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附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经验心得分享(转)附真题

2019人大社会工作考研经验帖目标院校: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初试:总分386分政治69分英语83分社会工作原理120分社会工作实务114分等成绩等了将近一个月,已经把所有激动的情绪等没了。

所以考研心灵鸡汤啥的,就不奉送了,咱直奔主题吧。

我不是一战啦,吃过很多亏,走过很多弯路,所以我会尽量把我觉得应该注意的地方跟大家分享下。

院校选择选择院校真的要综合考虑,有人会有名校情节,有人只想稳一点一次上岸,有人想去北上广,有人就想在省内。

这些是外因,必要的内因是你自己的备考能力,包括自身的专业功底,你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必须的坚韧和毅力等。

其实院校选择,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考量,既然选择,便只顾风雨兼程就可。

提醒下哦,现在考研趋势越来越严峻,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不管如何选择,都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

政治我是属于那种历史真的很差的人,别人模拟卷选择随随便便就是40分左右,我经常都是20+,特别是多选,完美避开正确答案。

我一战的时候政治开始的很迟,好像是9、10月份才开始,像个无头苍蝇样乱飞,捧着非常厚的《精讲精练》,每天煎熬的看几页,效果很不理想,结果好像57分吧。

后来我是跟着“腿姐陆寓丰”走的,暑假开始就刷她的视频,配合着教材,在书上划重点记笔记,这样思路真的清晰很多,有些知识点,听老师讲后,理解会容易很多。

腿姐特别擅长做思维导图,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来说,非常方便记忆。

选择题部分建议在你暑假刷视频的时候,每天花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去读读背背,这样会减轻后期政治复习压力,我是喜欢吃完午饭在外面背半小时,顺便消消食。

大概10月底11月的时候,分析题视频课会出来。

分析题,我不敢只背肖四,因为肖大大押材料确实很准,但问题问法还是会有出路,我一战的时候就是,上考场发现材料全押中,问法完全不一样,当时很懵,发挥自然不好。

腿姐的分析题真的很棒,以前答政治都是胡乱答,一点逻辑性都没有,但腿姐参加过考研改卷,知道答题规则,会教给我们一些答题思路和套路。

就算碰到没押到的题目也能轻松应答,如果说肖大大是授之以鱼,那腿姐就是授之以渔了。

北上广压分地区,政治英语压分很厉害哦~我分析题应该是在11月底12月初背诵的,除了背诵腿姐的,我还把肖四上的分析题用腿姐的套路重新整理了一遍,不到一天整理出来,整理很累,但整理完感觉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背诵也超轻松。

分析题背诵的时间,最迟肖四出来就可以背诵了,那会儿离考试应该半月左右,时间还是很紧张的。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前背,而且每天要有目标,最后一个月可是关键期呢。

时政也很重要,贯穿整张考卷,不仅仅是几道选择和一道分析这么点分哦,很多题目都是结合时政考的,时政我也是跟着腿姐刷视频的啦~~我可是忠实腿毛呢,嘿嘿~当然,有人喜欢其他老师的风格,其实不管你是跟着哪位老师,只要坚持跟下去就可以!还有就是个人觉得刷视频课是件事半功倍的事,刷视频很痛苦,但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帮你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又是分析题视频,又是时政视频,又是真题预测视频,在专业课艰难背诵任务的压迫下,很多人都不想再去刷视频,只背几套模拟卷,可以理解,不排除肖老爷子押题押很准的情况出现。

反正我到后期都是利用午饭前后时间,甚至午饭时间,还有图书馆22:00关门后会再去通宵教室学习1小时左右,那会时间基本都是分配给政治的,因为那个时间点,精力不是很充沛,刷刷政治比较合适。

