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码:M代码:一个M码仅可使用在一个单节里,常有两个或更多的M码被使用时,则最后一个有效。
特殊意义的M代码M00 程式暂停M01 程式选择性停止M02 程式结束M03 主轴顺时针旋转(正转)M04 主轴逆时针旋转(反转)M05 主轴停止M06 自动刀具交换M07 主轴吹气启动M08 冷却液开启M09 冷却液关启M10 主轴吹气停止M11 工作台(B轴)锁住M12 工作台(B轴)松开M13 主轴顺时针转动(正转)及加切削液M14 主轴逆时针转动(反转)及加切削液1M15 冲屑切削液启动M19 主轴定位M21 X轴镜像启动M22 Y轴镜像启动M23 镜像取消M24 第四轴镜像启动M25 第四轴夹紧M26 第四轴放松M27 分度盘功能M30 程式结束记忆体回归M81 工作台交换确定M82 工作台上M83 工作台下M84 工作台伸出M85 工作台缩回M86 工作台门开M87 工作台门关M91 除障模式M92 除障模式M95换刀臂故障排除2M98副程式呼叫M99副程式结束G代码:G00 快速定位G01 直线切削G02 顺时针方向圆弧切削(顺圆)G03 逆时针方向圆弧切削(逆圆)G04 暂停指令G09正确停止检测G10补正设定G12顺时针方向圆周切削G13逆时针方向圆周切削G15极座标系统取消G16极座标系统设定))G17XY平面选择G18XZ平面选择G19YZ平面选择G20英制单位设定G21公制单位设定G22软体极限设定3G23软体极限设定取消G27机械原点复归检测G28 自动经中间点复归机械原点(原点复归)G29 自动从参考点复归G30 自动复归到第二原点(第二原点复归)G40 刀具半径补正取消G41 刀具半径偏左补正G42 刀具半径偏右补正G43 刀具长度沿正向补正(刀长补正)G44 刀具长度沿负向补正G45 刀具位置补正增加G46 刀具位置补正减少G47 刀具位置补正两倍增加G48 刀具位置补正两倍减少G49 刀具长度补正取消G50 比例功能取消OFFG51 比例功能设定ONG52 回复到基本座标系统G53 回复到机械座标系统G54 第一工件座标系统4G55 第二工件座标系统G56 第三工件座标系统G57 第四工件座标系统G58 第五工件座标系统G59 第六工件座标系统G60 外部补正G70 圆周等分段循环G71 圆周分段循环G72 直线分段循环G73 分段钻孔循环G74 左旋牙切削循环G76 精搪孔循环G77 反面搪孔循环G80 固定循环取消G81 钻孔循环G82 沉头孔钻孔循环G83 深孔钻循环G84 右旋牙切削循环(攻牙循环)G85 铰孔循环G86 粗搪孔循环5G87 搪孔循环G88 搪孔循环G89 搪孔循环G90 绝对指令座标值设定G91 增量指令座标值设定G92 绝对程式零点设定G94 每分钟进给量设定mm/min G95 每转进给给设定mm/revG98 固定循环,刀具复归到起始点G99 固定循环,刀具复归到R点二、加工程式:1、直线切削N0 T0;G0 G90 G54 X0. Y0. S1000 M3; G43 H0 Z50. M8;Z3.;G1 Z-0. F0;X0. F0;G0 Z50. M9;G0 G91 G30 Z0. Y0. M5;M30; 6《 N:为刀具序号T:刀库序号S:为转速Z50:为抬刀量F:进给率H:刀具补正序号,刀长补正。
》2、铣圆N0 T0;G0 G90 G54 X0. Y0. S1000 M3;G43 H0 Z50. M8;Z3.;G1 Z-0. F0;G12 I0. D0. F0;G0 Z50. M9;G0 G91 G30 Z0. Y0. M5;《 I:圆半径(所加工的工具的半径减去刀的半径)D:刀具补正号》3、钻孔N0 T0;G0 G90 G54 X0. Y0. S1000 M3;7G43 H0 Z50. M8;(G81)(G73)(G83)Z-0. R3. (Q0.)F0;G80 M5;G0 G91 G30 Z0. Y0. M9;《注:G73与G83在程式中使用时后一定要加Q,每个座标后记住一定要加小数点,(除小数点座标外);G81 为点钻也可用于铰孔G81 铰进去提上来G89 铰进去后又铰出来R3. 当刀具下刀离工件没有3毫米时,它会停留Z(-0.)要加工的尺寸深度》螺旋端铣刀:6刃直径为:ф40mm刀长为:80mm加工程式:N1 (16-EM) (EM:为端铣刀)G0 G90 G54 X0. Y0. A-20. S500 M3;G43 H1 M8;Q30. I8. J6.0 K6. F80;G0 G91 G30 Z0. M9;8N2 (10-EM);M11;G0 G90 G54 X0. Y0. A-20. S1800 M3;G43 Z100.H2 M8;G65 P9013 X0. Y0. Z-15.3 A79. C0. D38. Q30. I5. J6.3 K6. F120; G0 G91 G30 Z0. M9;M5;N3(5-EM)G0 G90 G54 X0. Y0. A0. S3000 M3;G43 Z100.H3 M8;G65 P9010 X0. Y0. Z-6. A80. C0. D38.Q30.I2.5 J0.1 K6.F180; G0 G91 G30 Z0. M9;M5;M6T1;M30;《注: A:加工刀的刃长,Q: 螺旋角度,K: 