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针推科三基三严试卷(初级答案)一、单5选1 (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的是A. 五脏B. 六腑C. 奇恒之腑D. 奇经八脉E. 胃、膀胱、心2.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运行为A. 直线贯注B. 手足贯注C. 上下贯注D. 循环贯注 E. 左右贯注3.每次诊脉的时间应不少于A. 1分钟B. 2~3分钟C. 3~5分钟D. 5分钟E. 半分钟4.面色黄而虚浮多见于A. 脾虚湿盛B. 寒湿中阻C. 脾胃虚弱D. 湿热内蕴 E. 黄疸5.扶正与祛邪兼用,适于下列病证中的A. 正虚邪实B. 阴虚内热C. 气血亏虚D. 邪气壅实为主 E. 正气亏虚为主6.弦脉的脉象是A. 形直体长B. 状如波涛C. 浮而搏指D. 脉形宽大 E. 脉来绷紧7.三部举按皆有力的脉称为A. 紧脉B. 滑脉C. 弦脉D. 实脉E. 洪脉8.“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A. 邪气亢盛B. 正气旺盛C. 气血瘀滞D. 水液蓄积 E. 痰浊壅滞9.十二经脉中,沿着喉咙,夹于舌根部的是A. 足太阴脾经B. 足厥阴肝经C. 足少阴肾经D. 足阳明胃经 E. 手太阴肺经10.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A. 舌苔的有无B. 舌苔的润燥C. 舌苔的厚薄D. 舌苔的颜色 E. 舌苔的腐腻11.下列选项中,不属肝生理功能的是A. 调畅气机B. 通调水道C. 助脾运化D. 调节生殖功能 E. 贮藏血液12.若阴虚不能制阳而导致阳相对偏盛的虚热证,治宜补阴以制阳,此即A. 阳病治阴B. 阴病治阳C. 实者泻之D. 虚者补之 E. 寒者热之13.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B. 足太阴脾经C. 足厥阴肝经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阳胆经14.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A. 寒湿B. 暑湿C. 气血两虚D. 食积E. 阴虚15.膝中至外踝尖是A. 18寸B. 13寸C. 14寸D. 16寸E. 19寸16.具有轻扬向上特性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火邪D. 湿邪E. 燥邪17.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过程学术争鸣的时期是A. 战国及两汉B. 两晋隋唐C. 宋、金、元D. 明清 E. 近现代18.紧脉的主病为A. 寒、痛、宿食B. 宿食、瘀C. 表证、瘀血、痰饮D.寒、痛、痰饮 E. 寒、痛19.属于气虚、阳虚和血虚共同特点的是A. 疲倦乏力B. 自汗盗汗C. 形寒肢冷D. 舌淡苔白 E. 心悸失眠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 冲脉与任脉B. 足阳明与足少阴C. 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蹻脉与阳蹻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21.寒邪致病,症见肢体屈伸不利,是由于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B. 寒客肌表,卫阳被遏C. 寒性凝滞,痹阻经脉 D. 寒性收引,筋脉挛急 E. 寒邪入里,直中三阴22.在推拿手法中,常与搓法、捻法一同配合运用,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A. 推法B. 捏法C. 抖法D. 摇法E. 拿法23.面青一般不见于的病证是A. 寒证B. 脾虚证C. 痛证D. 血瘀E. 惊风24.红舌兼见苔黄厚,多见于A. 里实热证B. 虚热证C. 湿热证D. 血瘀证E. 表证25.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A. 红舌B. 紫舌C. 绛舌D. 淡红舌E. 青紫舌26.用双手握住肢体远端,用力做缓缓的、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该法属比较轻松、柔和、舒畅的一种手法,称之为A. 拍法B. 击法C. 摇法D. 抖法E. 踩跷法27.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 立即起针B. 卧床时头部抬高C. 饮适量温水或热茶D.针刺人中穴 E. 必要时配合其他急救措施28.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燥邪29.寸口脉,右手关所候脏腑是A. 肺B. 肝胆C. 脾胃D. 肾E. 心30.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A. 胀痛B. 窜痛C. 灼痛D. 刺痛E. 重痛二、组5选1 (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A. 绞痛B. 酸痛C. 灼痛D. 重痛E. 刺痛31.(01) 疮疡红肿而痛多为32.(02) 结石阻滞致腰腹痛多为A. 进针慢,少捻转,出针快B. 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C. 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D. 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E. 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33.(01) 呼吸补泻法的补法是34.(02) 疾徐补泻法的补法是A. 既病防变B. 未病先防C. 扶正祛邪D. 调理气血 E. 调整阴阳35.(01) “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难经·七十七难》),属于36.(02) 对饮食起居、劳逸等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属于A. 主宰生命、精神及感觉活动B. 主神志和血脉C. 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D. 主化生“天癸” E. 主骨生髓37.(01)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38.(02) 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 心主血脉B. 心主神志C. 心之华在面D. 心之液为汗 E. 血脉妄行39.(01) 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概括而言即40.(02) 心藏神是指三、5选多 (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41.弦脉主病有A. 肝胆病B. 痛证C. 痰饮D. 疟疾E. 瘀血42.属于心阴虚和肝阴虚共证的有A. 潮热盗汗B. 口干C. 脉弦细数D. 舌红少津E.头晕耳鸣43.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A. 黑苔B. 舌体胖嫩C. 舌淡紫D. 苔白腻E. 舌边有齿痕44.舌赤肿胀而苔黄,多由于A. 热毒壅盛B. 心脾有热C. 心脾两虚D. 中毒E.脾胃湿热45.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A. 按肌肤B. 按胸胁C. 按脘腹D. 按手足E. 按腧穴46.气滞所致疼痛可以出现A. 重痛B. 绞痛C. 窜痛D. 胀痛E. 酸痛47.下列属于正治的是A. 寒者热之B. 热者寒之C. 实者泻之D. 虚者补之 E. 通因通用48.经络学说指导疾病的诊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B. 缺盆中痛,多是肺的病变C. 前额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 D. 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病有关 E. 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有关49.阴阳运动的结果有A. 阴阳互根互用B. 阴阳对立制约C. 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 D. 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 E. 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50.可导致瘀血的发生的常见因素是A. 气虚B. 气滞C. 血寒D. 血热E. 外伤---------参考答案---------一、单5选1 (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01.B 02.D 03.A 04.A 05.A 06.A 07.D08.A09.C 10.D 11.B 12.A 13.B 14.A 15.D16.A17.C 18.A 19.D 20.E 21.D 22.C 23.B24.A25.C 26.D 27.B 28.C 29.C 30.D二、组5选1 (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31.C 32.B 33.C 34.A 35.A 36.B 37.A38.C39.C 40.B三、5选多 (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41.ABCD 42.ABD 43.BDE 44.AB 45.ABCDE 46.BCD47.ABCD 48.ABCD 49.CDE 50.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