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基础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分析【第一章】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控模式研究绪论【第二章】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基础【第三章】苏宁云商运营资金管理概述【第四章】苏宁电子商务营运资金管理分析【第五章】苏宁云商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结论/参考文献】苏宁云商营运资金控制措施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第二章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基础2.1 营运资金及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界定2.1.1 营运资金的概念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简单的解释是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用来周转日常运营的资金总称。
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中为了详细反映在会计期间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便使营运资金的概念应运而生。
然而,随着对营运资金概念研究目前对营运资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界定:(1)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的所有的流动资产的总称。
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包括企业的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有价证券等,以上流动资产的共同特点是在一个经营周期内可以转换成现金。
(2)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一个净值,企业将流动资产的总额减去各类流动负债后的净值。
这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不特指某项资产而是最为一个差额使用而从企业的财务策略以及融资结构的角度来研究的,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企业短期的偿债能能力。
(3)从财务角度营运资金则被理解为,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它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统称,即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关系的总和。
但是,在这里的“总和”不是数学中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关系的反映,因此要研究这种关系就要将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
企业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所有流动资产,没有包括应收账款等负债。
狭义的营运资金只是狭隘的将流动资产减去和流动负债的净额作为研究。
以上都不能全面反映营运资金的整体的营运情况。
因此本文定义的资金管理是指一个企业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共同管理。
2.1.2 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随着我国管理理念以及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营运资金管理先后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的一系列过程。
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没有把应交税费等负债作为管理对象,只是按要素把营运资金简单地分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大部分。
这是一种营运资金的静态管理方式。
王竹泉等(2005)按照企业经营管理的环节,把营运资金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服务领域的营运资金、投资渠道的营运资金,使得营运资金涵盖企业各个领域并清晰地反映出营运资金对经营活动的服务性和依附性,突出了营运资金的动态性,把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密切结合了起来。
从以上营运资金的定义得到无论怎样定义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质就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
从企业静态角度分析,是对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和应付款项等流动资金加强管理;从动态营运角度来分析,则是控制管理采购与付款环节、销售与收款环节和货币资金收支等环节业务。
2.2 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及其特点2.2.1 稳健型营运资金政策及其特点稳健型投资策略,流动资产占总资产在企业中占比相对较大,现金以及有价证券这些易变现的元素在企业流动资产中比例很高。
较高的资产流动性使得企业的偿债能力很强。
但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易变现的流动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因此使得企业的收益性也随之较低。
稳健型营运资金筹资策略,是指一个企业用长期筹资来支持大部分流动资产,同时临时性流动资产也依靠长期筹资获得。
通过长期资金筹措获得企业的流动资金有利于稳定的企业的财务结构,降低风险。
但是,长期筹资的成本较高,这使得企业的财务成本大大提高。
2.2.2 折衷型营运资金政策及其特点折衷型营运资金投资策略,是一种风险和收益也都一般,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和流动资产中极易变现的现金、有价证券等占比都较为适中的策略。
折衷型营运资金筹资策略,是一种风险和收益居中,企业的短期负债满足了短期或临时性流动资产需求,企业的长期资产是通过长期负债或着权益性资本筹资获得的策略。
2.2.3 激进型营运资金政策及其特点激进型营运资金投资策略,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政策。
该政策下企业的易变现流动资产比例较低,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企业尽可能降低那些低收益流动资产所使用的资金,将这些资金都投资于高回报的项目上,因此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较高。
但企业也存在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主要原因是由于流动资产较少、变现程度低。
激进型营运资金筹资策略,是一种降低债务成本的策略。
短期资金既要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同时这部分短期资金还要解决部分永久性资产资金。
一般情况下,短期筹资成本要大大低于长期筹资成本,采取此策略可以降低债务成本从而使权益资本报酬率得到提高。
但是也面临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财务风险。
2.3 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2.3.1 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理论(1)营运资金按渠道分类王竹泉等(2007)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命题。
他们倡导企业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将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供应链、企业渠道和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等有效结合,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这是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区进行的第一个层次的划分;然后再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划分为采购、生产、营销三个渠道的营运资金。
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一个企业要销售的货物从供应商企业转移到零售商企业这个过程则是采购渠道。
该渠道是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桥梁,这个交易过程形成的资金就是采购渠道营运资金。
采购活动中的营运资金项目主要有材料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付账款。
