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

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

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
财务管理是组织公司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而财务管理
目标既是公司财务管理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财务目标的选取对公司的经营将产生
重大的影响。

一、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意义
1、激励和约束作用。

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调动组成企业的各经济利益主
体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主动性,激励其为自觉完成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奋斗;
同时会对企业内部各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予以约束,使之符合国家的要求和整体
利益。

2、指导和评价作用。

企业的一切财务管理行为和活动都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作
为行动指南,促使企业不断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投资报酬和资金使用效率。

3、桥梁作用。

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沟通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
桥梁,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1、股东财富最大化。

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


观点强调应站在股东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其投资的价值在
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

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
和股票市场价格来决定,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最终体现为股票价格。

股价的高低代
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每股盈余大小
和取得的时间以及每股盈余的风险。

2、企业价值最大化。

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
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
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如果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归结
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

如果把企业的财富比做一块蛋糕,可以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

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
的财富增加后,利益各方都会较好地得到满足。

财务管理目标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
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

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应将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并强调在
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总体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反映了现在学
着提出的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3,利润最大化。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一目标不可取,显然利润最大化作为
现今企业的目标是不合适的。

三、各种财务管理目标现实状况评价
1、股东财富最大化与我国目前国情不协调。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的短期
行为,目标容易量化且易于考核,但股东财富最大化只表明企业应该怎样进行财务管理,
不反映企业是如何制定投资筹资决策。

而且股东权益最大化有其明显的缺陷:其一,股东
权益最大化需要通过股票市价最大化来实现,而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仅包括
企业经营业绩,还包括投资者心理预期及经济政策、政治形势等理财环境,因而带有很大
的波动性,易使股东权益最大化失去公正的标准和统一衡量的客观尺度。

其二,经理阶层
和股东之间在财务目标上往往存在分歧,目标的不一致,必然会损害到一方的利益并引起
一些冲突。

其三,股东权益最大化对规范企业行为、统一员工认识缺乏应有的号召力。


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太片面。

2、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
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
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一,营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第二,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利益,培养职工的认同感;第三,加强与债权人的
联系,重大财务决策邀请债权人参与,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
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

此外,还要重视客户利益,以提
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显然,以上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对企业财
务管理产生影响;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表决决定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董事会直接任免
企业经理甚至财务经理;债权人要求企业保持良好的资金结构和适当的偿债能力,以及按
合约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职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提供劳动必然要求合理的报酬;正
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利益制衡机制,如果试图通过损害一方面利益而
使另一方获利,结果就会导致矛盾冲突,出现诸如股东抛售股票、债权人拒绝贷款、职工
怠工、政府罚款等不利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损害了企业的价值。

总的
来说,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更具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及其现实意义
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
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企业应更注重员工的实际利益和各项应有的权利;更加注重协调各
方的利益;更加强调社会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另外,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尚处
于弱式有效的状态,如果片面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则会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风险增大。

2、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我国当前的产权制度,有利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结构具有多元化、分散性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将成为
整个社会群体中紧密相连的一员。

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兼顾产权主体利益和其他关系人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旨在把体现企业整个经营成果价值的蛋糕做大,保证利益关系人各方
应分得的份额,符合产权制度的内在要求。

3、企业价值最大化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再只强调企
业当前的微观经济利益,更注重微观经济利益与宏观经济利益的协调一致;更讲求信誉,
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更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保持企业销售收入
长期稳定增长。

4、企业价值最大化克服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股东利益。

在企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股东的权利必须受到其他关系人权利的制约。

只有在各方
的参与和努力下,才有可能将体现企业经营成果价值的蛋糕做大。

因此,企业价值最
大化要求股东在追求自己财富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关系人的价值也
最大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较好选择,应是使企业价值
最大化,而追求这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始终不能偏离企业总目标的要求。

而且,确
立财务管理目标,要树立长期的观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与否,不应该局限于短
期行为,也不应该只考虑利润取得的多少,还要与质量、技术等其他管理目标联系起
来加以考虑,以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