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各位领导及同仁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近几年来,学校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以文化经营学校,用发展提升品牌,组织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的特色教育,一直将“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传承,并发扬广大,积累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绩。
现将我校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将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方案.
为真正落实好学校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学校将地方课程《传统文化》及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赏读》纳入学校课程方案。
《传统文化》每周一节,校本课程间周一节,由学校语文教师兼任,并将《传统文化》及校本课程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纳入学校教师量化考评之中,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2、认真组织经典诵读活动课
除了学校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四下午活动课时间(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3、持之以恒,全员参与。
经典诵读,贵在坚持。
日积月累,全员参与,是抓好经典诵读的根本。
为此,学校积极开展“人人读经典、个个做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
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
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
学生全员参与。
要求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同时,学校将经典诵读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
举行古诗文临摹或经典诗文手抄报、书画展览、古诗文警句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
学校教导处每周向全校学生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
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首古诗词。
既有学校学生现场朗诵,也有学校搜集到的录音朗诵,形式多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沐浴到古诗文的熏陶。
4、拓宽诵读渠道,提高诵读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拓宽诵读渠道,学校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
通过召开家长会,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创设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
学校围绕“阅读滋养心灵,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理念,对全校的校园文化进行规划,努力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
校园文化内容具体设计如下:1、教室前走廊的过梁上,一楼是修身名言,二楼是读书名句,三楼是惜时佳言,四楼是励志名言。
2、教室南面的墙上结合各年级经典诵读内容,设计制作了经典诵读版面:一楼是《弟子规》,二楼是《三字经》,三楼是《千字文》,四楼是《笠翁对韵》。
3、教学楼楼道按春夏秋冬四季顺序精选的古诗词,每层一个季
节,主题鲜明,层次清晰。
4、每个教室里面按照不同年级的不同接受水平,也悬挂了有关的经典诗词名句,学生随时可以诵读记忆,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5、学校还在教学楼和办公楼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这样在学校内形成了时时受熏陶,处处受感染的浓厚诵读氛围。
6、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为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定期举办“古诗诵读大王评选”、“古诗文手抄报评选”、“经典诗文书画展览”、“经典诗文临摹”、“经典诗文摘抄”、“古诗文知识竞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些活动,犹如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在千古美文中,学生体味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品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等等,必将受用终身。
学校在每个教室里面都安装了两块黑板,其中一个让学生用来办黑板报。
每个学期学校都安排有关古诗文内容的黑板报,让学生自己办好黑板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搜集材料,还要设计版面。
学生兴趣盎然,既增长了古诗文知识,又锻炼了综合能力。
同时,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上报给学校,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宣传;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写手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7、建立诵读档案,积累规程材料。
学校建立了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了一系列过程资料,各班学生都建立了古诗文摘抄本,将自己喜欢的的经典诗文摘抄下来,以便平时诵读。
二、存在问题
1、活动实施不够均衡。
由于老师的水平和重视程度不同,导致了全校经典诵读活动年级和年级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展不够均衡,有些班级甚至比较薄弱。
在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个别班级不能够认真落实学校的实施方案,时断时续,诵读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
另外,个别教师将经典诵读脱离语文教学,为读而读,为记而记,使经典诵读失去了乐趣,失去了氛围,失去了意境,变得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没能形成良好的机制,对存在和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地发现和解决。
有时候还受其他一些工作的冲击,出现管理空白,影响了活动的实施效果。
2、有的教师缺乏指导与鼓励。
虽说经典诵读是以学生诵读为主,但适时的进行指导,交给学生诵读的有效方法,既能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又能提高诵读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对诵读较好的学生,缺乏及时的鼓励,使班级学生的诵读形不成浓厚的氛围。
3、规程性材料不够规范。
学校实施经典已经三年多了,一直边摸索边实施,没有形成完整的诵读体系,对于举行的一系列诵读活动,缺乏过程性材料的整理与积累,管理不够规范。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
1、强化过程管理,细化诵读方案。
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经典诵读活动转化成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
特别是要加强对薄弱班级的管理,努力使活动在全校得到均衡的开展。
不断总结学校在经典诵读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尽快形成良好的管理机制,使活动在全校得到稳定的开展。
进一步细化经典诵读实施方案,实行领导班子包年级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
建立健全各项诵读档案,规范管理,真正形成学校特色。
2、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
第一、轻形式重过程。
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在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发展能力。
第二、既求数量也求质量。
质量第一,数量第二。
处理好背诵与理解的关系,不能只单纯追求背诵数量,更不能把背古诗文转变成学生新的负担。
要让学生轻松地背,愉快地记,提高学习古诗文的质量。
第三、不讲速度讲效果。
速度和效果并非相辅相成。
搞古诗文诵读,宁可慢一些,但求好一些。
在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目标明确,就能保证活动的过程不流于形式,能沉下心来研究诵读艺术,研究记忆方法,研究诗文鉴赏,以适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的方法方式把诗文诵读活动推向深入。
3、完善教学评价,提高诵读积极性
依照“熟读成诵”的特点,本着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的原则,采取“每周评价”、“每月评价”、“每学年评价”的方式。
每周评价以年级为单位由学校班子考核,全班或小组齐诵通过。
每月评价时间是每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的阅读课。
依托全校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每学年评价采用专项考核的方法给学生定级。
每学年一次,对于达到规定诵读数量的学生,学校颁发“经典诵读金星标兵”。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
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勤奋工作,我校一定会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