加工刀的刃数,G65:呼叫多个指令,C: 刀刃的角度,D: 刀刃的直径,I: 使用刀具加工的半径,J: 下刀的偏移量,P9013: 呼叫副程式,O9010:副程式呼叫》CNC加工笔记91、字母代码H:刀具刀长补正F:进给率P:停留时间D:刀具半径补正T:刀号O:主程式号L:循环次数(当L加0时,此单间不做加工)N:程式序号(常用于单节呼叫)S:主轴转速2、刀具名字代码EM-R: 端铣刀粗铣EM-F:端铣刀精铣BF: 精搪刀BR:粗镗刀FM:面铣刀BBM:倒角刀DR:钻头CDR: 中心钻BM: 球刀10SM:成型刀TAP: 丝攻TM: T型刀RM:铰刀TOOL:特殊刀具指令简介G0:快速定位,也可以称快速移动G1:直线切削(此指令一定需加“P”)例:G1 X100 Y100. F200 ;(指令) (轴向) (进给率)G2:顺圆切削(顺时针方向加工)例:G1 G91 X20. F200;G2 I-20.F100;G1 X-20. F200;G3: 逆圆切削(逆时针方向加工)备注:G3与G2除加工方向相反,其程式相同,此指令常用于加工铜、铝等工种时作精加工动作。
G4:停留时间(配备参数:X<1/1> P<1/1000>)例:G4 X3.(停留时间为3秒钟,如果3后面不加小数点,则停留时间为0.003秒)。
11G4 P1000(停留时间为1秒钟)G90:绝对值(绝对值座标指定,以程式原点为基准点计算)G91:增量值(增量值座标指定,以当前座标为基准点计算)G28:原点复归(此指令一定需加G91)例:G0 G91 X0. Y0. Z0. <三轴反回原点>G43:刀长补正(必备参数为H<补正号>)G53:机械座标系选择G41: 半径左补正(D为当前刀具半径补正号)G42: 半径右补正(D为当前刀具半径补正号)G40: 半径补正取消备注:使用半径补正后一定需要在程式后加上G40取消。
G80: 固定循环取消G81:固定循环(点钻)格式:G81 X、Y、Z、R、F;(XY座标、Z加工深度、R安全距离、F进给率)G82: 柱坑循环,又称沉头孔循环格式:G82 X、Y、Z、R、P、F;(XY座标、Z加工深度、R安全距离、P停留时间、F进给率)G73 :快速啄钻循环格式:G73 X、Y、Z、R、Q、F;(XY座标、Z加工深度、R安全距12离、 Q每次进刀量、F进给率)G83:深孔钻循环格式:G83 X、Y、Z、R、Q、F;(XY座标、Z加工深度、R安全距离、 Q每次进刀量、F进给率)备注:G73与G83格式相同,其区别在于加工动作G76: 精搪孔循环(注:搪刀装刀时需首先用M19主轴定位)格式:G76 X、Y、Z、R、Q、F;(XY座标、Z加工深度、R安全距离、 Q移动量、F进给率)G84: 攻牙循环(此指令分为两种:一种为“弹性攻牙”,一种为“刚性攻牙”。
当机台控制器内的“同期攻牙”打开时,此时的G84动作为“刚性攻牙”,当“同期攻牙”关闭时,此时的G84动作为“弹性攻牙”)格式:G84 X、Y、Z、R、F;弹性攻牙:节距×转数=进给率“F”刚性攻牙:节距=进给率“F”(常用)G86:粗搪孔循环(格式与精搪孔循环一样)G74:反攻牙循环(格式与G84一样,其动作相反)G89:铰孔循环格式:G89 Z、R、F;G98:起始点复归G99:R点复归(G98 G99 根据所加工产品特征选用)13G10:机床坐标值输入(格式:G10 L2<L20>P、X、Y、Z;)L2-(G54-G59)L20-(54.1 P1-G54.1 P48)G51.1:镜像G12:正圆切削G13:逆圆切削格式:G12<G13> I、D、F(I圆半径,D刀具半径补正号,F 进给率)【用于内圆加工,I值为所需加工孔半径减去刀具半径,D为补正】G64:精加工模式取消(此指令遇M30自动取消)G65:呼叫副程式(MACRO程式)备注:此指令只作单节呼叫G66:呼叫副程式(MACRO程式)备注:此指令可持续呼叫副程式,当程式执行此指令后遇每一座标将再次执行该功能,与固定循环指令相似。
G67:呼叫副程式取消备注:此指令执行后,循环功能将被取消,与G80功能相似。
G68:座标旋转(格式:G68 X、Y、R)备注:顺圆R即“负”<->,逆圆即“正”<+>G69:座标旋转循环取消三菱特殊指令G34:圆周孔循环(注:孔与孔之间需等距)格式:G34 I、J、K (I半径、J起始角度、K孔数)14G35:斜线孔循环(注:孔与孔之间需等距)格式:G35 I、J、K (I间隔距离、J起始角度、K孔数)G36:圆弧孔循环(注:孔与孔这间角度需相等)格式:G36 I、J、P、K;(I:半径、J起始角度、P:间隔距离、K:孔数)G37.1:棋盘孔循环(X、Y各方向孔与孔之间的间隔距离需相等)格式:G37.1 I、J、P、K;(I:X轴间距、J:Y轴间距、P:X轴孔数、K:Y轴孔数)MACRD程式简介一》局变数(#1—#26)#1=A #2=B #3=C #4=I #5=J #6=K #7=D #8=E #9=E#10=G#11=H #12=L #13=M #14=N #15=O #16=P #17=Q #18=R #19=S #20=T #21=U #22=V #23=W #24=X #25=Y #26=Z 注:在MACRD程式中G(#10)、L(#12)、N(#14)、O(#15)、P(#16)是不允许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