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习题
E、 血管内血流速度
58、 关于静脉 , 下列叙述中哪一项就是错误的 ( C )
A、 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
B、 安静时 , 可容纳了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
C、 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
D、 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差
E、静脉血管有管径大、管壁薄、容易扩张的特点
59、 中心静脉压增高主要反映 ( B )
(D )
A、 收缩压 - 舒张压之间的压力差
B 、 动脉压与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
C、 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差
D 、 主动脉压与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
E、 循环系统各组织部位的压力差 51、 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 , 主要就是由于主动脉 (D )
A、 管壁厚 B 、 口径大 C 、 血流速度快 D 、 管壁弹性大
E. 等容收缩期
46、 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慢的就是 ( C )
A、 主动脉 B 、 小动脉 C 、 毛细血管 D 、 小静脉 E 、 腔静脉
47、 体循环中血流速度最快的就是 ( A )
A、 主动脉 B 、 小动脉 C 、 毛细血管 D 、 小静脉 E 、 腔静脉
50、 整体条件下 , 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压力差主要就是
D、 大动脉管壁弹性的变化
E
、 血液粘滞性的变化
56、 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就是 ( C )
A、 大动脉弹性 B 、 心输出量 C 、 阻力血管的口径 D 、 血液粘滞性
E、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57、 通常情况下 , 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因素就是 ( D )
A、 血液粘滞性 B 、 红细胞数 C 、 血管长度 D 、 小动脉口径
E
、 心动周期延长
25、 房室瓣关闭开始于 ( A )
A、 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B. 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C. 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D. 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E. 心房收缩期开始时
26、 在一次心动周期中 , 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就是 ( B )
A、 心房收缩期
B
、 等容收缩期 C 、 快速射血期
D、 减慢射血期
D 、 Na + 内流 E 、 Na+ 外流
3、 快反应自律细胞就是 (D )
A、 心房肌细胞 B 、 窦房结细胞 C 、 心室肌细胞 D 、 浦肯野细胞
E、 房室结细胞
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形成就是由于
( C)
+
-
A、 Na 内流与 Cl 内流
+
+
2+
+
B 、 Na 内流与 K 外流 C 、 Ca 内流与 K 外流
B、 平均动脉血压= ( 收缩压+舒张压 )/2
C、 其她因素不变时 , 外周阻力增大 , 舒张压亦增大
D、 心肌收缩力加强 , 一般与收缩压增高有关
E、 动脉血压随机体状态、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55、 生理情况下 , 影响收缩压的主要因素就是 ( B )
A、 心率的变化
B 、 心搏出量的变化
C 、 外周阻力的变化
E、 心房与心室各自构成一个功能合胞体
18、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 就是因为心肌 (D )
A、 就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 、 呈“全或无”式收缩
C 、 不能产生自律性收缩
D、 有效不应期长
E
、 存在房室延搁现象
19、 心肌在整个收缩期内不再兴奋的原因就是
(C )
A、 兴奋﹣收缩脱耦联
B 、 钠泵处于抑制状态
B 、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C 、 心室等容舒张末期容积
D、 动脉血压 E 、 快速射血期末期容积
39、 下列哪项叙述与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无关
(C)
A、 心肌收缩力 B 、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血量
C 、 大动脉管壁弹性
D、 动脉血压
E 、 心率
40、 下列评价心功能的指标中 , 可在不同个体间进行比较的就是 (E )
B 、 有效不应期较绝对不应期持续时间稍长些
C、 相对不应期内阈上刺激可产生扩布性兴奋
D 、 超常期兴奋性增高
E、 低常期兴奋性降低
17、 关于心肌收缩的特点 , 错误的就是 ( D ) A、 依赖细胞外液中的 Ca2+ 内流 B 、“全或无”式的收缩
C、 心房及心室分别先后同步收缩
D 、 会发生强直收缩
A、 兴奋由房室结传至心房肌时
B 、 兴奋由房室结传至房室束时
C、 兴奋在房室结内传导时
D
、 兴奋由浦肯野细胞传至心室肌时
E、 兴奋由窦房结传至心室肌时
14、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就是 ( D )
A、 使心室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B 、 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C、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
、 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A、 舒张期时间大于收缩期时间
B
、 心房、心室有共同舒张的时期
