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

第二章--绕线式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


b.起动控制:控制逆变角,使在起动开始的瞬间,Ud与Uβ的差值能产生 足够大的 Id ,以满足所需的电磁转矩,但又不超过允许的电流值,这样电动 机就可在一定的动态转矩下加速起动。
随着转速的增高,相应地增大角以减小值 Uβ ,从而维持加速过程中动态 转矩基本恒定 。
30
(2)调速
a.调速原理:通过改 变角的大小调节电动机 的转速。
由于电机在 低于同步转速 下工作,故称 为次同步转速 的电动运行。
sn
0 n1
~
P1 Pm
(1-s)Pm
CU
sPm
10
次同步速度电动运行状态
sPm
Te
12
不断加大+Eadd, s n
就可提高电机的转 速。当接近额定转
1
2n1
SP
速时,如继续加大
+Eadd,电机将加
P
速到s<0的新的稳
Pm
态下工作,即电机
转子电流 I2 的增大,会引起交流电动机
拖动转矩的增大,设原来电机拖动转矩与负载 相等,处于平衡状态,串入附加电势引起电 动机升速,在升速的过程中,随着速度增加, 转差率S减小,分子中sE2减小,电流也减小, 使拖动转矩减小后再次与负载平衡,降速过程 最后会在某一个较高的速度下重新稳定运行。
* 这种向上调速的情况称为高于同步速的串级调速。(超同步串调) 9
一.串级调速的原理 二.串级调速的基本运行状态及功率关系 三.附加电动势的实现 四.次同步串级调速主电路
2
一. 串级调速的原理
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有什么缺点?
我们知道,对于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可以在其 转子回路串入电阻来减小电流,增大转差率,从而改 变转速。这种方法就是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
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的主要缺点:大量转差功率将 在转子所串电阻上变成热量被消耗掉,因此不适合对 大容量电机降速,对小容量电机也因效率太低而不适 宜长期运行。
18
要实现前面所述的绕线异步电动机转子串联交流 附加电动势完成调速的基本思想,则所串入的交流附 加电势应该满足如下条件:
1.首先,转子是三相交流电路,因此交流附加电势

Ef
应为三相对称
交流电。
2.转子感应的三相交流电势

sE20
的频率、大小都是随转差率变化的,
因此附加的三相交流电势

Ef
也应随之变频变压。
32
第二节 低同步串级调速系统整流 电路的工作特性
一.转子整流器的电路 二.转子整流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3
一.转子整流电路
可以看成导通角 为0的三相全控
整流电路
D0
两个三相半波
可控整流电路
串接
34
▪ 假设条件 ▪ (1)整流器件具有理想的整流特性,管压降及
变 转子侧功率因数由于S通常较小而近似为1 电机稳定运行时,电磁转矩基本恒定
因此上式中的电流 I2 就基本是个恒定的值
电流 I2 I2
I2=CONST(常数)
6
如果此时在电路中加入一个附加电动势Eadd,附加电 动势的频率与转子相电动势sE20的频率相同,而相位 相同或者相反
sE20 r22 (sx20 )2
第二章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串级调速系统
第一节 串级调速的原理与基本类型 第二节 串级调速系统转子整流电路的工作特性 第三节 串级调速系统的调速特性和机械特性 第四节 串级调速的效率和功率因数 第五节 串级调速闭环控制系统 第六节 串级调速系统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第七节 串级调速系统应用实例
1
第一节 串级调速的原理与基本类型
u 2.34uT 2 cos Id R
27
2.34sE20 2.34uT 2 cos Id (Rd R RL )
由于惯性 维持不变
β增大→Id
增大→Te增 大
→ 如果系统中的负载保持不变,则电动机会加速 S减 → 小,sE20也就减小 Id减小,达到另一个动态平衡
28
β为逆变器的逆变角β= -α
• 串调系统的主要缺点: ——系统的功率因数低。
原因是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本来就不高, 再加上装置的变换电路及逆变变压器的工作都 要从电网中吸收无功功率 。
16
:不是以电机是否工作在同步转速以
上或以下来区分超同步或次同步串级调速系统, 而是以转差功率的传递方向来区分的。超同步串 调调速系统也会工作在同步转速以下(超同步速 串级调速系统的再生制动),次同步串调调速系 统也会工作在同步转速以上(次同步速串级调速 系统的回馈制动)
在上述的电路中,为了防止逆变颠覆,逆变角 的取值范围为30°≤β≤90°
β取得最小值30 °,电动机最低速运行 β取得最大值90° ,电动机最高速运行
29
(1)起动:
a.起动条件:对串级调 速系统而言,起动应有足
够大的转子电流Ir或足够 大的整流后直流电流Id, 为此,转子整流电压Ud 与逆变电压Uβ间应有较大 的差值。
~
M
3~
sPe
CU1
TI CU2
次同步速串级调速系统主电路
20
b)转子输入功率的工况
~
M
3~
CU1 sPe
TI CU2
超同步速串级调速系统主电路
21
四.次同步串级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及主电路。
从能量关系来说,低同步串级调速电动状态的 基本能量关系是串入附加电势,吸收转子降速引起 的转差功率,并将吸收的功率回馈电网的过程。
电机定子侧输出功 率给电网,电机成 -Te 为发电机处于制动 状态工作,并产生 制动转矩以加快减 速停车过程。
0<s<1
SP
P
Pm
(1 S)P
CU
SP
次同步速度再生制动状态
sn 0
n1
10 0
15
• 次同步速串调速系统的主要优点: ① 在调速范围不大时,装置容量小 ② 系统把大部份转差功率回馈给了电网,所以在低 速时的效率较转差功率消耗型的调速系统要高
(1 s)Pd sPd Pd 常数
结论:机械串级调速系统具有近似恒功率的机械特性。
* 电气串级调速系统因效率高、技术成熟和低成本而获得广泛应用。
26
~
M 3~
UR
Id
++
~
UI
TI
~sEr0
E2

