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劳动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的卫生标准 主要内容 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劳动卫生标准是贯 彻、实施劳动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是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的奋斗目 标,是执行劳动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
劳动卫生标准主要包括:体力劳动负荷限量,生产环境气象条件, 工业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业环境毒物、粉尘的容许浓 度等卫生标准。
场资料和职业健康资料可供利用。
•
此时可根据有害物质的理化特性,进行必要的毒性和动物实
验研究,以确定其初步的毒作用,据此提出接触限值的建议,先行
试用,待现场劳动卫生和流行病学资料充实后再进行修订。对于
已经生产和使用较久的化学物质,则应主要根据已有的毒理学和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制订接触限值。一般认为,现场劳动卫生和流
第7章要包括治理生产
环境与个人防护,是多学科综合性合作成果,涉及到卫生标
准的制定、卫生立法、卫生监督管理、工程技术和健康教
育方面的内容:并应与职业医学中的早期检测、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及对高危人群健康监护等密切配合,组成完整的
劳动卫生三级预防体系。
行病学调查资料比动物实验资料更为重要。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 研究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核心,就是从质和量 两个方面深入研究该有害物质与机体之间相互关系,最 终目的是确定一个合理而安全的界限。
• 因此,在进行现场劳动卫生调查与流行病学调查时, 必须紧紧抓住接触水平-效应(反应)关系这一环节,才 能使得到的资料为制订接触限值提供有力的依据。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四)容许浓度 日本产业卫生学会推荐的有害物质接触限值使用这个名
称。此接触限值是按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规定的。 (五)保证健康的职业接触限值(health -based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个专题工作组近年提出的一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二)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TLV) 分为以下三种: ①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 ②短时间接触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TLV-STEL):是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 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前后两次接触之间至少 要间隔60分钟,且当日的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亦不得超过。 ③上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 -ceihg,TLV-C):是指瞬时也不得 超过的最高浓度。
初步建议。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 二、制订依据
•
在此建议的试行过程中,应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接触者健
康状况的动态观察,根据所得结果,对建议值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加
以验证,最后定出更加安全、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数值。
•
由于工业的发展,空气中新的有害物质不断出现,往往没有现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二)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TLV) 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推荐的接触限值,该限
值没有法律约束力。 分为以下三种: ①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hreshold limit value -time
weighted average,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 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不得超过的接触限值。在此浓 度下几乎全部工人每天反复接触而不至产生有害效应。
种职业接触限值。制订这种接触限值时,仅以毒性资料与 工人健康状况资料为依据,而不考虑社会经济条件或工程 技术措施等因素。不同国家可根据各自的国情加以修正, 作为本国的实施性限值。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 二、制订依据
•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接触限值一般是以下列资料为依据制订的: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一、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 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是为保护作业
人员健康而规定的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 定值。 有害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在不同国家(或机构、团体) 所用名称不尽相同。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 三、有害效应与保护水平 • 接触水平-效应(反应)关系资料是制订接触限值的
重要依据。而制订接触限值时首先面临的则是选定以 何种指标的改变作为有害效应,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卫生 标准的保护水平。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一)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在我国,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
地点空气中任何一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 度。 工作地点系指工人为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 地点。若生产操作在车间内许多不同地点进行,则整个车 间均算为工作地点。 除我国外,前苏联等国家也采用最高容许浓度
第7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劳动卫生标准 (三)容许接触限值(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PEL) 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颁布的接触限 值,按有害物质的作用特点分别规定了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 限值或上限值。此标准具有法律约束力。
• ①有害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资料:
• ②动物实验和人体毒理学资料;
• ③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资料;
• ④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
制订生产性毒物的接触限值,应在充分复习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
一般先从毒理实验着手。首先应获得毒物毒性的基本资料。然后求出
急性毒作用带、慢性毒作用带,选择一定的安全系数,提出接触限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