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 豌豆红花基因C,有三方面较明显的表型: 红花、叶腋部红色斑点、种皮灰褐色。

鸡翻毛基因的多效性
FF:翻毛,Ff:轻度翻毛,ff:正常
心脏扩大、脾大,循环系统异常 FF翻毛鸡→保温差→代谢加快 多吃多排,消化器官异常 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异 * 常→生殖力下降
基因的多效性是普遍的现象。 原因:体内生理生化反应之间存在复杂的 联系,一个基因产物可能影响多个生化反 应,从而影响多个表型。
Phenotyoe effect (amount of pigment)
Nunmber of active alleles 图 4- 不完全显性的化学本质
二、共显性(codominance,也称并显性)
人MN血型遗传
M × N ( LMLM ) ( LNLN ) ( LMLN )MN × MN
M MN 1 : 2 :
猪的毛色 A
பைடு நூலகம்
无色 无色
淡棕
棕红
淡棕
B
互加效应的生化机制
互加效应
南瓜的果形
扁形 × 长形 AABB aabb 扁形 AaBb 互交 扁形 球型 A_B_ A_bb aaB_ 9 : 6 :
长形 aabb 1
七.重复效应 (duplicate effect)
荠菜的果型
P
F1 F2
三角形 × 筒形 AABB ↓ aabb 三角形 AaBb ↓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筒形 (A_B_ A_bb aaB_) aabb 15 : 1
五.拟表型或表型模拟
果蝇残翅 vgvg基因型在25˚C发育为残翅,30 ˚C发育为接近正 常翅。 高温模拟了正常翅的表型。 短肢畸型(phcomelia) 由基因突变造成。 也可由药物反应停(thalidomide)造成。

第二节 基因的多效性和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1.
基因的多效性:
指一个基因的多方面的表型效应。
H
前体 H抗原
IB
B抗原+少量H抗原
i
H抗原 抗原形成的途径和相关的基因
2. 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症 Rh+ : RR,Rr Rh- : rr 新生儿溶血
母体产生的抗体
胎儿产生的抗原
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 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机制
表. 一定数量等位基因构成基因型的数目
等位基因 基因型种类 纯合子种类 杂合子种类
N 1
2009年竞赛题

19.一对MN血型的夫妇生育有六个孩子, 这六个孩子中有三个M血型,两个MN血型 和一个N血型的概率是 A.1/1024 B.15/1024 C.1/512 D.15/256
C63C310.2530.520.25
三. 嵌镶显性(mosaic dominance)

鞘翅瓢虫(Harmonia axyridis)
1980 (10*11/2*8*9/2)
4.致死基因

1905年法国学者居埃诺(Lucien Cuenot)发 现黄鼠不能真实遗传 黄色 × 野鼠色 黄色 × 黄色
野鼠色 黄色 1/3 2/3
野鼠色 黄色 1/2 1/2
AyA × AyA 黄↓黄 AyAy AyA AA (死亡) 黄色 野鼠色 2 : 1 Ay 决定毛皮黄色,显性 影响存活力,纯合致死,隐性致死基因
重复效应的生化机制
A 筒形 筒形 B 三角形 + 三角形 三角形
对2个聋哑人家庭进行的研究,得到谱系如图。第一个家
庭的一个儿子与第二个家庭的一个女儿结婚(婚配3),所 生孩子全是聋哑。但他们的一个儿子与来自无亲缘关系家庭 的一个聋哑女人结婚,所生孩子全是正常的。聋哑遗传的可 能方式是: 。图中I-1, I-2, I3, I-4, II-1 , II-8, III-4, III-5, IV-1的基因型 是 。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bb
aaBB AaBb
2009年竞赛题

13.两个先天性聋哑(AR)人结婚,所生的 两个子女都不患聋哑,这种情况可能属于: A.外显不完全 B.遗传的异质性 C.隔代遗传 D.延迟显性
2005年竞赛题
65 .如果 F2的分离比分别为 9 : 7 , 9 : 6 : 1 和 15 : 1 ,那么 Fl 与纯隐性个体间进行 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将分别为: A.1:3, 1:2:1 和3:1 B.3:1, 4:1 和1:3 C.1:2:l, 4:l 和3:1 D.3:1, 3:1 和l:4
二.反应规范( norm of reaction) 一种特定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表型 并不是无限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三.表现度(expressivity) 表现度:在有特定基因型并表现其表型的个体 之间,对性状的表现程度不同。

