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降水目的 (6)三、降水深井布置工程量 (6)四、深井构造及设计要求 (7)五、成孔成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8)六、降水运行 (9)七、施工技术措施 (11)八、工期保证措施 (12)九、主要施工机械 (13)十、施工组织管理 (14)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16)十二、安全施工保证 (17)十三、文明保证措施 (20)十四、安全应急预案 (21)真空深井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苏州中心广场基坑围护南坑工程工程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北临苏绣路、南临苏惠路、西起星阳街、东至星港街建设单位:苏州晶汇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招标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标单位: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A、本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北临苏绣路、南临苏惠路、西起星阳街、东至星港街;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米,由7栋塔楼和大面积内圈商业组成。

基中最高建筑高度200米,地下三层(局部4层),基坑面积约13.8万平米,其中南地块6.74万平米,北地块7.06万平米。

开挖深度14-25米,土方开挖量约220万方。

其中南地块B-1、B-2区约3.79万平米,土方开挖量约58.9万方。

B、工程投标范围:负责南区基坑施工范围内外所有疏干口井、降压井、观测井兼应急回灌井的成井施工、运行维护以及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后部分回填降水井或者管井移交。

C、深井加高真空强排水井点降水可行性分析:本工程为地下-14m~-25m,属一级基坑。

4.4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拟建场地分布有相门塘河,在东方之门施工区范围将相门塘河填平,隔断,东侧相门塘河穿过星港街及金鸡湖连通,勘察期间测得相门塘河水位标高为1.02~1.13m。

场区周围地表水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相门塘水位、金鸡湖水位的影响。

(2)潜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土层中,富水性差,透水性不均,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标高1.01-1.25m,稳定水位标高1.21~1.55m。

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补给,以大气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

当基坑工程降水时,巨大的水头差会加速地表水对潜水的补给。

(3)微承压水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⑤层粉土夹粉砂,富水性中等,透水性较好。

主要补给来源为浅部地下水的垂直入渗及地下水的侧向迳流,以民井抽取及地下水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4)第Ⅰ承压水上段根据钻探结果,本场地对基坑开挖有影响的承压含水层主要为第Ⅰ承压水上段,主要分布于第⑨2层土中,该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下部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及地下迳流补给,以地下迳流及人工抽吸为主要排泄方式。

本场地⑨2层第Ⅰ承压水上段实测水位标高在-9.88~-9.80m。

由于场地周边对地下水进行了降水,该层水水位偏低。

拟建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内对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水由潜水、微承压水、第Ⅰ承压水上段组成。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18~19m,已挖穿潜水、微承压水含水层,坑底位于相对隔水的⑥1和⑥2层中,距离第Ⅰ承压水上段含水层仍有10~17m左右。

通过对坑底土的稳定、抗倾覆、抗管涌等验算项目,本工程地下连续墙的插入深度基本在地面下50m左右,将完全隔断潜水、微承压水及第Ⅰ承压水上段含水层,降水方案为基坑内疏干降水。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4~25m,另外,考虑基坑底部的集水井和电梯井等局部落深区域,基坑开挖深度将更大。

根据一般的设计要求,地下水位需降到基坑开挖面以下0.5~1.0m,故疏干井长度应适当,并宜采用真空降水管井降水。

为避免基坑回弹,设置部分疏干井至第Ⅰ承压水上段含水层,通过对第Ⅰ承压水上段减压来减少基底回弹量。

为了减小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制定专项的地下水回灌预案,确保降水安全。

D、基坑范围涌水量计算:基坑降水面积:F=37918m2降水平均深度-15.55m 降水土方体积=15.55m×37918㎡=589624m3饱和土含水率平均值取40%静水蓄量=589624m3×40%=235849m3降水量=235849 m3×75%=176886m3施工用水渗水量+意外渗水量取1000m³+2000m³=3000m³降水漏斗半径R:基坑面积为37918m2,要求水位降至基底下1米,要求降低水位深为.-16.55m,按照降水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R= 2SW√ KH (1)其中SW——水位下降值(m)K——土的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据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现场测试数据进行计算。

即K=2.08×10-3SW=16.55m H=17.0m代入(1)式计算得R=6.222 m。

E、降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控制基坑开挖至底部时,挖走的土约为58.96万m3,重约1.8吨/m3×58.96万m3 =106.128万吨。

