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5.我不能忘记祖国朱春媚2017年5月21日一、播放歌曲,导入课文《我的中国心》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它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13亿善良、勤劳的人民,他们有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的文化。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太多的文化,遗留了太多的文明。
丰富的物产,壮丽的河山,让人为之赞叹,魂牵梦绕。
它就像一只昂首高歌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看完上面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预设:生:我们的祖国真美丽。
生:我们的祖国真富饶。
生: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物产丰富,我为我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感到骄傲自豪。
是呀,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
(板书课题)请大家带着这份骄傲与自豪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宋庆龄)师板书宋庆龄二、指导学法,感悟文本说这句话时的宋庆龄只有15岁,那是个无忧无虑,尽情享乐的年龄,而宋庆龄的心中却只想着祖国,这不是自寻烦恼吗?我们看看宋庆龄是怎么回答的?请找出有关段落。
(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请大家拿出笔勾画出这个自然段中最能表现宋庆龄品质的句子或词语。
预设:生:我从“我自己感到非常愉快”这句话中的“愉快”,感受到了宋庆龄非常热爱祖国。
因为她觉得时刻想着祖国、大众是愉快的,并不觉得烦恼。
生:我从“我不能忘记祖国,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这句话中体会到宋庆龄不但热爱自己的祖国,她还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认为祖国的未来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
生:我从“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这句话体会到宋庆龄把爱国当作了自己人生的乐趣。
如果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是一个没有良心,没有追求的人,你把自己的祖国都忘记了,你就像忘记自己的父母一样,那你生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呀!大家的发言真精彩,真有自己的见解,是啊,一个人如果都忘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呀。
重点分析最后一句话(否定句改成肯定句)一个人,如果真的忘记了祖国,那人生该是多么没有趣味呀!(原文否定句)一个人只有时刻想着自己的祖国,人生才有趣味。
(改为肯定句后)男同读否定句,女同学读肯定句。
大家有什么发现?预设:生:我觉得否定句把宋庆龄的这种爱国之情表达得更充分。
师:你的发现很好。
否定句在有时候会将你想要表达的感情表达的更充分,更强烈。
三、自主学习,深入理解刚才在学习这一段时,我们先勾画出了能表现出人物品质的词句,根据这些词句我们体会到了宋庆龄的爱国之心,最后我们又分析了否定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下面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步骤来对课文的其他段落进行学习。
请你先从课文中勾画出最能表现宋庆龄品质或人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生勾画,师巡视。
现在我们就根据大家各自勾画的语句人物特点、品质进行评说。
预设:生:我从“她是一个文静而喜欢思考的女孩子,学习非常勤奋”这句话中知道了宋庆龄在美国留学时很爱学习,性格文静。
(“文静”是她的性格特点。
“喜欢思考”、“勤奋”是她的学习态度。
)生:我对刚才那个同学的发言做一下补充。
还是第二自然段,在讨论会之前,宋庆龄“广泛搜集资料,认真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也同样反应了宋庆龄喜欢思考、勤奋的学习态度。
(这也是宋庆龄能做出精彩发言的原因。
任何的发言都是要经过精心准备的,就像我们现在一样。
)生:我从第七自然段宋庆龄的发言中体会到宋庆龄有一颗爱国之心。
生:我从第四自然段中的“不以为然”“摇了摇头”“紧锁双眉”“耐心地听完”这几个词中看出来宋庆龄很有涵养,很有礼貌。
师:为什么?生:那个美国学生的发言那么傲慢,看不起我们中国,说我们中国将被历史淘汰,要是我早就暴跳如雷,和他吵起来了,可宋庆龄却没有打断他的发言,而是耐心的听完了他的发言,所以我认为她很有涵养,很有礼貌。
师:你也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
你在阅读时能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全身心投入,所以你的评说很到位。
生:我从“温文尔雅”“声调柔和”也看出了宋庆龄很有风度,很有涵养。
听了美国学生的发言,宋庆龄虽然心情激动,但他还是温文尔雅地站起来,用柔和的语调发言,这不就是大家闺秀的涵养吗?师:刚才大家的评说主要抓住了宋庆龄的语言、神态等进行的,在这篇课文中,大家觉得哪一段的描写最为精彩?(第七自然段)分析第七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地方写法好?例如:修辞手法、标点符号?与上下文的关系?句语句之间的联系?或哪句话、哪个词用得好?(生默读)交流讨论预设:生:“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这句话是宋庆龄针对美国学生说的“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进行的发言。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宋庆龄的发言是经过认真思考和广泛收集材料的。
抓住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
)生:这一段中宋庆龄把当时的中国比作了一头沉睡中的狮子,我认为这个比喻很好,很恰当。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比喻用的很好,很恰当吗?生:因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清政府无能。
师:那为什么说是沉睡的狮子呢?沉睡意味着什么?生:沉睡意味着它会醒来,而当它醒来时它会像一头雄狮一样威风凛凛,势不可挡。
那么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课件)宋庆龄15岁那年是1908年,那是的中国正处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穷落后,惨遭外来侵略,整个华夏大地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那样的中国不就是在沉睡中吗?它正在养精蓄锐,一吼震天下。
宋庆龄虽身处异国求学,却对那样的中国充满了爱,充满了信心。
