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大纲
(茶学专业用)
一、性质、地位、任务
茶树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是茶树病虫害防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茶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本位,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茶树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的基本技术。
2.了解茶树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的基本技术。
3.掌握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基本方法。
4.熟悉茶树病、虫害的基本调查方法。
5.掌握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时间分配与进程
茶树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共1周,按30学时计算,实验教学30学时(理论教学中安排),总计66学。
实践教学以技能训练形式为主,分2个学期完成,以生产季节为主线,保证一个生产循环。
具体教学进程见教学计划的《茶树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分配与进程表》。
综合实训一、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
[学时]6学时
[目的]学习与掌握采集、制作和保存昆虫标本的方法,并通过采集标本,熟悉当地常见害虫和天敌昆虫的形态、为害特征和发生情况。
[内容]昆虫标本采集用具;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采集昆虫标本可根据各种昆虫习性选用搜索法、诱集法、击落法、网捕法等;昆虫根本的制作:采得的昆虫,应按用途不同及时制成标本;玻片标本制作法。
综合实训二、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学时]6学时
[目的]学习采集和制作植物病害标本的方法。
通过采集,能识别当地茶树主要病害种类及其症状特征和发生情况。
[内容]病害标本的采集:采集方法茶病种类很多,各种病害标本的采集方法各有不同。
一个合格的标本,必须具有植物受害部位及各时期比较明显的典型症状,尽可能有病征(病原物)存在;病害标本的制作:病害标本干制法,病害标本液浸法,玻片标本制作法;病害标本的保存。
综合实训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学时]6学时
[目的]学习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为开展防治研究和开展防治示范工作打下基础。
[内容]药效试验种类:药品种比较试验,农药不同剂型比较试验,农药使用方法试验,药害试验;试验步骤及方案。
综合实训四、茶树病虫害调查
[学时]6学时
[目的]病虫害调查是病虫害研究、防治、测报、产量损失估算的基础,必须掌握田问调查的取样方法,调查记载项目及资料整理计算方法,产量损失的估算办法。
[内容]病虫害田间调查必须采甩取样方法进行,通常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具体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单对角线取样法、双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分行取样法、分行分段取样法及“Z”字取样法等;田间调查统计的单位因病虫种类、为害暑期而蒸发量,茶树常用单位有:①植株或一部分。
除全株外,可以植株某一部分,如枝、叶、牙、花蕾果实等,甚至以叶片上的单位面积或枝条上的单位长度作为调查统计单位。
②面积或长度。
如调查1m2或1m内的受害程度及害虫数量。
此外还有用时间,器械(容器、虫网等)或容积、重量作单位的(茶树少用此单位)。
综合实训五、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
[学时]6学时
[目的]病虫害防治必须事先掌握情况,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主动。
病虫害预测预报就是提早查清病虫发生情况,对其发展趋势作出估计,以便控制或消灭其为害。
本实验要求初步掌握预测预报工作的方法。
[内容]病虫的出现及其为害都是与一定的环境条件有关的,出现的时期、发生的数量、为害的轻重都与环境因子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预测预报就是以因果关系为主要基础,根据事物发展的原因和现状去推断其发展趋向和结果。
预测预报的基本工作是调查。
测报种类有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以及扩散蔓延预测。
四、说明
1.茶树病虫害防治实践教学大纲是根据我校茶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适用于茶树专业实践教学。
2.茶树病虫害实践教学大纲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结合理论教学,以技能为单位,相对独立地安排实践内容,自成体系。
3.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本实践课程的季节性很强,应尽量把教学内容安排在最适合季节,以获得最佳效果。
(2)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是相对刚性的,而具体的载体可以是灵活的,以保证专业实践教学整体质量。
(3)各项专业技能训练的时间,可在规定学期内灵活安排。
4.本大纲的教学内容中,不包括专业劳动和社会调查两项内容。
5.本大纲内容具体实施方法可参阅《茶树病虫害防治实验实习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