C、 通常指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周期
D
、 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E、 心房、心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22、 心率加快时 , 心动周期就会缩短 , 其中缩短最明显的就是 ( C )
A. 心房收缩期 B. 心房舒张期 C. 心室舒张期 D. 心室收缩期
E、 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
31、 心输出量就是指 ( B )
A、 每分钟由一侧心房流入心室的血量
B 、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C、 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血的血量之与
D 、 1 次心动周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E、 1 次心动周期由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33、 心指数等于 ( D )
A、 搏出量×体表面积
A、 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与外周阻力两个因素有关
B、 心室收缩时可释放动能与势能
C、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 , 左心室内压与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
D、 左心室的射血就是间断性的 , 动脉血流就是连续的
E、 大动脉弹性降低 , 脉压增大
54、 关于动脉血压的叙述 , 下列哪一项就是错误的 ( B )
A、 心室收缩时 , 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达最大值称为收缩压
B 、 搏出量/体表面积
C 、 心率×搏出量×体表面积
D、 心率×搏出量/体表面积
E 、 搏出量×体表面积/心率
34、 搏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
(D)
A、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B 、 心室等容舒张期末容积
C 、 心输出量
D、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 、 心室等容收缩期末容积
35、 在体循环与肺循环中 , 基本相同的就是 (D )
11、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就是
(D )
A、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
、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 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很长
D、 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
2+
E、 心室肌收缩后细胞内 Ca 浓度明显减少
13、 房室延搁一般发生于 ( C )
E. 心房舒张期与心室舒张期
23、 心动周期中占时最长的就是 ( E )
A、 等容收缩期
B
、 等容舒张期
C
、 心室射血期
D、 心室充盈期
E
、 心房舒张期
24、 心动周期中 , 心室血液充盈主要就是由于 ( B )
A、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 、 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 、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 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B 、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C 、 阈电位水平
D、 0 期去极化速度
E 、 4 期自动除极时程的长短
8、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 一直持续到 ( C )
A、 收缩期开始 B 、 收缩期中间 C 、 舒张早期 D 、 舒张中期
E、 舒张晚期
9、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B )
A、 动作电位 0 期去极化速度
C 、 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D、 钠通道处于复活状态
E 、 兴性正处于相对不应期内
20、 心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心率的关系可表示为
(A )
A. 心动周期= 1/心率 B. 心动周期= 100/心率 C. 心动周期= 60/心率
D. 心动周期=心率/ 60 E. 心动周期=心率/ 100
21、 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 , 以下哪项就是错误的 ( E )
A、 搏出量 B. 搏出功 C. 心输出量 D. 心室内压变化速率
E. 心指数
41、 第一心音的产生 , 主要就是由于 ( C )
A、 动脉瓣关闭 B 、 动脉瓣开放 C 、 房室瓣关闭 D 、 房室瓣开放
E、 动脉瓣与房室瓣同时关闭
42、 第一心音到第二心音期间代表 ( B )
A. 心室舒张期 B. 心室收缩期 C. 心房收缩期 D. 心房舒张期
E、 有利于心室充分舒张
15、 关于心肌生理特性的说明 , 错误的就是 ( D )
A、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B 、 房室交界传导最慢
C 、 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
D、 心房肌与心室肌引起同步收缩
E 、 心室内浦肯野细胞传导最快
16、 关于心室肌细胞兴奋性的叙述 , 错误的就是 ( E )
A、 绝对不应期内兴奋性暂时丧失
1、 将心肌细胞分为快、慢反应细胞 , 主要就是依据 ( D )
A、 心肌自律性高低
B
、 动作电位 2 期复极速度的快慢
C、 动作电位 3 期复极速度的快慢
D 、 动作电位 0 期除极速度的快慢
E、 动作电位 1 期复极速度的快慢
2、 心室肌细胞 0 期去极化的离子基础主要就是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