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需要好习惯
——读《好孩子,好习惯》有感
吴坤朋
好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财富,它可以使人走向成功。
怎样使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体验中养成好的习惯?怎样帮助孩子矫正不良习惯,使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在孙云晓的《好孩子,好习惯》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当我对班里调皮的孩子束手无策时,当我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无可奈何时,我就会从书中找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我读了孙云晓的《好孩子,好习惯》时,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好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成长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
所以父母对子女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特别是首钢矿山的孩子,父母都希望能把送出去,让他们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建功立业。
然而事与愿违,很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不是让家长很满意。
作者认为,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儿童抓起。
德国教育家指出:孩子的品质,习惯主要是孩子四至六岁养成的。
可见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好孩子就要从小抓起,让孩子在儿童时代就养成好的习惯,我想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那么怎样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呢?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1、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很程度上是在模仿,模仿周围的人,模仿父母。
要想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首先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
有些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能踏下心来写作业。
试想一下,当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在一边看电视或是玩电脑,学生能够踏实完成作业吗?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看着自己孩子一天天长大,感到欣喜的同时,我又为孩子的一些坏习惯而担忧。
儿子今年五岁,不爱运动,喜欢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
看着孩子的视力差,运动能力不强,体型变胖,我很是着急。
读了孙云晓的《好孩子,好习惯》后,我才知道,究其原因,原来在自己。
自己不爱运动,爱看电视,玩手机的习惯影响了孩子。
于是,我以身作则,在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我总是带他去广场和小朋友们去玩耍;晚饭后,我陪儿子看一些绘本图书,让他了解一些童话故事。
通过这些举措,孩子养成了运动和读书的习惯,自己也主动疏远了手机电视。
父母确实是儿子最好的老师。
2、关注孩子的交往。
前面提到过,孩子的习惯是通过模仿形成的,如果孩子经常与一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会沾染上不良习惯的。
近些天,听到儿子说一些不好听的词语,“狗屁”、“狗屎”等。
我问他怎么学到这些词的,他说是和一个叫皮皮的幼儿园同学学的。
我发现,同学的一些坏习惯也会也会影响孩子。
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交往,及时更正他们的坏习惯。
3、坚持21天,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就要让孩子把某一好的行为坚持21天,这样孩子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这学期担任学校教育员工作以来,我发现我校学生在有序行走习惯习惯方面存在差距。
于是,我制定有序行走规则,布置学生会同学在楼道检查,发动年级组长,班主任多流动,管理监督学生。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校园中学生有序行走的习惯逐渐养成。
有时候,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孩子坚持一段时间,也需要家长,老师花时间督促管理。
4、要有耐心,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无论是小孩还是学生都需要鼓励表扬,来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坚持下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好的习惯。
上幼儿园后,儿子逐渐学会了穿衣,叠被,养成了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好习惯,我想这与
幼儿园老师经常用小红旗贴在衣服上来鼓励和表扬是分不开的。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耐心与鼓励。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任务。
或许,我们读了《好孩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