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童子军教育在中国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童子军教育在中国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童子军教育在中国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周飞[摘要]:美国有种先进的儿童教育形式——美国童子军组织(Boy scout of America San Gabrile Valley Coucil)。

其教育来自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如何生活。

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儿童作了具体的要求,如生活、学习、家庭等等。

其合理性和先进性是值得我国教育领域学习的,特别是对儿童的学前教育。

在中国很多幼儿园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理论重视的阶段。

本文旨在引进一种在中国幼儿园可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课程,就童子军教育的优缺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其在中国幼儿园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童子军教育模式相关结合可行性想要引进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就要深入了解其优缺点,从各个方面进行证明其可行性。

如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是否符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及我国的教育现状是否有不足之处;是否符合我国幼儿的发展特征和民族习惯等等。

只有从这些方面进行论证才能认为这种教育形式在我国是可行的,才能加以推广和运用。

一、童子军的教育宗旨、教育形式和内容(一)童子军的诞生发展童子军教育是英国的贝登堡将军于1907年在白浪海岛的一次实地实验后所创造出来的。

至今虽仅七十多年,但由于各国青少年的喜爱及各国政府及社会人士的赞助支持及倡导,现在已经传播到了一百多个国家了。

经过这几十年来的研究改进,内容更为充实,制度与方法更加完善。

许多教育家都赞誉「童子军教育」是极有价值的青少年生活教育。

美国童子军组织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为广泛的非赢利性、非政府青少年组织之一,遍及216个国家和地区,成员达2500万人。

美国童子军组织(Boy scout of America San Gabrile Valley Council)于1919年成立。

在美国,凡年龄在7—20岁之间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参加与否完全由孩子和家长自己决定。

童子军定期活动主要进行军事训练,如:行军、操练、野营、野炊等,而且每到暑假就举行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时间较长,是美国学龄儿童,特别是小学生喜欢的民间儿童组织。

指导老师:郭丽英(二)童子军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宗旨童子军教育就是利用青少年好活动、喜表现、肯冒险,以及合群的天性,在大自然的环境和人生实际的生活中施行“做中学”和“由学而做”的教育,所以童子军教育就是生活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公民教育。

这种教育创始于英国,然后风行各国,而为许多教育家所重视。

教育源自生活,生存教育当然也源自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如何生活,如何生存。

童子军的座右铭是“BE YOUR BEST”(尽你最大的努力),即在玩游戏时,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你的队去赢得胜利;在学校学习时,尽你最大的努力向教师学习;在家里时,尽你最大的努力帮助家人。

童子军生存教育包括49种生存必修课,12大类。

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身体发育和健康,生活和安全常识,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

戴季陶先生对于童子军教育作了简明的定义:童子军为一种特殊的新教育,自理论以至于最小动作,自组织群体以至于每一儿童,皆在自由天地之中,以自由的精神,过规律的生活,严格的训练,以道德为法律,以自由意识为群体生命,以技术能力的培育,于无言之中实现其身心的共同发展。

我们再引用法国一位教育家对童军所作的优异评论:如果你能远观童军的外表形象时,就会看到他是以取悦青少年儿童为憧憬,可以看出其高尚宗旨的充实,是包含了重要的真理以及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育的,创造出来有奋发风范的人总之,童子军教育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堂堂正正的良好公民,我们应在品格、健康与体力、手工与技巧、为人服务方面着点,以服务代替自私,使每一儿童都能发挥道德上和体力与技巧上的力量,进而贡献其力量以完成为人类服务的目的,所以是一种很切实的公民教育。

(三)童子军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学会生存”。

随着这个口号的提出以及人们对它的重视,许多地方都开展了诸如“生存训练营”“野外生存训练”“生存夏令营”等等活动。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活动或多或少地锻炼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即便如此,结果却总不令人满意。

都说美国儿童的生存能力较强,他们的生存能力从何获得呢?让我们来看看许多美国儿童都参加的童子军组织是如何教人生存的吧!第一类:身体的技巧和技能[1]1、与一个有十步远的距离的孩子一起玩丢球和接球。

直到你可以顺利地完成接球和丢球的动作。

2、成功地在平衡木上向前、向后各走6步。

3、会前滚翻。

4、会倒地前滚翻(手不着地,背着地)。

5、先下蹲,双手抱膝,然后双手伸展,跳起来,10次。

6、会学大象走路、青蛙跳、螃蟹爬。

7、能在水里游十五步远的距离。

8、会篮球的传球:包括弹地传球、单手传球、胸前传球。

9、会做“青蛙站立”。

10、跑步10分钟。

第二类:认识国旗1、会背誓词,并理解其含义。

2、能够主持升旗仪式。

3、懂得如何尊重国旗。

4、了解州旗。

5、学会折叠国旗。

第三类:保证身体健康1、遵守7条健康原则(包括一条在室外奔跑和游玩的注意事项)。

2、懂得3种不让感冒传播的方法。

3、懂得在受到小的外伤时,应该怎么处理。

第四类:了解你的家和你的社区1、写出你所需要的电话号码(警察的、火警的、医院的、爸爸妈妈的)。

2、如果有陌生人想进你的家,你该怎么办?3、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打来电话,你该怎么办?4、离开家之前,应该做些什么?第五类:认识修理和建筑的工具1、能认识和分辨什么是锤子、矬子、钳子,什么是通下水道的工具。