~ E2T
- Ld -
(a)
电动机稳态时:ud u Id * RL
其中:ud 2.34sE20 Id Rd
在超过其同步转速
下稳定运行。 电机的轴上输出功
(1 S)P
SP
CU
率由定子侧与转子 0 n1
侧两部分输入功率 0 合成。
超同步转速电动状态
Te
电机处于定、转子双输入状态。绕线型异步电机在转子中
串入附加电动势后可以在超同步转速下作电动运行,并可
使输出超过其额定功率,这一特殊工况正是由定、转子双
馈的条件形成的。
逆变变压器TI
绕线转子 异步电动 机MA
测速信号取 自测速发电 机TG
~
MA
TG
E2 S
1C
起动电阻R
R
+
U
*
n+
-
Un
n
2C
负载
VR
Ld
VI
Ud
Ui
i
ASR
U
*
i+
- Ui
ACR U ct
TI U 2T I 2T
电流反馈 信号在逆 变桥交流 侧采样经 整流得到
电流反馈 信号也可 在直流侧 采样得到
b.调速过程:
随着转速的增高,相应地增大角以减小值 Uβ ,从而维持加速过程中动 态转矩基本恒定 。
31
(3)停车
串级调速系统没有制 动停车功能。只能靠减小 角逐渐减速,并依靠负 载阻转矩的作用自由停车。
结论: (1)串级调速系统能够靠调节逆变角β实现平滑无级调速, (2)系统能把异步电动机的转差功率回馈给交流电网,从而使扣除装置 损耗后的转差功率得到有效利用,大大提高了调速系统的效率。
13
电动机转子输出 转差功率,经附 加电动势回馈给 电网,
P
Pm
sn
1
SP
2n1
定子也向电网回
馈功率。 s<0
(1 S)P
CU
SP
0 n1
-Te
0
电动机被负载拖
超同步速度再生制动状态
动,产生电气制

14
很多工作机械为了提 高其生产率,希望电 力拖动装置能缩短减 速和停车的时间,因 此必须使运行在低于 同步转速电动状态的 电机切换到制动状态 下工作。
I2
const
sE20 Eadd r22 (sx20 )2
sE20 Eadd
const
分母中只有s为变量, 而s的值通常很少,从 而可以认定分母为一
个不变的定值
由于E20是一个 电机参数决定的 常数,因此Eadd 的变化就能导致
S发生变化
7
将绕线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路中串入交流附加电势 Eadd
4
▪ 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感应电压为:E2 sE20
转子电流为:
式中:
气隙磁通
异步电动机电磁转矩为: T kmI2 cos2
转子侧功 率因数
由电动机结构确 定的转矩系数
折算到转子侧 的定子电流
5
▪ 电磁转矩的表达式中: 转矩系数由电动机结构决定 电源频率及定子相电压不变时,气隙磁通则不
▪ 机械串级调速系统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可控直流电 源,通过控制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控制转子转速。 所吸收转差功率可以通过直流电动机与绕线电动 机的轴间直连将转差功率直接反馈给绕线电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