如果蝇的细眼性状:同样基因型的个体,有些 眼睛小如针尖,有些则接近正常大小。
IBIB,IBi
B
α(抗A)
AB O
IA IB ii
A,B -
α,β(抗A抗B)
二者兼有 i(9q34) 无相应产物
孟买型
O □ 〇 B H h ii H h I B_ A □ 〇“ O” H H I Ai hh IBi O 〇 Hh ii 〇 AB Hh IAIB
孟买型血型的谱系
IA
A抗原+少量H抗原
黑缟蚕×白蚕 ↓ 灰缟蚕 ↓ 黑蚕 灰缟 白蚕 1 :2 :1 家蚕的体色 (c)
P
F1
F2
棕色×白色 ↓ 淡棕 ↓ 棕色 淡棕 白色 1 : 2 : 1 马的皮毛 (d)
透明鱼 ×非透明鱼 ↓ 半透明 ↓ 透明鱼 半透明 非透明 1 : 2 : 1 金鱼身体的透明度 (e)
不完全显性的遗传方式
Red Pink White 0(aa) 1(Aa) 2 (AA) Red Pink White 0(aa) 1(Aa) 2 (AA)
四.显隐性的相对性
1.标准不同显隐性不同
表 4-2 镰刀形贫血显隐性的相对性 基因型 临床表现 正常 正常 贫血 隐性 镰形细胞 无 有 有 显 镰形细胞数 无 1/3 绝大多数 不完全显性 含 HbS 量 0 20~40% 100% 不完全显性 电泳 HbA 一条带 HbA,HbS 两条带 HbS 一条带 共显性
第三章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 一.遗传和环境 基因型+环境→表型 环境因素包括: 内在环境:如性别、年龄、背景基因型等 外在环境:如温度、营养、光照等
温度的影响
藏报春(Primula
sincnsis) 在20℃时花为红色,在30º C时花为白色。 喜马拉雅白化兔 25º C时在体温较低的部分的毛都是黑色 的,其余部分全为白色。但在 30º C 以上的 环境里长出的毛全为白色。
1 2 3 4 5 n
1 3 6 10 15 n(n+1)/2
1 2 3 4 5 n
0 1 3 6 10 n(n-1)/2
2009年竞赛题

17.一个二倍体物种,在A基因座位上有10 个复等位基因,在B基因座上有8个复等位 基因;A、B两个基因不连锁。请问可能存 在的基因型有几种? A.18 B.1260 C.80 D.180

2.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如玉米糊粉层颜色的决定
A1/a1决定花青素有无,A1完全显性 A2/a2也决定花青素有无,A2完全显性 C/c决定糊粉层颜色的有无,C完全显性 R/r决定糊粉层和植株颜色的有无,R完全显性 A1_A2_C_R_ :糊粉层红色, 缺少任何一个显性基因:糊粉层无色 Pr:糊粉层紫色,pr:糊粉层红色 A1_A2_C_R_Pr_ :糊粉层紫色, A1_A2_C_R_prpr :糊粉层红色

第五节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一.

共上位效应
鸡冠性状的遗传 玫瑰冠 RRpp × 豌豆冠 rrPP 胡桃冠 RrPp
互交
P F1 F2
胡桃冠 玫瑰冠 豌豆冠 单冠 9 R–P– :3 R–pp :3 rrP– :1 rrpp
“上位”基因(epistatic genes) “下位”基因(hupostatic genes)
•曼岛猫(Manx cat)
致死等位基因(lethal allele)通常是生存的 必要基因(essential genes) 显性致死(dominant lethal):杂合即致死, 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纯合致死 不同基因致死作用可能发生在不同时期 不同基因致死作用程度不同

绿色×白色
兰色×黄色
AAbb × aaBB ↙
虎皮鹦鹉
AABB × aabb ↘ ↓ 互交
绿色AaBb
绿色 兰色 黄色 白色
A_B_ A_bb aaB_ aabb 9 : 3 : 3 : 1
共上位效应
A 无色素元 无色素元 兰色 + 黄色 绿色
B
共上位效应的生化机制
二.互补效应(complement effect)

P
B/b 对 Y/y 上位
深色复盖浅色
B
白色色素
黑色
+
黑色
白色色素 Y
黄色
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机制
五. 隐性上位(recessive epistasis)
家兔毛色的遗传 P 灰色 CCGG × 白色ccgg ↓ F1 灰色 CcGg ↓ F2 C _G_ C_gg (ccG_ ccgg) 灰色 黑色 白化 白化 9 : 3 : 4
深红色花 ×

白色
完全显性 不完全显性 完全显性
花初开: 逐渐变为: 最后:
白色花 浅红色 深红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