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九) 第Ⅰ部分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A】
A.X理论B.Y理论C.人际关系理论D.权变理论
2.1933年提出人际关系学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C】
A.闵斯特伯格B.黎维特C.梅奥D.勒温
3.认为每一个工厂都有“三个行动原则”或称“三个有机系统”的是【D】A.罗伯特·欧文B.巴贝奇C.亚当·斯密D.尤尔
4.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是【B】
A.恩格斯B.马克思C.欧文D.伏尔泰
5.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属于【B】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登门槛效应D.哈罗效应
6.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属于【C】
A.首因效应B.印象扩散效应C.心理定势现象D.制约现象
7.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了能力的【A】
A.二因素学说B.群因素学说C。
三维结构学说D.智力多元论
8.将能力分为再造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划分标准是【B】
A.能力的倾向B.能力的创造性程度C.心智能力功能差异D.能力测验9.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存、关系、成长”理论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是【B】
A.马斯洛B.奥德弗C.赫茨伯格D.麦克莱兰
10.弗鲁姆提出的激励公式M=f(E·V)中,表述不正确的是【D】
A.M代表激励力量B.V代表目标效价C.E代表期望值D.效价低,则激励力量大11.EAP起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初的对象是【C】
A.工人B.农民C.二战老兵D.知识分子12.下列关于工作团体与工作团队之间区别的说法有误的是【B】
A.前者是信息共享强调个人目标,后者是团队绩效与团体目标B.在相互协调性上,前者高度协调,后者差C.前者强调个体化责任,后者有个体化与团队两种责任D.前者是随机与不同的,后者是相互补充的技能
13.由10~15人组成,成员问工作业绩相关或相互依赖性,承担了以前由主管承担责任的团体是【D】
A.问题解决团队B.交叉功能团队C.虚拟团队D.自我管理团队
14.在大庭广众面前,当众上台讲演或当众表演节目等,常常表现出的不自在现象,这种现象属于【C】
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15.如果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则凝聚力与生产效率之间成【A】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系D.不一定
16.员工对工作的期望与实际工作状况之间的差异越小,满意度【A】
A.越高B.越低C.不相关D.不变17.“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属于哪种组织结构形式的特点【A】
A.事业部式组织结构B.职能式组织结构C.矩阵式组织结构D.直线职能式
组织结构18.有计划变革理论的创始人是【D】
A.贝尔B.唐纳利C.卡斯特D.勒温
19.CIS的三个系统构成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A】
A.MI;B.BI;C.CI;D.VI
20.权力集中在最高领导层,但也会给中、下层部分权利属于哪种领导特征【B】A.专制集权式领导B.仁慈集权式领导C.协商民主式领导D.参与民主式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21.与管理心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包括【ABCDE】
A.心理学B.组织管理学C.政治学D.经济学E.伦理学
22.根据知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可将知觉分为对人的知觉和对物的知觉,下列属于对物的知觉的是【ACE】
A.空间知觉B.情感知觉C.时间知觉D.心理知觉E.运动知觉
23.影响人际知觉和判断的因素包括【ABDE】
A.人际关系本身的特点B.主体本身的特点C.客体本身的特点D.认知主体对组织的认识E.认知主体对组织观念的认识
24.下列关于多血质的管理要点表述正确的是【CD】
A.着重培养自制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B.可以进行有说服力的批评或教育C.创造条件,多给活动机会D.对其缺点可以严厉批评E.对其多关心、爱护、鼓励和疏导25.目标的主要选择标准包括【ABD】
A.目标价值B.实现的可能性C.高消耗D.具体性E.完整性26.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包括【ABCDE】
A.生理调节B.情绪体验的调节C.行为调节D.认知调节E.人际关系调节27.在团体冲突的处理策略中,团体行为要解决的问题包括【BD】
A.明确团体之间的异同点B.培养团体代表的工作能力C.改变感情和认知D.改变团体内部行为E.建立组织调解制度
28.组织结构发展的新趋势有【ABCDE】
A.扁平化B.团队化C.网络化D.虚拟化E.柔性化
29.CIS的功能包括【ABCDE】
A.管理功能B.识别功能C.协调功能D.应变功能E.传播功能
30.领导者的非权利影响力由哪些因素构成【ACD】
A.知识因素B.传统因素C.品格因素D.感情因素E.资历因素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6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31.简述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主要指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中的个体、团体、组织与领导系统。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工业心理学中的工程心理学相比较,是研究更纯粹的人的因素方面的问题。
32.简述权变理论学派。
答:权变理论学派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
37.云海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存在着明显的沟通问题。
总裁黄东决定寻求过程咨询专家华晨的帮助。
和黄东交换意见后,华晨知道黄总担心的问题是高级管理团队的会议效果不佳。
华晨要求参加今后的团体会议。
经过数周的观察,华晨认为问题有两个:一是总裁本人过于严厉,开会时大家不敢畅所欲言;二是会议议题过多,许多事情都只是泛泛而论。
华晨采取了敏感性训练、过程咨询等措施来改善黄总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几项改进会议议程的建议。
经过一年的努力,高级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开放、信任,团队会议的效率也日益提高。
(1)运用组织变革和发展理论解释为何要对云海公司进行组织变革?(2)除了上述案例中的措施之外,结合管理实际谈谈还有哪些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措施?
答:(1)管理心理学家认为,在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就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管理方式简单化、专业化,限制成员的发展机会,组织机能失调,决策失灵,组织等级分明,地位差别大,沟通渠道阻塞,技术缺乏创新等。
华晨公司至少存在一种以上的上述情况。
(2)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措施除了案例中的敏感性训练、过程咨询、团队建设等措施外,还包括目标管理、职工事业发展计划的辅导、组织行为改造、调查反馈、学习型组织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