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优秀材料作文【篇一:2013 年河南省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运用解析】【真题回放】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让路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西瓜是因为被阳光照耀的时间长。
”“那地里的西瓜不是都在接受阳光的照耀吗?”女儿问。
父亲说:“是啊,阳光是公平的,它一视同仁地照耀着所有西瓜。
可是有的西瓜怕热,自愿呆在阴影里,不肯接受阳光的照耀。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命题解读与选材指导】今年河南中考试题仍然采用了选题作文的形式命题:一则命题作文,一则材料作文。
话题归属上与考生生活联系密切,同时也注意对考生品德素质的培养,考查了同学们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第一题“让路”,是一则命题作文。
命题语言简洁,没有过多的解说,给考生留下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
“让路”一词表意清晰,内涵丰富,字面意思是行路时,让对方先行通过,深层意思却包含着宽容、忍让的美德。
除了词语的本意,我们还可以联系到它的比喻义、引申义,比如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出机会,给予锻炼,这也是一种让路;再比如人类主动保护自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选择后者,这也是一种让路??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入手,写出不让路的后果,这样在对比中容易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第二个题目是一则材料作文。
材料来源于生活中的一个对话场景,一对父女关于西瓜甜与不甜的对话,甜的原因是因为接受了阳光照射,不甜的原因是因为只躺在阴影里不愿意接受阳光。
不难看出,实际上材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阳光”寓意历练、磨砺,而“阴影”寓意逃避。
所以此题可以确立如下写作角度:一、正面立意:接受生活的历练能收获人生的甜蜜。
可以讲述自己或某人的励志故事,来感悟出文章的主旨。
二、反面立意:逃避生活的磨砺只能获得人生的苦果。
可选择那些好逸恶劳最终一事无成的反面事例,从反面论述,得出积极的人生观点。
以上两种立意,同学们都可以选择经过磨砺成功的人士的事迹来论证观点,也可以选择自己身边敢于接受困难洗礼而成功的人物,要注意围绕主旨去挖掘素材中启迪读者心灵的东西。
【考场佳作一】让路河南一考生“妈妈,我们从这片草地穿过去吧。
”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
“不,宝贝,我们要给小草让路。
——来,咱们走这条石子路。
”年轻的妈妈牵着小女孩的手,远离了那片刚长出青草的草地,走向花园中的石子路。
“妈妈,为什么要给小草让路呀?”小女孩好奇地问。
“为了让小草好好长,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呀。
”妈妈耐心地解释。
这一对母女慢慢走远了。
我看到这一幕,不觉停下了脚步。
我也原本有着和那小女孩一样的想法,想穿过那片草地到花园的另一端去的。
可是,我听到了那年轻妈妈说的“给小草让路”,不觉眼前一亮——是啊,我们应该给小草让路,这样,大地才会有怡人的绿色,空气才会更加清新,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更美好。
给小草让路,其实也就是在给我们自己让路啊。
让出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让出人类美好生活的道路,让出可让人类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是,我们人类又曾经做出过多少与小草抢路的傻事啊。
若干年前,我们的前辈打着“改天换地”的口号,冲向青草繁茂的原野、山林,焚烧草原、山地,开荒种粮。
可是结果呢,草原荒漠化,沙尘暴、泥石流无情地冲向人们的屋脊。
与小草抢路的结果,竟然是毁掉了我们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有的人不仅不给小草让路,而且还不给河水让路。
一些无良的企业为了省几个污水处理费,把工业废水直接排进原本清澈的河里,造成河水污染,水质下降,鱼虾死光。
他们制造了一条又一条乌黑色的河流,河水源污染,导致人们的饮用水受到污染,农田的土质受到污染,最后,我们不得不喝有毒的水,不得不吃有毒的粮食。
甚至有的人还不给野生动物让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一己之私,他们残忍地把屠刀挥向可怜的野生动物,断了它们的生路。
于是,大量珍稀动物灭绝,生物链断裂,导致生态失去平衡。
看来,不给自然让路,自然也会无情地惩罚人类啊。
朋友们,请保护好自然环境吧,让我们先从给小草让路开始,给大自然让一下路吧。
因为,我们给大自然让路,也是在给整个我们人类自己留下一条生路。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文章围绕给大自然让路的主题来写,无情地批判了人类与大自然争利的弊病。
本文选材来源很广,有生活中的场景,有自身的感受,有现实的新闻热点,这些素材综合运用,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开头处,作文运用了一对母女对话的素材,女儿要穿越草坪,而妈妈却引导孩子要给小草让路,运用生活中一个典型镜头非常巧妙地扣了文章的题目。
紧接着作者谈了自己的感悟,然后展开联想,想到了自己积累的知识见闻,毁林种粮、河中排污、残害动物等等,让人触目惊心。
最后作者提出了“给大自然让路”的观点,新颖而深刻。
【考场佳作二】让路河南一考生独木桥上两羊相遇,互不妥协,纷纷落水;而一只羊如果能退让一步,躲闪一边,最终两羊都会安然过桥。
人生亦是如此,旅途中有时会无路可走,退让一步,也许会海阔天空,拥有更精彩的旅程。
生活中,为他人让路。
让路,也大也小,小到平时生活中的止步让行,大到灾难降临时的舍己为人。
生活中的一个微笑,一个“请您先过”,助人又利己,何乐而不为?总之,做人要常将心比心,谁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无波无澜,今天为他人让路,也许正在为明天的自己铺路。
历史上,蔺相如为廉颇让路,不仅改变了两人尴尬的局面,而且使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睦,引为千古美谈。
