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设计2讲解
? 多自变量设计 ? 多因变量设计
1. 多自变量设计
(1 )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2 )交互作用
3. 因变量
(1 )什么是因变量 ? 在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的某种特定反
应称为因变量 (2 )因变量的分类(客观指标) ? 反应速度 ? 反应速度的差异 ? 反应正确性 ? 反应标准 ? 反应堆难度
(3 )因变量的控制
? 反应控制
? 把实验中的被试者的反应控制在主试者所设想的方 向上,这就是反应的控制问题。
? 根据在各种自变量及各种处理水平中是否用 相同被试: ? ①被试内设计 ? ②被试间设计 ? ③混合设计
三个基本问题
? 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
? 单变量和多变量设计
? 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 ? 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处理的水平中?
? 被试内和被试间设计
(一)多变量设计
? 在一个实验中包自变量
? (1)什么是自变量
? 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的反应产生影 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自变项);
? (2)自变量的类型
? ①作业变量(task variable)。 ? ② 环 境 自 变 量 ( environmental independent
variable)。 ? ③ 被 试 者 变 量 ( 或 受 试 者 变 项 ) ( subject
? 因变量
啄键次数
? 控制变量 食物剥夺时间、键的大小、红灯绿 灯的强度等
治疗者试图改善患者的自我形象。每 次患者描述自己积极的一面时,治疗者 就以点头、微笑和额外注意予以奖励。 对变量命名。
答案
自变量
用于奖励的语言种类。
因变量
语言数量(或频率)
控制变量 办公室情境、治疗者
社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为了发现当六个 人挤在一个电话亭里时是男人还是女人感到更 不舒服。对变量命名 。
? 答案 ? 自变量 参与者性别 ? 因变量 不舒服的程度 ? 控制变量 电话亭的大小、挤在电话亭的人数
(6)、个体的大小等
变量命名练习
? 1、不同阅读过程文章信息保持特点的实 验研究
? 莫雷、陈雪枫,心理科学, 1997 年06 期
? 2、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时眼运动的顺序 性
? 韩玉昌,心理科学, 1997 年01 期
⑤拟定主试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者要说 的指导语;
⑥规定实验次数; ⑦安排实验程序; ⑧规定使用仪器的型号; ⑨规定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 从对实验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 ? ①真实验设计 ? ②准实验设计 ? ③非实验设计
? 根据实验中要操纵变量的多少: ? ①单因素实验设计 ? ②多因素实验设计
……
实验控制法
? 评价一项实验设计的好坏的一个重要依 据就是看研究者能否成功地控制那些额 外变量。
变量命名练习
? 因为理解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非常 重要,所以我们在这里再举一些例子以便你 检查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对于每一个例子 都要说出三种变量。
汽车制造者想知道刹车灯多亮可最大程度地 减少后面司机意识到前方正在停车的时间。 实验就是回答这一问题。对变量命名。
? 例如,把“刚刚感受到”定义为“ 50% 次感受到”,就可测定感觉阈限了。
? 又如,疲倦( fatigue )没有一个共同的 起点和尺度,怎么测量呢?如果定义为 “工作效率的下降”,那么就可以进行测 量和比较了。
? 其次,对于在刺激维度上连续变化的自 变量,要做好三项工作:
? 要确定好自变量的范围 ? 要选一定数量的检查点 ? 要确定好各检查点之间的间距。
实验心理学课程二
第二部分:实验设计
? 本章主要内容: ? 一、心理实验的变量及控制 ? 二、实验设计的概念 ?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类型 ? 四、实验研究的效度
一、实验中的几种变量
? 1、什么是变量
? 变量(或变项)( variable )是指在数量上 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
? 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二、实验设计的概念
? 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 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 验程序的计划。它的目的在于找出实验 条件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 的结论,来检验解决问题的假设。
实验设计的内容
①刺激(自)变量的确定及其呈现的方式; ②反应(因)变量的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③对一切有关变量的控制措施; ④确定被试总体及被试样本人数和选择被试的 方法;
答案
自变量(被操纵变量 ): 刹车灯的明度
因变量(被观察变量 ): 刹车灯亮到尾随车司
机踩刹车
踏板之间的时间
控制变量 (恒定变量): 刹车灯颜色、刹车板 的形状、刹车所需力气、额外照明度等
训练鸽子绿灯亮时啄键、红灯亮时停止。对作 出正确反应的鸽子给予玉米的奖励。对变量命 名。
? 答案
? 自变量
灯的颜色 ( 红或绿 )
variable)。 ? ④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异
(3)自变量的控制
在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纵、变化称为自变 量的控制。
对自变量的控制, 首先要对自变量进行严 格的规定 ,对心理学中一些含混不清的变量 必须使之 操作定义 化,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实 验。
? 操作定义,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时间、 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 由于在实验中额外变量是必须加以控制的,所以额外 变量也被称为控制变量。
(1)心理学实验中典型的额外变量
? 主试和被试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干扰实验、使实验发生混淆 的相互作用
? 试验者效应(皮革玛丽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 ? 要求特征(安慰剂效应和霍桑效应)
(2)额外变量的控制
1.排除法 2.恒定法 3.匹配法 4.随机化法 5.抵消平衡法 6.统计控制法
? 以人作被试者,往往用指导语来控制被试者的反应。
? 选择恰当的因变量指标
? 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 避免量程效应
? 避免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4、控制变量
? 几个概念:
? 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相关变量; ? 对因变量不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称为无关变量。
? 额外变量
? 在相关变量中,实验者用以研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那些相关变量称为额外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