由此可见,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原材料存货+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企业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比如在产品存货、半成品存货、周转材料存货,加上一些相关的其他应收款和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以及部分其他相关的应付款,这些项目占用的资金被称为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
根据净营运资金的概念,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在产品存货+半成品存货+周转材料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
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作为零售企业与消费者间的桥梁资金,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成品存货以及应收票据、应交税金和预收账款等资金项目。
这些资金项目里,一部分(包括产成品存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属于占用企业资金的资金项目;另一部分(包括应交税金、预收账款)这是属于节约企业资金的资金项目。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产成品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交税金-预收账款。
理财活动的营运资金,除了以上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外,企业的其他营运资金为理财活动的营运资金。
这两部分的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是存在差异的,因为,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属于投、筹资活动,它们并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去。
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股利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股利、应收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利息、其他流动负债以及其他流动资产。
计算公式为: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货币资金+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利息+其他流动资产-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应付股利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利息-其他流动负债。
(2)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内容在采购环节中,高信誉度的供应商能够及时采购到相对高质量的材料。
在采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存货材料的储存,避免引起对资金成本不必要占用和不合理的消耗。
在原材料存货管理过程中,企业在考虑存货短缺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必要损失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存货积压的问题,企业要清晰的认识到积压的存货给企业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和资源浪费。
因此,在现代营运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强调供应链企业间,互利合作互利共赢的重要性。
企业的预付账款是对营运资金的占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运资金的周转期。
而供应链企业的积极合作,可以在减少预付账款数额的同时使得供应链高效运作。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在购买材料以及商品的过程中对供应商款项的一种赊销方式。
从理论上讲应付票据、账款的延期支付,可以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无条件占用供应商资金,但是企业一定要对此权衡,一定要制定恰当的信用政策,与供应商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导致企业的信用度降低。
生产环节中,半成品都是存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和半成品越多,所占用的资金也越多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形成的应收债权,它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
在生产环节,企业要想降低资金的占用率应尽可能减少其他应收款的数量。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获得职工提供的劳动服务后应给予职工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在企业还没有支付之前形成气的负债。
支付前企业在无偿使用这笔资金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度,充分利用资金以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
其他应付款是一项与企业的购销活动无关但和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可分割的项目。
对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他们具有相似的性质,都是一段时期内无偿使用资金的一种形式。
在营销环节中,要想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额,企业就必须要注重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加强与客户联系最终实现共赢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是企业不断拿到客户的订单,且顺利的将资金收回,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成品存货的周转,在渠道管理下,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来保障产成品的销售是企业最重要的。
对于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宽松的信用政策有利于存货销售且加快存货周转率。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只顾追求销售额的增长,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资金难以收回的现象,导致坏账风险增加。
但是,太过严格的信用政策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从而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预收账款,作为企业事先得到的资金,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从而提高资金周转率。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还没有缴纳之前留在企业形成的企业负债。
但是企业应该利用好这部分资金降低使用成本。
(3)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营运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建立营运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
生产企业中,资金的周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利用同等数量的的资金生产出产品效率的高低。
传统营运资金管理,其目标在于不断的加大资金的周转速度即不断的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
而在现在的渠道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中,重要的指标不再是单一的资金周转率而在于各个渠道整体营运资金的周转速度。
渠道营运资金管理要更加注重企业业务流程中各环节的协调运作,客服传统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
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2011 )对我国2000 多家上市公司进行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研究,此次研究就中就运用了渠道营运资金一系列周转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