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背诵版:●渊源(一)国际经济条约(二)国际惯例(三)有关国际组织的决议(四)国内立法(五)其他辅助性渊源:1.法院判例和学者学说:(1)国际司法判例;(2)国内司法判例2.学说●主体:自然人法人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国家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SDR---Special Drawing Right):宗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英文:World Bank,缩写:WB),宗旨:协助成员国经济的复兴与建设,鼓励不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
包括五个机构:(1)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2)国际金融公司(IFC);(3)国际开发协会(IDA);(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5)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ICSID)::宗旨在于专为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端提供国际解决途径,即在东道国国内司法程序之外,另设国际调解和国际仲裁程序●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United Nation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1980,中国1988年1月1日生效)仅适用于合同的订立和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涉及买卖合同的效力或惯例的效力等问题;不具有强制性试述FOB/CFR/CIF的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承担/案例●术语2010:FOB 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CFR 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CIF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只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FOB;CFR、CIF▲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FOB:Free on Bo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将货物装到买方指定的船上,即履行了其交货义务。
买卖双方各自的责任、费用和风险均以货物装运上船为界。
仅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
1.卖方责任:(1)在出口国承运人所在地将货物交给承运人履行自己的交货义务;(2)承担交货前的风险和费用;(3)自费办理货物的出口及结关手续;(4)自费向买方提交与货物有关的单证或相等的电子单证。
2.买方责任:(1)自费办理货物的运输和保险手续并支付费用;(2)自费办理货物的进口和结关手续等。
Ps:FOB的风险和费用以装运港货物是否装到船上为界线:货物是否“装船(在船上:on board)”构成交货【取代“以船舷为界限”】●CFR、CIF1.术语全称(1)CFR:Cost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运费(指定目的港)(2)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保险费加运费(指定目的港)。
该术语指卖方除必须负有与CFR术语相同的义务外,还必须办理货物在运输途中应由买方承担的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的保险。
卖方签订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
货物装船后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及货物装船后所发生的任何额外费用,自货物于装运港装运上船时起从卖方转由买方承担。
[?]2.卖方责任:(1)卖方在指定的装运港履行交货义务;(2)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装船前的风险和费用;(3)自费签订或取得运输合同;(4)自费办理货物的出口及结关手续;(5)向买方提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或相等的电子单证3.买方责任:(1)CFR中,自费投保并支付保险费用;(2)承担在装运港货物装船之后的风险和费用;(3)自费办理货物的进口及结关手续Ps:(1)卖方在出口国装运港履行交货义务并承担货物装上船前的风险和费用,但运费和/或保险费涵盖的是运输合同指定的装运港至目的港全程的费用和保险费,此外,卖方的费用中是否包括卖方的装货费和目的港的卸货费,取决于运输合同的约定;(2)卖方的通知义务:CFR无强制。
但卖方在货物装货后必须向买方发出已装船的通知,以便买方投保或采取收取货物所需的措施;(3)CFR CIF适用于海上和内河运输(不适合集装箱运输)◆(二十四)印度国金狮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托马斯有限责任公司出口羊绒披肩,并签订了FOB合同。
金狮股份有限公司在装船前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检验结果是货物符合合同的质量要求。
金狮股份有限公司在装船后及时向托马斯有限责任公司发出装船通知,但在海上航行中由于货物被雨水浸泡,质量降低。
货物到达目的港后,托马斯有限责任公司要求金狮股份有限公司赔偿差价损失。
问:金狮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应该对上述损失负责?答案要点:金狮股份有限公司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
该风险应该由托马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术语中,金狮股份有限公司只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托马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除非金狮股份有限公司在交货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
◆(二十五)我国某外贸企业与某国A商签定了一份出口合同,付款条件为交单见票后45天付款。