基底在106.128万吨荷载卸载后,处于应力释放状态,有向上隆起的态势。

再加上基坑内外水差的作用下,土体极易产生隆起、管涌、流砂及橡皮土等现象,为改良基坑内的力学物理性质,对土体进行加固,便于基坑开挖和减少维护结构在基坑开挖中的变形采用真空深井降水加高真空强排水井点降水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

近二十年来降水实践经验证明,深基坑降水采取合理的防护方案,措施到位就可以把对基坑外地面沉降的影响减到最小。

即便发生沉降。

成井和降水运行管理控制得好,抽水结束后大部分可以回弹,但还应在重要的建构筑物上布置监测点,随时注意这些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变形情况。

沉降控制措施:1、在降水运行过程中随开挖深度逐步降低承压水头,根据抽水试验得到的参数,计算不同井群组合下坑内地下水的深度,随基坑开挖深度确定井群的运行。

没有抽水的井可作为观测井,控制承压水头及上覆土压力足以满足开挖基坑稳定性要求,这将使降水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2、采用信息化施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调整抽水井及抽水流量。

3、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生周边沉降量超过报警值,可设置回灌井,在抽水井开始抽水时回灌井应同时工作。

以保证基坑外自然水位稳定。

深基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井点降水,为了能有效合理地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挖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围护及基坑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真空深井井点及高真空强排水井点降水相结合的降水施工方案。

4、基坑回弹第④、⑤1-1、⑤1-2层软粘性土在卸载作用下会发生回弹,当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卸载越多,回弹量越大。

当坑底下设有桩或坑底土受加固后,有利于减少回弹量。

故应注意应上述土体回弹会对基坑支护结构、周围邻近已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产生不利影响。

5、流砂、管涌现象第③层土局部夹多量粉性土,该层土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或管涌现象,故在基坑开挖前应采取相应措施,应将地下水降至坑底下一定深度。

6、软土流变问题由于基坑周边以第③、第④、第⑤1层软弱粘性土为主,上述土层具有较明显的触变及流变特性,在动力作用下土体强度极易降低,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土体扰动。

开挖中应充分利用土体时空效应规律,严格掌握施工工艺要点:沿纵向按限定长度逐段开挖,在每个开挖段分层、分小段开挖,随挖随撑,按规定时限开挖及安装支撑并施加预应力,按规定时间施工底板钢筋混凝土,减少暴露时间。

二、降水目的根据本工程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底板结构施工的要求,本次降水目的:1、把基坑内的水位降下去便于土建施工。

2、把土层的含水率降下去便于土方开挖运输。

3、加固基坑内和坑底下的土体,提高坑内土体抗力,把基底下的土层固结形成一个保护层,防止基底隆起,基坑四周坍塌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4、控制水位回升,避免回水形成巨大浮力对己建工程造成破坏。

三、降水深井布置工程量⑴、方案设计及施工参照的规范和标准①苏州中心广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②DGJ08-37-2002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③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④JGJ/T111-98《建筑及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⑤GB5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⑥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⑦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深井管井工作量:注:上述井的井位布置在具体施工时应避开支撑、内隔墙、柱和坑底的加固区,同时尽量靠近支撑以便井口固定。

四、深井构造及设计要求1、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粘土封闭,其深度不小于0.50m。

2、井壁管:井壁管直径φ273mm(内径)。

3、过滤器(滤水管):均采用桥式滤水管,滤水管外均包二层50目~6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及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4、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及滤水管相同,长度为0.50m,沉淀管底口要封闭。

5、填砾料:各井管四周从井底向上至地面以下1.00m均围填中粗砂。

6、填粘性土隔水封孔:在中粗砂的围填面以上采用粘土围填至井口并夯实,高度约为1M,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

7、根据设计要求及分层挖土的情况本次降水采用一道滤管降水,各井的结构及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见“深井井点降水剖面图”,土方开挖露出井管立即安排专人,及时随挖随斩断,并及时安装好抽水泵保证降水效果。

五、成孔成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8QZJ-10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填砾、粘性土等成井工艺。

成井工艺流程如下:1、测放井位:根据深井井点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3、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及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深井管井开孔孔径为φ600mm,一径到底。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6、下井管:管子进场后,应作滤孔符合性检查。

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连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