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与发展高频考点考情扫描环境问题2012年江苏地理卷第17~18题,2012年四川文综卷第4题,2012年山东文综卷第34题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012年浙江文综卷第1题,2012年天津文综卷第13题第(1)(2)问,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7题第(1)问,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7题(2012·江苏地理,17~18)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A.① B.②C.③ D.④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①引起大气污染②造成资源浪费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3.(2010浙江文综,37)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
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
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10.2注:1995年全国为(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考向前瞻1.今后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仍会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材料为线索,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分析,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本单元出现的焦点可能仍以关注环境问题为主,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危害及治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热点突破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江西省1990~2005年的“三废”排放变化特征(1)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A.工业废水B.工业废气C.工业固体废弃物 D.没有(2)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的原因不可能是()A.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B.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C.机动车增多D.完善能源消费结构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21世纪工业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是工业固体废弃物。
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21世纪均有上升。
第(2)题,城市发展使绿地减少,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迁往江西,工厂增多均可导致江西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1世纪迅速上升。
完善能源消费结构应该改善大气质量,不可能使工业废气排放量迅速上升。
答案:(1)C (2)D方法技巧如何分析环境问题(1)区别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人地关系角度宏观分析;主要原因是从人口、资源和经济的特点具体分析。
(2)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
分析自然原因应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热点突破二、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
原则具体含义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应共享地球资源;不能以损害他人(其他地区)的利益来获得自己(本地区)的发展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各国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作为共同的任务【例2】(2012·天津十二区县重点学校联考)下图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和该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中节能减排压力最大和最小的组合最佳的是()A.东北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B.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C.中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D.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2)上图中()①CO2排放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②我国CO2减排效率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③南部沿海因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④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总体上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的减排效率较高。
南部沿海工业多为轻工业,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减排压力较小,西北地区减排效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科技水平低。
答案:(1)A (2)B方法技巧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的关系节能,就是减少能耗,包括电、煤、油等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的节约。
减排,就是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废旧产品和废弃物,减少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并对各种最终无法再生利用的终极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节能减排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目标和手段,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
(2012·吉林重点中学一模)据统计,仅近5年来,某市平均每年维修更换的破损废旧路灯就达5 500余盏。
一年更换下来的废旧路灯中汞的总含量约为76克。
由于路灯部门采取措施得力,截至目前,该市没有发生一起因路灯有毒金属而引起的环境污染或中毒事件。
据此完成第1~2题。
1.废旧路灯造成的污染主要属于()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固体废弃物污染 D.放射性污染2.该市采取的得力处理措施可能是()A.填埋B.回收再处理C.压缩作建筑材料 D.生物降解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处在低纬度的国家B.处在热带的国家C.岛屿或临海的国家D.地处内陆的国家4.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是()①物种相对单一②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③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④人类的过度捕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第5~6题。
5.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厂、创意产业B.棉纺厂、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厂、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D.污水处理厂、棉纺厂、创意产业、服装生产6.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7.(2012·广州三模)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
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
近20年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1)________。
(2)该河段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具有过渡性特征:其气候方面主要表现为从________向________过渡,地形方面主要表现为从________向________过渡。
(3)根据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请针对该流域在农业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8.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半岛及附近岛屿)图。
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该半岛所在国的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材料三:该半岛所在国的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GDP增长与能耗比较(1)依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图示区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影响,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3)据材料一分析该半岛水能蕴藏量不丰富的原因。
(4)我国是CO2排放总量的大国,而图示区域所在国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并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试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就该国解决能源问题谈谈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参考答案命题调研·明晰考向真题试做1~2.1.D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看出,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饲料,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也可获取畜产,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可获取工业产品,也可用来发电,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作为沼气原料,其沼渣、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
④方式符合题意。
第2题,在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烟尘和灰烬,烟尘会引起大气污染;灰烬是无机物,不能作为有机质还田,造成资源浪费。
3.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
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
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
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
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创新模拟·预测演练1~2.1.C 2.B 解析:第1题,废旧路灯造成的污染主要属于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2题,废旧路灯中含有汞,应回收再处理,防止汞中毒。
3~4.3.D 4.B 解析:第3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对图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进行归纳,可以看出这些国家不位于内陆。
第4题,印度尼西亚的濒危物种多是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大量丰富的物种,但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5~6.5.D 6.C 解析:第5题,联系生产过程,从原料来源和产品去向寻找突破口,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来分析。
a的产品是达标水,因此应是污水处理厂;b的产品是棉布,应为棉纺厂;d的产品是服装产品,故应为服装生产;c是通过服装设计为服装生产提供服务,应为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