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 (2)1.1安全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 (2)1.1.1评价的目的 (2)1.1.2 评价原则 (2)1.1.3评价依据 (3)1.2 评价程序 (4)第二章加油站基本情况 (6)2.1加油站基本概况 (6)2.2 加油站工艺流程 (7)2.3 组织机构与岗位编制 (7)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源辨识 (8)3.1汽、柴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分析 (8)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 (11)3.3经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3.3.1火灾、爆炸 (12)3.3.2中毒、窒息 (12)3.3.3触电 (13)3.3.4车辆伤害 (13)3.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3)第四章评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评价单元 (14)4.1评价方法的选择 (14)4.2评价方法的介绍 (14)第五章检查表法安全评价 (15)5.1 检查情况 (15)5.2检查结果 (17)5.3安全措施 (17)第六章道化学法安全评价 (18)6.1.道化法评价 (18)6.2 评价结果 (25)第七章加强加油站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26)7.1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6)7.2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 (26)7.3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26)第八章评价结论 (27)第一章概述1.1安全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1.1.1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1.1.2 评价原则安全评价是关系到被评价项目能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能否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关键性工作。
在安全评价工作中必须自始至终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针对性原则。
1)合法性安全评价是国家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
2)科学性安全评价涉及学科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多变。
为保证安全评价能准确地反映被评价项目的客观实际和结论的正确性,在开展安全评价的全过程中,必须依据科学的方法、程序,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准确、客观地进行工作,提出科学的对策措施,作出科学的结论。
3)公正性评价结论是评价项目的决策依据、设计依据、能否安全运行的依据,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执法依据。
4)针对性进行安全评价时,首先应针对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特征,收集有关资料,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其次要对众多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单元进行筛选,对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重要单元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评价,并辅以重大事故后果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由于各类评价方法都有特定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要有针对性地选用评价方法。
1.1.3评价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公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7.《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5号)8.《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9.《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字[2003]38号)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0号)11.《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监总管三〔2011〕116号12.《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2)国家标准及规范1.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2.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3.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4.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5.GB 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6.GB 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7.GB 15603-19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8.GB 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9.GBZ 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10.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11.GBZ 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12.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3.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4.GB 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15.GB /T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16.SB/T 10390-2004《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17.GB 50156-200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18.GB 2893-2008《安全色》19.GB 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20.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21.SHQ 002-200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车用乙醇汽油补充规定》22.AQ 3001-2005《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23.AQ/T 9002—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4.GB 5083-1999《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25.GB/T 12801-2008《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26.AQ3010-2007《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27.AQ8001-2007《安全评价通则》1.2 评价程序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具体程序如下所示。
一、准备阶段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三、定性、定量评价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四、安全对策措施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
五、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简要地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明确生产经营者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
六、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
第二章加油站基本情况2.1加油站基本概况国庆路加油站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路。
基本情况见表2-1.2.2 加油站工艺流程加油:加油采用负压吸入工艺。
通过加油机的油泵将油品从储油罐抽出,经过加油机的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加入油品的量可以从加油机的计数器上观察到),然后通过加油枪加到汽车的油箱中。
加油工艺流程图:2.3 组织机构与岗位编制该站的组织机构和岗位编制见表1表1 机构和岗位编制一览表第三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危险源辨识3.1汽、柴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有害特性分析本加油站主要的油品为汽油和柴油,其理化性质和危险性见表3.1和表3.2。
表3.1汽油理化性质与危险性识别表表3.2柴油的危险性识别表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加油站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漏油、冒油、电气伤害、中毒、车辆伤害、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按功能将站内危险区域分为油罐区、油管线、加油区和配电室及设施,站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3。
表3.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表3.3经营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3.3.1火灾、爆炸罐中油品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受热、遇火以及与氧化剂接触都有发生燃烧的危险。
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越低发生燃烧的危险越大。
石油产品的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爆炸下限浓度时,遇火花即能爆炸。
汽油挥发性强,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低,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作业过程中,单次作业量较小,但作业频繁,且加油站流动车辆多,人员来往复杂,稍有不慎,易燃、易爆的油品及作业过程中挥发出的油气都可能因打火机、烟头、电气火花、静电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加油作业主要分为卸油、量油、加油、清罐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都使油品暴露在空气中,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操作程序,使油品蒸发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就会导致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3.3.2中毒、窒息汽油、柴油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吸入大量蒸气会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导致呼吸障碍。
1)当对油罐进行检修,特别是进入罐内作业时,违章操作,未严格执行检修作业规定,如未进行置换、未佩戴防护用品、无人看守时进入罐内作业等,均有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发生窒息事故。
2)若油品发生泄漏,在清理过程中,大量吸入油蒸气,容易发生窒息事故。
3)加油和卸油作业时伴随油气蒸发,长期大量的吸入油蒸气,会引发慢性中毒事故。
3.3.3触电1)加油站对电气设备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若电气设备选型不当或电气线路、电气设备安装不当,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器失效,操作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以及线路老化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的防爆、绝缘性能降低和保护失效,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
2)乱拉、乱接临时线,广告牌或宣传用电,容易造成人员的触电事故。
3)缺乏用电安全知识,违章用电;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不慎接触电源,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4)安全管理制度缺失,管理混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检修等都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3.3.4车辆伤害1)油品运输或外来车辆进站加油时,站内无交通(如进出口、限速等)标识,或标识不清,车辆进出站混乱,可能造成车辆与加油机或与其他设施以及人员等的擦、碰、撞,造成撞人伤害事故;加油员不引导进站的车辆,使得车辆随意停靠加油造成的碰撞伤人事故。
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岗位职责不落实,使得任何车辆都可以随意停在站内,造成道路堵塞或不通畅,可能发生与人或设施的擦碰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3.4 重大危险源辨识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本加油网点有30m3×3(个)汽油储罐,30m3×1(个)柴油储罐,根据资料总储存量为120m3,汽油最大储量为67.5t, 柴油最大储量为22.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