当汇票及所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抵进口地代收行后,A商及时在汇票上履行了承兑手续。
货物抵达目的港时,由于用货心切,A商向代收行出据了信托收据借得单据,先行提货转售。
汇票到期时,A商由于经营不善,失去了偿付能力。
代收行以汇票付款人拒付为由通知托收行,并建议我外贸企业直接向A商索取货款。
?你认为我外贸企业应如何处理。
本案为跟单托收的信托收据问题。
在<托收统一规则中>规定:银行只准许根据托收指示的命令和规则行事。
根据这一规定,代收行在未征得托收申请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借货,由此给托收申请人造成的损失应由托收行承担。
我外贸企业不必向A商索取货款。
◆(二十六)我某公司向外国公司进口一批钢材,货物分两批装运,支付的方式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
每批分别由中国银行开立一份信用证。
第一批货物装运后,卖方在有效期内向银行交单议付货款,中国银行也对议付行作了赔偿。
我方在收到第一批货后,发现货物的品质不符合合同的规定,要求开证行对第二批信用证项下的单据拒绝付款,但遭到开证行拒绝。
?开证行拒绝是否有道理。
开证行拒绝有道理。
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规则〉第2条和第9条的规定,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表面是相符的,开证行应该承担对受益人付款的责任。
本案进口方应该直接与出口方交涉。
◆(二十七)1998年2月20日,我国甲公司向日本乙公司发出要约:愿以每台400美元的价格按照CIF天津价格条件购买电冰箱3000 台,总价值2000万美元.1998年2月22日,日本乙公司接到我国甲公司发出的要约,2月23日,日本乙公司将3000 台电冰箱交给日本环球货运公司装船运输,但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发现其中有500台电冰箱包装破损,准备签发不清洁提单.但日本乙公司为从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处拿到清洁提单,在其签发提单前,向日本环球货运公司出具了承担赔偿责任的保函,承运人日本环球货运公司遂给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乙公司持清洁提单按信用证结汇,中国甲公司于1999年3月I日收到货物,发现500台电冰箱有严重质量问题,于是向承运人日本环球货运公司索赔问:(1)承运人应否承担责任? (2) 如果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赔,你认为索赔能否成立?答:(1)承运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承运人和收货人的关系依提单确定,清洁提单项下的货物因包装破损,说明损失是承运人没有尽到良好的管货义务造成的,说明了承运人没有尽到合同项下的最低责任,承运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 甲公司直接向乙公司索赔不能成立.因为乙公司取得的是清洁提单,说明包装破造成的货损原因不在乙公司,[解析]解析]承运人是否应承担责任,取决于承运人和收货人的法律关系.二者的关系由提单来确定.承运人签发清洁提单,说明货物表面状况良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清洁提单是承运人已经按照提单所载状况收到货物或者货物己装船的初步证据;对于承运人向收货人提出的与提单所载状况不符的证据,不予承认。
承运人有妥善,谨慎地保管货物的义务.货物和提单不符,承运人应当负责.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关系,依买卖合同确定.甲公司向乙公司索赔必须证明乙公司没有适当履行合同义务.但是根据清洁提单,可以从法律上推定包装破损造成的货损不是乙公司造成的,而是承运人造成的.因此,直接向乙公司索赔不能成立.甲公司应该向承运人索赔.●▲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试述: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卖方的权利和义务、买方的权利和义务。
1.卖方的义务:主要是必须按照合同和公约的规定,交付货物;移交一切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同时把货物所有权移交给买方。
(1)交付货物:卖方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完成交付货物的义务。
①关于交货地点:卖方营业地特定地点货交第一承运人②关于交货时间:约定;无约定,按公约,卖方在订立合同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交货③单据交付:A1 实际交货:货单同时一并交,货物所有权和占有权同时转移;A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把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证书/提单交给买方,完成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即完成交货【交单即交货即完成】PS:卖方交单义务:B1:保证单据完成&符合合同及公约的规定;B2:在合同约定的实践地点交付单据(2)卖方的担保义务①瑕疵担保:公约不涉及任何产品责任问题。
②追夺担保(也称所有权担保):卖方所提交的货物必须是第三者不能提出任何权利要求的货物。
(2)买方的义务①买方必须按照合同与公约的规定支付货物价款和收取货物。
②支付货款:A1及时办理相应的付款手续(与买方的复检权相关联);A2对货物价格的确定。
●▲货物所有权和风险的转移:试述《联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风险转移的原则1.货物所有权转移::试述国际上对货物所有权转移的原则和做法(1)合同成立时间为所有权转移时间;(2)货物特定化后,在交货时所有权发生转移;(3)货物特定化后,以双方当事人意图决定所有权转移(如付清价款后、修理更换后、检验后等);(4)订立独立的物权合同,转移货物所有权;(5)交单时发生转移2.货物风险转移:试述《联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风险转移的原则《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公约》采用的是所有权与风险相分离的原则:①以交货时间确定风险的原则:所有权与风险相分离的原则;②过失划分原则;卖方违约不适应;货物在风险转移到买方后损失或遗失的,买方仍需履行付款义务,除非这种损失或遗失是有卖方的不作为或者作为所致。
③国际惯例优先原则;毛意思术语的原则优先于公约④划拨是风险发生转移的前提条件:A1货物在划拨合同项下前风险不发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