学习上,为读书让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亘古不变的真谛。
学习本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当自己埋头读书,窗外同学们的嬉戏,是否会产生诱惑?贪玩活泼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那些在学习上取得令人羡慕成绩的人,无一不能耐住寂寞。
古有苏秦悬梁刺股、董仲舒苦学经书,目不窥园;近有鲁迅以嚼辣椒提神,夜以继日地写作。
他们的成功,胜在了选择,让一切繁华、一切人生享受都为做学问让路,他们收获的当然是成功。
做人上,为美德让路。
孔子曾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生活中,必然面临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做出不同的判断与选择。
拾到钱财,是拾金不昧还是据为己有;为官一任,是造福百姓还是谋图私利,这些都是我们可能面对的问题,如果选择了后者,纵使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内心也定是无尽的不安。
只有拥有高尚的美德,为他人为社会多做一份贡献,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感。
建国初期,杜芸芸把继承的十余万遗产捐献给国家,不正是一切私念都为美德让路的真实写照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时候,我们在让路的同时,会找到新的幽径,学好让路,精彩一生。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这篇议论文由生活现象引入中心论点,然后从生活、学习、做人三个方面运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退让一步,也许会海阔天空,拥有更精彩的旅程”这一中心论点,结构清晰而严谨。
论据从古到今,如数家珍,而且围绕观点进行分析,使人信服。
在论述中,作者引用俗语、诗词和名言警句素材为文章增色不少。
开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引出论点,结尾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化中心,使论证更全面,更严谨。
中间引用孔子的名言,增加了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更富文采,显示了作者丰富的积累。
【考场佳作三】请别躲在阴影中河南一考生阅读了试题中的材料,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那是因为,有的西瓜甘愿接受阳光的照射所以就甜了,有的西瓜惧怕阳光的照射躲在阴影里所以就不甜。
阳光是公平的,西瓜的甜与不甜,不在于阳光,而在于西瓜自己。
其实,做人何尝不也是这样呢?有的人光辉灿烂,有的人却暗淡无光,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光辉灿烂的人勇于追求生命阳光,甘愿接受命运的磨砺;黯淡无光的人却甘愿躲在安稳的环境里,得过且过、贪图安逸。
其实,上帝给了每个人铸就辉煌人生的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勇于追求、不断进取,还是得过且过、贪图安逸。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是无论怎样努力,也难做出什么成就,而有的人却因为先天条件好,很容易就能取得人生的成功。
真是这样吗?我们都学过《夸父逐日》这篇古文,文中的夸父,生命不止,追逐光明的理想就不止。
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就应该学习夸父,追着自己的理想,接受各种困难的挑战,哪怕倒下了,也能为大家贡献出一片美丽的邓林。
不断追求阳光的小树最终能长成参天大树,躲在树荫下乘凉的苔藓永远只能匍伏在地下。
如果你惧怕炙热,甘愿躲在凉荫下,那你永远不会成长和进步。
朋友,如果你想铸就人生辉煌,你就勇敢地追逐阳光吧,不要再躲在阴影中,让我们的生命因为阳光的照耀而大放异彩。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考场佳作四】经受磨砺,迎接烈日河南一考生一只西瓜,只有经过阳光的暴晒才能变得香甜;一个人,只有勇于接受磨砺,才能在人生路上稳健坦然,不被风雨击败。
上帝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毒辣的阳光、暴风雪雨总会不期而至,意志不坚的人,往往会被烈日吓跑,被暴风雪击倒,永远成不了大器;而意志坚定的人咬牙迈过荆棘,挺过困难,最终能获得成功。
经受磨砺,用一种无畏的姿态来迎接烈日。
“中国达人秀”冠军得主刘伟,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臂。
但这并不能阻止他拥抱阳光。
他将失去双臂的痛苦化为动力,将人生的苦难转换为上帝的馈赠。
一次次的打击,他从没有退缩,没有双臂还可以游泳,游泳不成,还可以玩音乐。
他向世人证明只用双脚也可以灵活地弹奏,弹出自己的美妙人生。
经受磨砺,用一种执着的信念来迎接烈日。
季羡林致力于国学研究,他精通十二国语言,对一种即将失传的文字达到无人能及的熟悉。
冷僻枯燥的文字没有阻挡住他钻研的脚步,孤独凄凉的大漠没有使他望而却步,冷嘲热讽没有动摇他追寻的心灵,“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季羡林凭着对国学的热爱,经受住了各种磨砺,成就一代国学大师。
经受磨砺,用一种英雄的气概来迎接烈日。
“亚洲飞人”刘翔因脚伤无缘北京奥运会,又是因脚伤折戟伦敦奥运会。
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质疑他的能力,但在全世界的舆论轰炸下他没有垮掉,只是淡淡地笑着,比了个“ v ”字的手势,继续自己的征程。
这种失败的英雄更令人敬佩,内心需要多大的坚强才能承受这种磨砺呀。
人的一生就像西瓜在田地里的成长,不要躲避烈日的暴晒,不要抱怨成功路上荆棘挡道,不要害怕人生路上灰霾遮天,不要畏惧前方道路电闪雷鸣,勇敢地接受它们吧,跨过上帝赏赐的“苦难”,我们就会迎来甜美的人生。
那么,去勇敢地投入到烈日的暴晒中吧,理想就在不远的彼岸等着你。
【亮点精评与素材解析】材料作文不能完全脱离材料来写,本文开篇从“甜西瓜”引出论点,既引用了材料,又不着痕迹;结尾运用比喻论证,强调了经历磨难的重要性,而比喻的本体,依然是材料中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