政治要想考高分,关键还是选择题,选择要争取拿到三十大几,40+。

英语我又要吐槽自己的英语了,我的阅读理解真的很差欸,很羡慕那些语感好的同学,随便一做,4篇就只错一两个,我嘛,每篇错一两个(苦笑)。

我是江苏考生,当年高考,英语满分120,我只考60+,惨淡的历史。

但考研英语,只要方法复习到位,还是可以拿到很理想的分数的,不用太过焦虑,脚踏实地就好~ 英语复习主要是单词,长难句,阅读,翻译,写作。

单词非常重要,除非你是那种打小就不担心英语,通篇单词不认识几个,依旧全对的大神级别,不然你还是乖乖从基础单词做起吧!单词我是刷朱伟的恋恋视频,边刷边记笔记,记了两大本笔记,然后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去背诵,总共30个单元,很快的,效果也很好。

另外真题里的单词也必须一个个抠出来识记,重复率真的太高啦!顺带说一下,朱伟的单词视频真的超多,没有记错的话,好像150节左右吧,要合理分配时间,其实两个月也就刷完了,时间允许的同学,可以刷第二遍,倍速很快的。

不建议不听视频单独背诵《恋恋有词》这本书,我统计过,那本书上,词汇量只有2k+,视频里会拓展到7k-8k+。

词汇要贯穿复习始终,即使后期复习很紧张,也要每天1-2单元的重复背单词。

长难句的话,我是跟着何凯文,关注他的公众号,每日一句练习,另外,真题中的长难句也很有价值,把里面的长难句一个个抠出来练习,在阅读中,长难句处必出题,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在朱伟的单词视频课里,也会带着讲长难句,会带着你一起把句子撸顺,等你们接触到长难句就知道了,就算句子里的全部单词都认识,也不一定能翻译出来,这就是考研英语的魅力哈哈。

阅读部分,主要是研究真题,我们考的是英语二,所以前期可以拿英语一练手,到10月份,练习英语二。

阅读部分我是跟着唐迟的,他讲阅读真的很有一套,会带着你研究真题,很多人刷经验帖都会被告知,阅读要研究出题老师的套路,道理都懂,但让我们自己研究总结套路,还是有点难度的。

很多人在二刷的时候会发现答案都记得,然后做的特别6,正确率很高,麻痹自己,其实真题重复做的意义在于研究套路。

个人经验+老师建议,先把单词量提上去,再去碰真题,只有你的基础打扎实,那些套路才会有效,什么单词都不认识,什么句子都读不通,仅靠套路是行不通的。

套路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我是单词和长难句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开始刷真题,第一遍的时候自己做,做完当天或第二天一定确保把相应的阅读讲解视频刷了,然后再整理里面的单词和长难句,有些人喜欢通篇翻译,我没有那样做。

第二遍真题的时候,你已经大概摸清套路了,这时候我会对每个选项分析,正确选项对应的是原文哪里,同义替换是什么,干扰选项错在哪,是哪种错误类型,哪些是根据主题就能选出来的,哪些是需要注意细节的等等。