生:“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这句话中的“没有、也不可能”用的好,表达出了宋庆龄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坚定的表达出了她对祖国的希望。
师:能用你的朗读把这种信心表达出来吗?(生读)师:大家注意到没有?他在读中强调了“没有、也不可能”,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分析方法。
生:(读)“有人说它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她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我在读的时候强调了“决不会”,这是因为我认为这个词也能充分的表达出宋庆龄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师:你能活学活用非常好。
但是狮子正在沉睡中,现在还不是叫醒她的时候,所以在读前半句的时候我们应该稍微轻一点。
一起来试一下吧。
(生读)师:谁再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生:我觉得这一段中的“仁人志士”“艰苦卓绝”这两个词用的好。
“仁人志士”指的是有高尚情操的人。
“艰苦卓绝”指的是非同一般的艰苦和困难。
而这些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进行非同一般艰苦的斗争是为了祖国的振兴。
生:我也想说说这句话。
正是有这些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进行着非同一般艰苦的斗争,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他们可以唤醒东方睡狮,那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
师:你们俩说的太好了,有理有据,前后照应。
生:“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这是一组排比句。
我觉得用的好。
师:排比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生:排比修辞手法的应用使宋庆龄的发言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师:你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读)师:你想说什么?生:我觉得他在读的时候没有读出排比的层次性。
师:那你能来试试吗?(生读)师:读得不错,很有层次,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生:我觉得宋庆龄能说出祖国“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是和她课前广泛收集资料,认真思索,做了充分的准备分不开的。
师:上下文联系,不错!生:我觉得这里的省略号用的也很好。
它说明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所以他不会被淘汰。
师:大家刚才谈的非常好,也很全面,从字词句到标点修辞,从句与句的关系到段与段的联系,我们还通过朗读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表达出来,分析透彻。
宋庆龄对美国学生的发言做了具有针对性的反驳,环环相扣,有理有据,精彩之极。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精彩的发言吧。
注意,宋庆龄的心情是激动的,但她的态度是—生:温文尔雅。
师:声调是—生:柔和的。
师:开始吧。
(生读)师:宋庆龄这一段温文尔雅而又不失力度的话语不仅有力的反驳了美国学生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赞誉,更解读了宋庆龄赤诚的爱国之情。
读—(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四、对比今昔,升华情感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不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预设:生: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她有广阔的土地,有勤劳的人民,有悠久的历史,有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生: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有许多仁人志士正在为他的振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生: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有一天,东方睡狮的吼声必将震惊全世界。
生: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不可能被淘汰。
生: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生:我不能忘记祖国,是因为时刻想念着祖国人生才有趣味。
……“我不能忘记祖国”道出了宋庆龄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更流露出了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对人民所肩负的责任。
宋庆龄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心系祖国,千山万水不能阻挡她的爱国热情。
宋庆龄在美国完成学业后,依然回到祖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之中,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月29日是宋庆龄奶奶逝世二十八周年的日子。
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来给宋奶奶报报喜,告诉她我们中国现在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预设:生:宋奶奶,我们现在家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生:宋奶奶,现在我们的市场可繁荣了,超市里什么都有,生活可方便了,东西还不贵。
生:宋奶奶,我们国家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宇航员叔叔还出舱,进入了太空,圆了我们中国人的飞天之梦。
生:宋奶奶,2008年我们在北京举办了奥运会,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到了我们中国,他们看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强大,多么美丽,多么富饶。
……是呀!如今的中国已经日益强大起来,东方睡狮已经醒来,他的吼声震惊了全世界。
宋庆龄的话已经成为了现实。
少年强则国强,最后,让我们用《少年中国说》来结束这节课。
(齐背《少年中国说》)同学们,祖国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今后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要大声的说—我不能忘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