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夫先生清华演讲
蓄深养厚、修身进德、慎独内圣、圆融会通,先成人、后达己,以国运民生为己任,以
心灵大美慰平生
王明夫先生以谦虚的自我介绍作为开场白,他声称敢来讲投行的人都不是真正的高手,他只是“以中年男人的见识和大家分享一下看法”。
王明夫先生接着结合具体的案例,列举了IPO、基金经理、分析师、并购重组四个方面的顶尖高手的事例。
比如,王明夫先生介绍,星巴克IPO时拒绝了摩根等华尔街大牌投行,而选择了没有太大知名度的马里兰州一家小投行,原因是这家小投行的负责人和星巴克的老板对咖啡文化有相同的爱好和迷恋。
王明夫先生得出结论:每件事都很重要(Everything matters)。
另外,巴黎百富勤的两个证券分析师的"Tencent,Tendollar"的故事,以及和君给COSCO做的战略咨询案例,也十分引人入胜。
通过四个例子的讲述,大家领悟到了原来咨询和投行界的高手风范原来如此令人入迷,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投行高手呢?
王明夫先生接着提出了成为投行职业高手的四个基本要素:理想与立志,底蕴与知识,实践与实战,习惯与常态。
王明夫先生娓娓道来,详细讲述了这四个要素的涵义。
谈起理想与立志,他说道:“一个心中没有理想之火在燃烧的人是没有培养前途的。
”他认为,没有理想,学什么、为什么学都没有依据和坐标。
作为清华大学的学子,身上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应该培养“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与气度,立大志,做大事。
王明夫先生引用济慈的话说:“谁也达不到顶峰,除了那些把世界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并且日夜不安的人。
”同样,要成为一个真正伟大的投资银行家,也必须拥有伟大的理想与志向。
底蕴与知识也是王明夫先生着重强调的。
他认为:“底蕴的高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支撑职业高手。
”他建议清华学子,端正学习态度,远离快餐文化,确立牢固的人生战略,进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王明夫先生认为,对投资银行家来说,四个知识模块——管理学、产业、资本、国势——是最为重要的。
实践与实战也是成为职业高手的路上十分重要的一环。
“理论是苍白的,生活之树常青”,王明夫先生特别强调,如果要真正发挥知识的力量,就必须在实践中将商业逻辑和商学精神融会贯通。
课堂必须要与实践挂钩才能真正变得有价值。
最后,王明夫先生强调建立走向成功的生活常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职业高手必不可少的要素。
“激情只能点燃梦想,习惯才能成就理想”,只要靠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他提出了若干值得推荐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可一日不读书,不可一周不体育锻炼,做好时间管理,始终保有雅兴、浪漫、审美和诗意情怀等等。
这些实用而又深刻的建议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最后,王明夫先生引用李嘉诚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很多人的失败本质上都是自我管理上的失败造成的。
”
之后,同学们就投行前景、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方面的具体问题,通过递纸条的方式向王明夫先生提问,他对一些普遍和典型问题进行了解答。
他幽默的语言、精炼的智慧、深刻的思想给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交流,很多同学都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想法和感悟。
提问交流结束后,王明夫先生接受了财富论坛主任高歌同学代表清华学子赠送的纪念礼品——配有精美外框的嘉宾演讲精彩瞬间的照片。
活动结束后,不少同学仍
意犹未尽,围住王明夫先生争取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