果计分办法:
(1)课题研究
国家级课题项目批准立项者主持人计1.5分,结题计3分;省级课题项目批准立项者主持人计1分,结题计2分;院级课题项目批准立项者主持人计0.5分,结题计1分;第二、三主持人计分减半;其它参与者按国家、省、学院立项和结项分别计0.3分、0.2分、0.1分和0.6分、0.4分、0.2分。

论文国家级1篇,独著计3分;两人以上,第一作者计2分,第二作者计1分;CN刊物发表1篇,独著计2分;两人以上,第一作者计1.2分,第二作者计0.8分。

其他论文参照省职称评审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2)专著:每部计3分。

(3)教材:主编计2分,副主编计1.5分,参编人员计0.5分。

4.获奖积分(权重0.05)
每人只计近三年以来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一次。

奖项分综合奖与单项奖计分:
国家级综合奖计5分,单项奖计4分;省级综合奖计4分,单项奖计3分;市级综合奖计3分,单项奖计2分;院级综合奖计2分,单项奖计1分。

附件2:
教辅及其他系列岗位竞聘量化考核细则
教辅及其他系列岗位竞聘量化考核项目共分以下4项:四项容以100分计。

1.资历积分(权重0.6)
(1)任职年限权重0.4
以最高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年限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任职年限即为任职年限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40)÷最高任职年限×个人任职年限
(2)工作年限权重0.2
以最高工作年限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工作年限即为工作年限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20)÷最高工作年限×个人工作年限
2.业绩积分(权重0.2)
以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为依据计分。

测评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参加测评人员包括竞聘人员所在的处、室所有工作人员,学院各处、室、系负责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

计分标准:满意计2分,基本满意计1分,不满意计零分。

以最高得分为满分计算基准率,基准率乘以个人得分即为业绩积分。

计分公式为:权重(20)÷最高得分×个人得分
3.出勤积分(权重0.15)
依据近三年实际出勤时间来考核计分。

请事、病假累计在15天以下(含15天)视为满勤,计100分。

请事、病假累计在15天以上60天以下(含60天)每天扣0.5分。

请事、病假累计在60以上90天以下(含90天)每天扣1分。

请事、病假累计在90天以上计零分。

计分公式为:个人得分×权重(0.15)
4.获奖积分(权重0.05)
每人只计近三年以来所获得的最高奖项一次。

奖项分综合奖与单项奖计分:
国家级综合奖计5分,单项奖计4分;
省级综合奖计4分,单项奖计3分;
市级综合奖计3分,单项奖计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