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码头

江阴码头

世界巨港深厚内涵
江阴港区湾大港阔水深,港区前方兴化湾620平方公里,港区水域宽达15公里,最大天然水深19米,拥有南日、兴化两条航道,进出港航道水深15.5-17.2米,航道面宽360米,可以满足2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泊通航、靠泊和调头的需要,全年全日船泊进出港不受航道及潮水的限制。

受龙高半岛、石城半岛环抱和南日群岛遮挡,港区避风条件良好。

兴化湾地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周边无较大河流注入,全年不冻不淤。

江阴港区一期规划建设岸线14.6公里,规划建设55个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19个,通用泊位22个,化工泊位14个,最大泊位为25万吨级。

海西枢纽风范初显
江阴港区已建成1个1.5万吨级滚装码头、5个5万吨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码头和7万吨级国电配套煤码头。

在建的有2个5万吨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船码头和1个5万吨级化工液体码头。

另外有5个5万吨以上级集装箱船码头、1个5万吨级化工码头、4个大型散杂货码头以及对台直航客运码头正在抓紧前期筹建工作,港区建设经营正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迈进。

江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从2003年的1万标箱到2009年突破51万标箱,年年实现大幅增长。

江阴港区福州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已连续三届获评中国货运业“综合服务、作业效率、科技创新”十佳集装箱码头。

跨越海峡携手两岸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西建设若干《意见》出台后,江阴港区作为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深水良港,临海邻台优势愈加凸显,与台湾大港优势互补、交流协作空间更加广阔。

随着世界航运格局的不断调整,台湾三大港也迫切希望借助两岸三通直航,通过加强与西岸大港的联手合作,加强港口经济竞争力。

江阴港区作为西岸增长力最为强劲的新兴港口,坐拥广阔的工业腹地和大陆市场,辐射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

推进中的“海峡快捷走廊”建成开通后,从江阴到台北的海上客货运直航将只需两个半小时,海峡两岸24小时经济圈将迅速形成。

立足海西脉动全球
江阴港区作为一类口岸于2004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现已开通通达全球四大洲各大港口的近20条国际航线以及香港、两岸三地、台湾直航航线和多条内贸内支线,2009年又逆势新开美西、欧洲和东南亚四条远洋干线。

世界航运业十强中的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七大船舶和货柜企业已落户江阴港区运作。

江阴港区还将逐步发展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以散杂货和液体运输为辅的,集多式联运、商贸、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

预期到2015年,将建成15个泊位,形成超500万标箱/年吞吐能力,并兼具散杂货和化工危险品码头功能,迈入中国沿海十大港口和世界级集装箱港口行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