英语二同理。

对了,阅读我还刷过何凯文的视频,kk三步法还是很厉害的,五夜十篇也不错,不过我主要还是跟着唐迟的,比较对我口味。

翻译部分,其实就是长难句,在刷单词、刷阅读、做长难句的时候都会练习到。

写作部分,我也是刷了一点视频的,但是不多,朱伟团队的杨凡达老师,听了前半部分,大概知道每种作文怎么写就行。

积累一些素材。

然后就是练习,我主要练习的是大作文,11月底12月就可以开始作文真题模拟起来了,控制时间,可以研友之间互改。

写几篇后你就会形成自己的思路,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模板。

模板很重要,考场上可以帮你争取很多时间。

小作文我是每种都背诵了篇模板的,列好计划背,不要把所有背诵任务都拖到最后,没那么多时间的。

专业课参考书目:1、社会工作概论李迎生(超重点核心)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超重点)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超重点)4、个案工作隋玉杰(重点)5、社会政策导论杨伟民(重点)6、小组工作刘梦(次重点)7、社区工作徐永详(次重点)8、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次重点)9、社会行政王思斌(次重点)10、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次重点)11、社会保障概论史柏年(拓展)12、社会工作导论/概论王思斌(拓展)13、社会政策概论关信平(拓展)14、社会学研究方法风笑天(极少考)以上的参考书目是先前学姐学长整理的,就我个人而言,除了11、13、14,其余的我都运用平行笔记的方法整理的,确实基本每本书都会出考点,量还是很大的,建议尽早复习,专业课是最最重要的!我是从暑假开始背诵的,建议尽快背诵,不然时间真的很紧张。

所以,暑假前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就是整理笔记。

我是电脑整理的,打字会节省很多时间,后期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再手动补充好了好了。

笔记可以通过渠道,向考上的学长学姐购买之类的,可以给你很大的参考价值,也可以帮助你明晰重点,提高效率。

笔记我是按照平行笔记的方法整理的,所谓平行笔记就是把几本书当中,相同章节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整理在一个单元中,比如在社会工作概论和个案工作这两本书中都涉及个案工作的内容,那就将这两块的内容整合到一起,这样你的脑海中会形成对这一章节的整体框架。

整理完笔记后,建议参照往年真题,在笔记中找出真题出处,我喜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此知识点出现的题型,如用黄色荧光笔标注出名词解释知识点,橙色荧光笔标注简答题知识点,绿色标注论述题知识点。

这样再去背诵会更加有侧重。

我暑假期间每天专业课背诵时间大概是上下午各2–3h,9月份之后增加了晚上一部分时间来背专业课,时间基本是根据自己的进度来逐渐增加的,到11月底,12月,由于有政治英语背诵任务,我那会基本一天都站在安静的楼层背书了,每天的腿都是肿的,别问为什么不坐着,因为坐着太安逸,5分钟不到就眯上了。

真题不仅看一遍,要反复看,反复研究,真题里的题目必须掌握,很多都会重复考察,比如小组工作过程、社区工作模式、人在情境中、评估类、社会研究方法等等。

真题模拟很必须,11月底12月初,就可以开始了,多练几次,尤其是简答论述,熟悉答题思路,上考场才不会手忙脚乱。

说到答题,思路真的很重要,亲身体验!人大的考题还是很活很新的,心中没有答题思路支撑,恐怕失分会很严重。

我当时花了不是很多的钱报了“杏坛考研”的专业课班,她是专门做社工考研的,经验很丰富,几次课听下来,真的觉得相见恨晚。

说真的,除非你有认识的关系很不错的学姐学长,且他又能全心全意的指导你,手把手传授你一些答题思路和经验,不然,很难看出自己答题过程中的一些漏洞。

我也简单说说我所学到的一些东西吧。

名词解释,个人感觉人大名词解释给分不高,很难有5分的,光名词解释,每题得4分已经算不错的分数了。

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答题思路去答,先总说这个名词属于哪个范畴或背景,再分述里面的小点,最后总结。

名词解释另一个难度在于答题量上,如19年真题”循证研究“、”叙事疗法“,这些我都是按照简答题准备的,量很大,考试时很考验我的笔速。

当然,名词解释碰到没见过的很正常,一般8个里面会有3–4个书上没有的,这就看你平时的积累和考场的求生欲了。

平时的积累下面会讲到。

再一个就是简答题了,以往的简答题,4题恐怕有3 题都是书上明确知识点,今年4题只有1–2道是书上明确能找到的知识点,题目越来越活,综合性也越来越强了。

论述题是占比比较大的,一定要注重演练真题。

通过报班听课,真的受益匪浅,如,提到我国发展,要想到转型期,我之前一点这样的意识都没有。

问方法或途径,可从个案、小组、社区、社会政策方面作答,也可从微观、中观、宏观作答,问社会工作的优势,可以从价值观、理论和方法作答等,当然还有其他我就不一一说了,这些都是在那几节课中学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