2、会用扳手。

3、会用螺丝刀。

4、会用锤子。

5、自己动手做一座小鸟的房子(或其他有用的东西)。

第六类:开始学习搜集1、学会收藏。

如:集邮,收集石头、昆虫标本。

2、向他人展示和解说你的收藏。

第七类:爱护你生活的世界1、看见垃圾应捡起来,该回收的应该回收。

2、列出10种你的邻居所做的不注意环境卫生的事。

3、列出3件能让你的居住环境变得更漂亮的事。

4、同一个成年人一起,从报纸杂志上找3篇有关环保的故事,看一看人家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5、列出3种节约电的方法。

第八类:做饭和吃饭1、就4类食品(水果蔬菜类、谷类、奶制品、蛋白质)列出你所知道的数种食品。

2、为你和你的家庭作出一天的食品计划。

3、帮助家里做一餐饭。

4、帮助家里准备一次野餐。

5、自己准备一次早餐。

第九类:在家里和街上的安全1、同一个成年人一道检查家里的各项东西是否放在安全的地方。

2、同一个成年人一道检查家里所有的可能引起火灾的地方。

知道哪里是防火出口。

参观救火队的训练。

3、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街上玩耍。

坐汽车系安全带。

4、遵守骑自行车的规则,学会使用手势指示方向。

第十类:家庭游戏1、同家里人一起玩游戏。

2、同家里人一起外出郊游或参观博物馆。

3、同家里人一起读书。

每个人轮流大声朗读。

4、同家里人一起看电视,听收音机。

5、同家里人一起看电影。

第十一类:对社会的责任1、明白对国家、对他人的责任。

2、帮助教会。

第十二类:作出决策1、在杰森的学校有一个大孩子向同学们分发毒品。

如果你在杰森的学校,你该怎么办?2、米娅自己一个人在家,电话响了。

一个陌生人问米娅:“你妈妈在不在家?”如果你是米娅,你应该怎么回答?3、约翰和妹妹一起在街上走,一个陌生人停下车来,让他们上车,如果你是约翰你应该怎么办?4、迈西的奶奶给他钱,让他去买冰激凌。

在去商店的路上,一个大孩子威胁迈西,要他把钱给他,否则就要打他。

如果你是迈西,你该怎么办?5、克瑞斯蒂同弟弟两人在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说是来查电表的。

这个人没有穿任何制服。

如果你是可瑞斯蒂,你该怎么办?6、萨姆自己在家,从家里的窗户往外看,他发现一个人正在撬邻居家的门。

如果你是萨姆,你该怎么办?7、如果有一个人来对你说,你父母病了,让你跟他走,你该怎么办?8、在公共厕所里,如果有人想摸你,你该怎么办?二、童子军模式的教育和中国幼儿教育之间存在的结合与冲突(一)、两者的结合点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可以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美国童子军教育必修课中也分别对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做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第一类和第三类就是对健康做的具体要求;第四类、第九类是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做的要求。

科学、语言、艺术等方面也都有所体现。

童子军课程要求孩子能懂的3种以上不让感冒传播的方法,还要懂得怎样处理小伤,其实就是让孩子们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童子军教育要求孩子能和家里人一起游戏、读书、郊游等,让孩子们了解国旗,折叠国旗,其深含的意义就是让孩子们乐意与人交往,爱父母长辈、老师同学,爱集体、爱祖国。

看见垃圾应捡起来,看报找出环保故事,列出3种节约电的方法,这其实就是让孩子们关系环境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童子军教育既不是模仿成人的过去生活,也不是学些知能以准备来日成人时之用,乃是从现实的儿童生活中学习如何生活,正如杜威主张的:《教育就是现在的生活》的学说。

童子军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们学习知识、技能、做人的态度等,不但要适应和主动支配自己目前的生活,而且还要能够帮助别人,确能实行“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儿童在愉快而充实的现实生活中自动地学习,自然能达到较高的效果,我们知道只有生活教育才能在德、智、体、群、美五育产生均衡的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教育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能成为健康的人,热爱社会、国家的人,热爱自然的人。

(二)两者的矛盾与冲突童子军教育的对象是7—20岁之间的儿童与青少年,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就从年龄上讲是很不合理的,怎么能用一个教育青少年的方法来教育幼儿呢?再说我们国家也有少先队、共青团这样的青少年组织,实在还有必要去引进别的国家的教育方法吗?其实我们只是吸取其方法的科学性,并不是全盘吸收。

在幼儿园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的教育目的还要根据幼儿的特征进行科学的调整,进行适当的降低难度或强度,以孩子们能够接受的程度实施教育。

让这种“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中有所体现,教育本源自生活的点点滴滴,幼儿教育也不例外。

中国有主流的少先队、共青团,所以,将童子军完全照搬不符合中国的特定历史文化习惯与基本国情。

虽如此,决不意味着排斥。

中国应将优秀的童子军文化吸收过来,加以灵活运用创新,创造出有自身特色的东西,走一条健康的中国童子军之路。

童子军活动是一个有益儿童身心健康的游戏,一个符合我国少先队及共青团发展利益的健康活动,从这个层面上讲,童子军活动是少先队及共青团运动的必要促进与补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