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会议主题报告
四、防止认识上的误区
科研团队的建设(忽略研究方向、服务对象的准确选择)
与“他山之石”的比较要合理 研究方向的选择要“避其锋芒”、以我为主;“大路朝 天,各走一边”。
团队人员的选择 既要选择有科研经验的教师,又要吸引科研工作经验相 对薄弱的教师
学生成员 科研小助手的作用,也是锻炼学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鼓励各学院各学科凝练并形成能近期突破、可长 远发展的研究方向
科研工 作政策 导向
鼓励各学院各学科按研究方向组建团队,将给予 研究团队以支持,帮助科研团队理顺关系、启动 工作
对于科研项目的实施、科研经费的使用等,执行 中央和湖北省的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政策
三、 如何启动我校科研工作(How)?
校企合 作政策 导向
1、精心组建科研团 2、积极谋划、引进合作单位及研究项目 3、 大力推进研究工作进展;出成果、出人才
各学院、学 科思考并凝 练形成研究 方向
凝练方向
锻炼队伍
谢谢各位!
服务社会
二、 为什么我校必须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Why)?
我校目前 科研主要
目的
为学科建设服务;
活跃学术空气,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
促进校企合作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 提供学生进入研究课题的机会,提高培养 质量。
三、 如何启动我校科研工作(How)?
高水平 基础 研究
团队型 合作研
究
应用型 开发 研究
个体型 独立研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 利 73项。
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 奖励1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
项目总经费1152万元。
共有106人主持科研项目,人平均主持1.9 项。 学校共主持承担校外科研项目201项,其 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厅局级科研 项目 68 项,横向课题 115项。
2、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学校加紧完善相关科研资质, 与科技局、孵化器及企业联系,探索校企合作双赢路径。
四、防止认识上的误区
防止将科研与教 学的关系处理为 “此消彼长”
科研的目的:为学 科建设服务;提升 学术水平、提高教 学质量
正确处理 教学和科 研的关系
人才培养始终是 第一要务,不可 丝毫松懈
在团队建设、 工作安排上应 统筹安排
方式:学校对团队予以长期支持。
三、 如何启动我校科研工作(How)?
理工学科研究与大文科各学科研究
共同点
根据各学科的特点 区别对待
政策上引导支 持教师积极参 与科研
工作上提供 咨询、协调、 服务
理解各学科特点, 认同各学科的选 题方向、工作内 容的差异
对于各种形式 的成果(高水 平论文、国家 专利、著作权、 企业应用推广) 均予以认可
科研工作会议主题报告
报告人:吴昌林
报告内容 科研工作简况 如何开展科研
科研的目的 走出误区
一、 科研工作简况
学校启动科研工作以来,
完成了科研项目从无到有 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
论文发表
绩。
专利授权
突破性成果
科研经费
参与教师数
科研项目
截至2017年1月
。 教师在SCI等权威期刊发表论 文8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40余篇
一、 科研工作简况
目前存在不足
大部分院系还未形 成较稳定、有特色 的科研方向
会议主题
科研基础仍然薄弱
科研整体水平偏低
离专硕申报(年师 均科研经费4万元) 的条件还相差甚远
二、 为什么我校必须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Why)?
人才
培养
学校
学术
真正的 大学
社会
长远 发展 需要
研究
服务
学术活动 学术思维 学术精神 学术氛围 学术成果
1、放水养鱼,鼓励教师通过承接横向课题来服务社会
响应国家及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激发科研活力的号召, 修订《武昌首义学院科研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放宽横向科 研经费特别是人员费的报销,项目组成员可以享受人员费,且 比例放宽到50%,特殊设计类或主要是脑力创新性项目可放到 70%,项目结题后剩余的经费可用于发放绩效奖励,如果合同 或任务书上有明确约定的,按合同或任务书执行。
不单纯以项目体 量、经费数额作 为不同学科成果 体现的衡量标准
三、 如何启动我校科研工作(How)?
目标
为学科建设服 务;近期可形 成一定成果, 长远可持续发 展;可集聚型 的研究方向
人员组织
研究方向(导 向);自愿组 合(基础)
总体方针
凝练方向 锻炼队伍 服务社会
三、 如何启动我校科研工作(How)?
究
鼓励、支持教师开展基础性科学研究。
提倡、支持选择为行业经济、区域经济服务 的应用型开发研究。
支持教师选择独立研究 理由:研究工作本质上是研究者的理性思维和独
立创作。 方式:现有的校级以上的项目继续向教师个人开
放。 提倡、支持选择团队型合作研究
理由:应用型项目、大型项目、近期可取得成果 能持续发展的项目需要多人团队合作。
四、防止认识上的误区
学校的作用和院系、学Biblioteka 、教师的作用(“打球”与“赢球”)
学校的引 导、管理
1、正确的政策导向; 2、增强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开发实力,扮演的“媒人”角色把一些项 目引进来,如某企业急需攻克的难题; 3、加快科研成果推广步伐;利用信息和公共关系方面的优势,在推广方 面搭建平台,使得科研成果能从实验室尽快投入市场,使潜在的生产力转 变成现实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