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侯继贵
青海省大通县公路养护站青海大通810100摘要:本文从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保障。

本文从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一农村公路建设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1勘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1规划虚设,随意变更
对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都经过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后制定,并根据缓急轻重需要进行建设排序,可谓全面具体,一样不缺,也耗去了不少人力财力。

但具体实施起来,在某些地乡这些规划实际上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锁在柜子里,很少甚至根本不按规划实施。

1.1.2增设项目,挪用资金
有的领导不以大局为重,曲解为民办实事的含义,急功近利,搞数字工程、政绩工程,将上级下达某项目的专项资金肢解,挪用作其他非计划项目的前期启动资金,导致计划项目因资金不足、附属设施不完善,工期延误,质量差,隐患大,达不到验收要求。

1.1.3各自为政,管理混乱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而在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通畅工程”中,就有多部门、多渠道资金来源共同参与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规划管理机制的约束,加上不同部门、不同渠道投入的资金,有不同的使用和管理要求,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投入标准,形成了业主来源不一,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

1.1.4重复建设,污染环境
公路大都从半山腰通过,不可避免地对土地造成污染,并导致房屋的拆迁。

因为公路建设,很多弄场都历经着同样的遭遇:修机耕路时,民房和土地遭受第一次损失,修通村公路和改建为四级砂路时,又遭受第二次、第三次损失,剩下的土地越来越少,修复拆迁房屋的费用越来越高,群众负担很大,苦不堪言。

1.2外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1.2.1对选线重视不够
测量前没有对线路进行仔细踏勘,对地形地物不熟悉,拿不出可供业主参考和决策的比选方案。

1.2.2横断面测量不准确
由于对横断面方向辨别不准,加上台杆法测量本身的局限(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地段),造成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工程量与设计数相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预算和施工计划的编制。

1.2.3缺乏地质钻探
对沿线地质了解不够,只凭视觉观察地表即判断该处土质类别(普通土、硬土、软石、坚石等),造成设计时挖、填、借、调土石成分分析失误,工程预算编制不准确,机械设备调配不合理。

1.2.4对地形、流水、农田、水利的调查不详细
拟定的涵洞、农用管道位置不当,照套标准图,规格尺寸不符,起不了泄洪、排灌的作
用。

山岭重丘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耕地虽不多,但又较分散,应尽可能多设些农用管道,以避免群众挖掘公路开沟引水的现象。

1.3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3.1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规范和标准不够
对于地质结构不良路段,悬崖陡壁路段,工程量过大路段,可能造成重大环境污染路段等特殊路段以及交通量较少路段,均可采用4.5m路基,并按规定设置错车道即可。

较狭窄的特殊路段和半径较小的曲线路段,只要纵坡控制得当,再根据具体路况特征相应设置路面标线、视线诱导标、路侧护栏、限速带、限速标志、平面交叉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行车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1.3.2纵坡过长过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二:(1)认为现在的车辆技术状况好,功率大,爬坡能力强,纵坡不那么讲究;(2)认为严格控制纵坡后开挖工程量往往增大,特别是山嘴、垭口地段,而投资少做不来。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

1.3.3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公路虽然技术指标要求不高,对地形的切割不大,但由于投资不足,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和措施,公路修通后,道路两侧山体残缺不齐,废料遍地,土石裸露,寸草不生,满目疮痍,生态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破坏。

1.4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4.1建设单位跟踪不到位
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都能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施工队伍,由于层层转包,层层收取管理费,使得本来就少的投资,待转到施工单位就所剩无几了,加上施工方本来就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不具备施工资质,为完成任务只得在工程上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建设单位技术人员紧缺,工程非法转让分包严重,这是产生“豆腐渣”工程的重要原因。

1.4.2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
表现在没能按合同条款、设计图纸要求以及承包人的周日计划、月计划检查督促其施工项目、施工内容的进展情况、质量情况,特别是对弯沉值、填筑材料、压实度和混凝土强度普通缺乏检测和有效的监控,这是导致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

1.4.3施工单位施工不到位
没能按合同条款、设计图纸、监理程序和操作规程文明施工,不按标高控制高程,该挖不挖、该填不填,平面线型不顺,纵面“碎坡”频繁;不按指定地点取土弃土,废方就地倾倒,堵塞河道,覆盖农田,毁坏林木;不按监理程序进行内部检测、试验,资料不齐全,评定无依据;不坚持工序和工程变更报批,监理无法监督指导,业主无法了解工程全貌。

1.5工程投资上存在的问题
1.5.1工程投资不足
农村公路建设最大的难度就是资金短缺。

由于农村公路分布广、数量大,在建设上国家无法全部统包统揽起来,一般只能采用由国家补助部分,地方政府和群众自筹部分的民工建勤办法,但像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十分拮据,实际上到位的资金往往就是国家那一部分的资金,要按照设计图施工达到规范要求是不可能的。

1.5.2资金渠道虽多但使用分散
由于国家体制上的原因,目前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渠道是多方面的,除了交通运输部门专项资金以外还有扶贫部门的扶贫资金、计划部门的以工代赈资金和国债资金,以及其它方面的对口扶持资金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各部门各行其是,独立实施,资金使用分散,投资仍然不足。

二农村公路建设问题的对策
针对山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2.1坚持规划先导
凡当领导者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认识统一,计划周密,政策落实,指导有力的时候,农村公路建设速度就快,发展就平稳;反之,当领导者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政策上失去了支持的时候,农村公路建设的速度就缓慢,发展就受到挫折。

2.2加强勘察测量设计质量
对于农村公路一般来说,等级相对较低,投资较少,但公路设计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进行农村公路设计时,应根据公路工作技术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地方交通特点,合理地选择公路路线,对公路所经过区域的地质条件应予全面深入踏勘,充分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土壤性质、岩层倾向、地表水情况等资料,为公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确保路基稳定,坡度均衡。

设计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不断完善和提高农村公路设计质量。

2.3加强质量管理
强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有力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

坚持以“质量第一”为原则。

各个部门要经常深入地检查工程质量,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由于农村公路项目点多、面广、规模小等特点,急需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有效推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质量体系。

2.4积极筹措,加强管理,保证资金安全使用
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实际,加大筹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如地方财政拔款,争取交通扶贫资金,将以工代赈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和公路建设国债资金捆绑使用等,有效地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

加强资金管理统一领导,统一筹资,统一使用。

三结语
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农村公路建设的经验教训,切实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坚持“规划先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意安全”的原则和“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的方针,增强服务“三农”意识,加强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投资的全方位筹划和管理,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保障。

参考文献
[1]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公路发[2004]372号)[z].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5.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侯继贵
作者单位:青海省大通县公路养护站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3(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3123846.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