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论 外来人口来北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方) 弊大于利

辩论 外来人口来北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反方) 弊大于利

外来人口的增多对于北京是利大还是弊大?
正方利大于弊
破题是应围绕流动人口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来打
1加快城市化进程
2促进城市建设
3使城市呈现多元性丰富性
4相对于弊端来说好处是多的
5能提高不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反方
破题围绕弊端来打
1流动人口给城市带来安全隐患
2流动人口使城市卫生下降素质降低
3流动人口良莠不齐具有难以控制性
4流动人口会加大城市的负担
5流动人口是人口分布变得悬殊不利于长远发展
切记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千万不要完全否定对方的观点
要着重打哪个为主这一点
举例子比如北京外来人口是北京更繁荣北京外来人口的比例贡献例如奥运建设
另一方面外来人口作案的例子外来农民工加大负担等等
北京户口数提前10年突破规模建言控制外来人口
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数字:北京常住人口总量1972万,提前10年突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常住人口规模。

人口逼近资源承载极限
北京实际常住人口1972万人,流动人口总量已经超过1000万。

看着这组公安部门统计的数字,吴守伦代表点点头:这组数字,靠谱。

流动人口就超1000万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246万人,登记流动人口763.8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726.4万人,总量1972万,早已突破国务院批复的确定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大大突破了‚十一五‛规划末常住人口1625万人的控制目标。

调研数字显示,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流动人口,四年来流动人口共增加151.8万人,年均增长37.9万人。

主管部门提供给调研组的数字显示,2005年至2009年北京成交的商
品住宅中,外埠个人购买的占32.3%;2008年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占学生总数的4成。

水电气供应常年紧张
以青壮年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弥补了北京劳动力的不足,但持续快速增长对北京有限资源、环境承载力直接构成尖锐挑战。

面对1972万的数字,吴守伦代表直言:‚目前北京人口规模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北京环境资源的承载极限。

‛水电气热煤的供应常年紧张运行,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吴守伦特别关注一个数字,有多少外来人口在北京处于‚闲臵‛状态,目前北京的外来人口从流动人口登记的情况来看,已经就业的占57.4%,但仍有一部分流动人口生活不稳定、就业没保障,给社会治安带来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九月北京是否控制外来人口?
近几年来,随着瑞昌城市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外来人口数量逐年急剧增加。

据统计,2007年登记办证外来人员为 2473人,2008年为3924人,2009年为4556人,大量外来人员为瑞昌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环境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一、北京外来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1、来源广泛。

2、从事职业多样化。

3、居住条件差。

约80%的外来人口分布在全市农户出租房屋和其他各类工棚中。

在城郊结合部和各个中心村(居)周围均形成一定规模的外来人口聚集地,这些聚集地人口密度大,环境卫生状况极其恶劣,一旦发生疫情,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4、文化程度低。

这些外来人口大多数来自全国各乡村和贫困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基础薄弱,因而决定了他们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90%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大多从事低技术含量和非专业工作,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二、外来人口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这一特殊群体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瑞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量外来民工为北京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北京的每幢大楼和建筑工地无不洒下外来民工兄弟辛勤的汗水。

2、一些险、脏、苦、累的工作岗位离不开外来人口。

如垃圾清运、服装加工制造、船舶制造、矿业开采等大部分由外来人口承担,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城市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3、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外来人口。

单从目前来看,瑞昌高档酒店、商贸中心、商场超市等急需大量年富力强的外来人员加入。

打造瑞昌的经济、服务中心,没有大量外来人员的参与更是无从谈起。

外来人口的涌入为城市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给城市的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市容卫生、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影响。

随着外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其中不少人文化素质低,法
制意识淡薄,经济状况差,少数人把违法犯罪作为生存、致富的手段,导致违法犯罪总量中外来人口作案比例很高。

并且‚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率也急剧上升
‚空巢教育‛多因父母太忙
‚外来人口第二代‛为何犯罪率高居不下?检察官分析,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呈现空巢化状态,除此以外,与他们自身条件如不爱学习、控制力差等的关联和受教育差有关。

