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及适用技巧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及适用技巧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及适用技巧》
培训
贵公司有专 门负责劳动 关系的人员
吗?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07年6月29日 通过并公布 ,自 2008年1月1日 起实施。
2、劳动合同法有 8 章,其 98 条。
20分钟阅读《劳动合同法》
2、如果造船厂请来两名工人完成的是造船工作的某道 工序,则应认定双方形成了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是指谁有权订立劳动合同。具体地说。即劳动者和用 人单位。但在劳动立法上则有其特定的含义,需要作特殊的理解。
作为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下列条件: (1)年龄条件 (2)劳动能力条件
讨论: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年龄条件及劳动能力条件
(2)劳动能力条件:由于劳动者进行劳动只能由劳动者亲自进行,因此要求劳动者必须 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必须满足该行业的 特殊要求,如患有传染病的人不能从事餐饮业,有某些痼疾的人不能从事对体力有要 求的行业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应当包括劳动者必须具备的行 为自由。因为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还需要具有行为自由,才能以自己的行为去参加劳动 。所以,被依法剥夺人身自由的公民,如被劳动教养、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不能与 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 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 劳动条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 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 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 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 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勾画出不解的地方 找出你认为有难度的地方
我们共同探讨!
讨论:是否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后,旧的 《劳动法》就废止了?
2008年1月1日以后适用《劳动合同法》; 对于旧《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相左的条文被废止,但《劳 动合同法》中未明确规定的,依然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 《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的总体影响 1、用工成本增加 2、用工风险加大 3、用工难度增强
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 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 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 议。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 主体不同:企业-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企业-劳动者
• 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一般劳动条件标准 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可以涉及 集体劳动关系的各方面,也可只涉及某一方面;劳动合同 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1)年龄条件:《劳动法》规定,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是16周岁,不满16周岁不能就业 ,不能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法律关系。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公民 就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有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或道德的职业 或工作,《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年龄不应低于18周岁。如《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 雇佣不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但在某些特殊 的行业则不受此限制,该类特殊行业国家有明文规定。
(一)集体合同的形式 • 法定要式合同—书面形式,口头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主件—综合性集体合同 附件—专项集体合同(工资协议)
(二)集体合同期限 • 定期合同(1-3年)
集体合同的内容
1.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核心地位: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 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管理、奖惩、裁员等项条款。
国家法定节假日
•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 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支付标准
• 按《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 式按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 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 酬:
2. 一般性规定: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集体合同条款的解释、变 更、解除和终止等。
3.过渡性规定: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
4.其他规定:规定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内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 现目标的主要措施。如规定建设职工澡堂等福利设施,此类规 定不能作为合同内容,只是一种义务的体现,并随着目标的实 现而终止。
• (1)平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 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 报酬;
•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不能 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
2012年重庆各区县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区别联系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 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 雇主:一般指由于用于法律赋予的对组织 的所有权,而在就业组织中具有主要经营 决策权力的人或团体。
应用案例
某造船厂的厂房漏雨,请来两名瓦工修补 屋顶,修好后付给报酬。双方形成的是不是劳 动关系?
1、没有劳动关系。虽然双方形式上都具有劳动关系的 主体资格,但瓦工修补屋顶这种劳动并不是造船厂的生 产劳动过程,因而不能以为造船厂和瓦工形成的是劳动 关系,而应是由民法调整的民事关系。
劳动关系及相关概念
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 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社 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主体
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 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
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具有以下特征: 主体上:以职工(雇员)身份从事的劳动 目的上:作为谋生手段 性质上:履行劳动法律义务
相关常识
• 标准工作时间 • 法定节假日 • 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标准 • 最低工资标准 •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关系
标准工作时间
• 职工每昼夜工作8小时为标准工作日; • 每周40小时为标准工作周,即每周工作5天,
休息2天; • 结合休假制度中的有关公休日和法定节假
日的规定,每月标准工作时间为20.92天, 每折算为每月167.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