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化学、生物)

2018年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化学、生物)

2018年山东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生物物理2018年山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草编制品B.铁粉可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盛装食品D.“地沟油”回收后可用于制作肥皂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材料所属类别错误的是A.蚕丝—天然高分子材料B.光导纤维—无机非金属材料C.玻璃钢—金属材料D.保鲜膜—合成高分子材料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1615PB.Na+的结构示意图:C.氯化钙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4.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右图一致的是A.C + CO22COB.CaCO3CaO + CO2↑C.2Al + Fe2O32Fe + Al2O3D.Ba(OH)2·8H2O + 2NH4Cl==BaCl2 + 2NH3↑+ 10H2O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B.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C.只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6.下列化合物的类别完全正确的是A.Na2CO3,碱,电解质B.MgO,金属氧化物,非电解质C.H2SO4,酸,电解质D.CO2,酸性氧化物,电解质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C.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C.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D.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9.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B.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10.下列有关烃的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两种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平面型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D.丙烷和丁烷都有同分异构体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 g M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B.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2 N AC.1.6 g CH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5N AD.5.6 L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25 N A12.下列例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Al3+、K+、OH-、Cl-B.H+、Fe2+、NO3-、SO42-C.Na+、Ca2+、Cl-、NO3-D.H+、K+、SO32-、SO42-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硫酸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 + Cu = Fe2+ + Cu2+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Ba2+ + SO42- = BaSO4↓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通入氯化氢:CO32- + 2H+ = CO2↑+ H2OD.向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2NH3·H2O + SO2 = 2NH4+ + SO32- + H2O14.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称量时,若将Na2CO3固体置于托盘天平右盘,将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小B.将Na2CO3固体置于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将配制好的Na2CO3溶液转移至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15.某溶液中仅含有H+、Al3+、Cl-、SO42-四种离子,其中H+的浓度为0.5 mol·L-1,Al3+的浓度为0.1 mol·L-1,Cl-的浓度为0.2 mol·L-1,则SO42-的浓度是A. 0.15 mol·L-1B. 0.25 mol·L-1C. 0.3 mol·L-1D. 0.4 mol·L-116.如图所示,将锌片和铜片按不同方式插入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电子经导线从铜片流向锌片B.两烧杯中锌片上均发生还原反应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D.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17.用稀硫酸与过量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欲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产生氢气的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升高温度B.滴加少量浓硫酸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D.改用等质量的锌粉18.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A(s)+ 2B(g)C(g)+ D(g)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C.C与D的物质的量相等D.消耗1 mol B的同时生成 0.5 mol D19.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下列关于镭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D.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强20.下列装置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SO2B.验证SO2漂白性C.收集SO2D.处理含SO2的尾气21.Cr2O72-毒性较强,常用NaHSO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 + Cr2O72- + 3HSO3- = 2Cr3+ + 3SO42- + 4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Cr2O7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 Cr3+是氧化反应的产物C. HSO3-发生还原反应D.生成1 mol Cr3+时转移6 mol电子2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23.甲、乙、丙三中物质含有同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甲为氯气,则丁可以是铁B.若甲为铁,则丁可以是氯气C.若甲为氢氧化钠,则丁可以是二氧化碳D.若甲为二氧化碳,则丁可以是氢氧化钠2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溶剂CCl4可由CH4与Cl2反应制得B.乙烯和丙烯可通过石油裂解的方法大量获得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苯不能使KMnO4溶液退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25.将26.4 g Na2O与Na2O2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溶解,反应后水溶液增重24.8 g,则原混合物Na2O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3B.3:1C.13:31D.31:1326.(12分)牛奶中的乳糖在有益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乳酸,从而成为适合于乳糖不耐人群饮用的酸牛奶,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回答下列问题:(1)乳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为和(填名称)。

(2)乳酸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如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可被氧气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定条件下,两分子乳酸之间可以反应生成含三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A(C5H10O5),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A的结构简式为。

27.(12分)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

图中甲—己均含铁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K2FeO4常用作杀菌消毒剂,从铁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是因其具有性;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b.属于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c.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2)已知甲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 + HNO3→戊 + 己 + NO↑ + H2O(方程式未配平)。

若产物中戊和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甲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戊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丙,放置一段时间后丙转化为丁,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

28.(12分)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常温下,A、C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液体,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D与C同主族。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单质的电子式为;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第族。

(2)B、C中,原子半径大的是(填元素符号);D、E的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3)A、C组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常用于制备C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14分)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装置制备少量的漂白粉。

回答下列问题:(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2)仪器a的名称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B中反应放热会使体系温度升高,导致氯气和石灰浆发生副反应产生杂质Ca(ClO3)2,该副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为防止该副反应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4)装置C的作用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5:CCBCA 6——10:CDBBA 11——15:BCDCC16——20:DBACA 21——25:ADBDB26.(1)羟基、羧基(2)2CH3CHOHCOOH + O2 2 + 2H2O(3)取代反应27.(1)氧化性 b(2)1:3(3)4Fe(OH)2 + O2 + 2H2O =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28.(1)二ⅣA(2)C HCl29.(1)Ca(ClO)2(2)分液漏斗(3)5:1 将装置B放在冷水中(4)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Cl2 + 2OH- = Cl- + ClO- + 2H2O2018年夏季山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细胞具有核膜B.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含DNAC.酵母菌细胞内不含RNAD.蓝藻细胞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2.使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A.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B.好氧细菌聚集在水绵的光照部位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蒸馏水中涨破的现象D.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有两层磷脂分子3.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B.水分减少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C.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D.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4.下列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B.不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的结构不同C.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D.蛋白质中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氨基的数目不同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结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6.下列有关唾液淀粉酶合成与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需要核糖体参与B.加工需要内质网参与C.分泌需要高尔基体参与D.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细胞内排出7.ATP能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A.肌细胞收缩B.萤火虫发光C.甘油进入细胞D.大脑思考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不同细胞中可存在相同的酶C.酶为其催化的反应提供能量D.低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9.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会生成ATP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的底物10.稻田长期不排水,可造成水稻幼根的腐烂,主要原因是A.水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必需的营养物质严重缺乏C.有氧呼吸产生的热能无法消失D.无氧呼吸的产物对根产生毒害作用11.下列材料中,适合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豌豆叶肉细胞B.小麦叶片表皮细胞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过程B.幼儿的体内也存在衰老的细胞C.植物细胞经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新个体D.细胞分化的原因是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13.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健康人的染色体上无原癌基因B.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C.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D.皮肤细胞长期接触紫外线易发生癌变14.与高等动物受精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形成后进行有丝分裂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来卵细胞C.受精卵与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受精作用需要精子和卵细胞间的相互识别15.下图为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叙述错误的是A.存在两对同源染色体B.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分裂后的两个子细胞基因组成不同1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是A.DNA复制B.同源染色体联会C.着丝点分裂D.纺锤体形成17.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必须用物理因素诱发B.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C.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一定能传给后代D.DNA分子上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能引起基因突变18.下列能正确表示DNA片段中脱氧核苷酸连接方式的是1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准确的复制B.遗传信息可以从DNA传到RNAC.DNA分子的任一片段都有遗传效应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与RNA上20.豌豆的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