被调查人父母全部都是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员,如小商品买卖、保洁员等,工作时间长,大多没时间教育照顾子女,家庭教育呈现空巢化状态。

此外,部分家庭生活压力较大,家庭中在京有两个孩子的占到60%。

家庭有缺陷的占45%,其中单亲家庭占有缺陷家庭的60%,父母一方有违法行为的占40%。

其中36%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换过4所以上的学校。

50%被调查者14岁前违过法
‚‘外来人口二代’暂时‘锁定’在随父母来京时间在3年以上的未成年人。

‛朝阳检察院‚未成年人犯罪审控组‛负责人郑思科介绍,该组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2005年羁押在北京市公安分局朝阳分局看守所的28名此类人员进行了调查。

被调查者来京时间3年的占一半以上,50%以上在14岁以前有过违法行为。

‚来京二代‛犯罪涉财占七成
检察官分析了被调查的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外来人口二代‛犯罪特点呈地域性,多发于未成年人住所附近。

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的有46%,其中2人共同作案的最多。

犯罪性质表现为集中性,涉财案件占到70%,其中抢劫案高于盗窃案两倍。

犯罪动机简单化,绝大多数是为了弄点钱去玩,其中不乏为上网吧玩而犯罪的。

2、给城市市容卫生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大量的外来人口居住在简易的出租房内,卫生设施简陋,加上卫生习惯落后,造成环境卫生‚脏、乱、差‛,有些外来人员无照无证经营、乱设摊点,给瑞昌的城市管理和‚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困难。

3、滋生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

有些外来人口无劳动技能,又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作,找不到合适职业就从事卖淫、聚众赌博等非法活动,严重影响瑞昌的社会风气。

数字显示,194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仅为420.1万,56年间增加了1100多万人。

20世纪90年代以前,自然增长是北京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从1990年以后,随着北京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城市,形成大规模就业需求和创业机会,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北京开始了以外来增长和户籍迁移为主的人口激增时期。

中国人口的流动
80年代末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成为一个持续已久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农民流动问题。

随说这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但是中国的这种就业型的区域流动数量规模巨大,社会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农村,也影响到城市,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中国农村人口流动是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扩大的。

在1984年以前,外来人口很少,人们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1985-1988开始有大量的外来劳动力进入,但当时经济增长速度快,吸纳能力强,仍旧未形成社会问题。

1989-1991年,是民工潮的高涨时期,主要问题表现在交通上,逐渐开始出现大量找不到工作的民工。

1992后,从交通部门的统计数字看,外来劳动力的流动规模仍很大。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显示,1995年外出就业人数大约有8000万,而且仍将以每年1000万的农村人口参加到流动劳动力中。

1984年-1989年,乡镇企业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每年大约1084万,而1989-1994年,平均每年只增加412万人。

据上表来看,外地来京人员绝大部分在北京无亲无故,自己又没有技术,一无所有地来到这个大城市,身心经受着磨难与冲击。

然而他们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开始艰苦的劳动,方便了附近居民生活。

有些还胸怀大志,白天当电梯工,蹬三轮车,晚上还去上夜校学计算机或会计等。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现实:大量外来来京人员的涌入,把北京弄乱了。

1,外人口的底数搞不清 2,用工单位与外来人口的劳动合同不清,甚至根本就没有劳动合同。

有时用人单位在非劳务市场上招聘劳工,劳动者毫无保证。

3,出租房屋漏洞多,治安隐患大。

4,治安更加混乱,犯罪率增高。

外来人口调查统计表
例子10:外来人口调查
分析结果:
1、外来人口来京的益处:
外地人来京打工委北京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为北京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为了在竞争中出类拔萃,他们又不得不学习文化知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2、外来人口来京的害处:
严重影响了安全秩序,交通、环保、卫生、市容,给北京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外地人来京打工是利大还是弊大呢?外来人口是否需要加以控制呢?我们希望看到政府的有力妥善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