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申报范本:4439-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课题申报范本:4439-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课题背景:
高中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走向社会还是继续深造,最终都会选择某个职业来生存,并通过该职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社会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很多学校过分注重升学率,重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导致一些学生对自我缺乏深入的了解,对职业和社会缺乏认识,职业目标或专业目标模糊,规划的行动力不足,职业价值取向偏颇,缺乏规划的正确方法,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了解每个职业的特点和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进而导致一些学生考上大学读了一、两年后发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出现了要么在大学虚度年华,要么复读参加高考的现象,对高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使他们尽早了解自己的潜在素质,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白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且可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对在高中三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有必要。

课题界定: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课题概念是指对高中生未来步入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与规划进行指导与帮助。

其主要目的是指导高中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认识学业与职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会制定出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

并在制定规划后,以此为指导,来改善与调整现在的生活学习状态,包括调整规划本身。

现状描述: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两项政策,改变了一考定终身,引入了多元录取机制。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北京、浙江、上海等地的部分学校已经开始率先尝试,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意见》,高中新课程中增加了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

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域不平衡的特点,而作为农村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尚未起步。

湖北省将在2018年进入新的高考模式,省人大代表、武汉二中校长商怀建认为,新高考最大的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但真正让学生选择时存在着很多困难,一方面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专业优势是什么,不清楚自己将来的人生目标在哪里,另一方面对社会需求,对大学录取专业等情况不清楚。

因此高中生一进入高中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非常重要。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高中生正在处于职业生涯的准备时期,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初步定向的阶段。

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确定人生发展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与策略,增强生涯竞争力。

不管是从社会、学校、家庭来讲,还是从个人来讲,生涯规划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多赢的最大化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有3点:
一是指导学生合理定位,快乐成长。

二是指导学生提前规划,降低择业风险。

三是帮助学生找准方向,把握机遇,增强职业能力。

理论依据:
一是积极心理教育理。

二是生涯教育的基本。

三是职业指导原则。

研究目标:
1、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基础条件、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及发展短板。

2、结合未来当前社会各个职业就业形式的分析,指导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制订个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在积极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个人发
展行为及目标。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通过德育活动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科课堂渗透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通过“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通过课题实验与实践检测,摸索并建立基于高中“课程”范畴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实施与评价体系,开发适合高中特点的校本教材等。

创新之处:
生涯规划在普通高中阶段尚属起步,本课题研究在调研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原有的研究成果,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统筹心理健康、生涯规划课程内容,努力构建理想信念下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二是挖掘、整合高中德育内容,开发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校本教材,为普通高中课程化实施、新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三是改变传统德育模式,规范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总结出具有课程特点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程开设、管理与评价体系。

不仅有利于学生尽快成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和健康发展。

研究思路:
参考国内浙江、江苏一带相关课题研究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本课题研究拟采用
①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②加强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生涯规划教育水平;
③选取符合校本教育研究的教学内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管理;
④建立生涯规划指导室,做好咨询工作;做好个案的收集整理;在素材积累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困扰问题,将有效的化解措施收集整理,形成成果;
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应用研究范畴,以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为主,辅之测试法、调查法、个案探究法等。

研究实施过程中应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倡导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

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来组织实施
课题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8月):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人员,开展学习培训,进行课题开题论证等。

课题研究阶段(2016年9月——2018年8月):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2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接受结题验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