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K20+124.5滨洲铁路分离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及原则(一)编制依据1、大庆市让湖路区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让湖路至齐家K20+124.5滨洲铁路分离立交桥施工图纸。
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规则及相关验收标准。
(二)编制原则1、满足业主的质量、工期要求,对与下部工程有干扰的项目,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
2、节约用地,确保环保要求。
3、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庆市让湖路区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让湖路至齐家K20+124.5滨洲铁路分离立交桥工程,在滨洲铁路K190+520处跨越滨洲铁路,线路中线与滨洲铁路交角为37度。
桥梁上部构造为3-40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简支转连续箱梁,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柱式墩,桥台为柱式加筋土挡墙桥台,钻孔桩基础,全桥为一联,在两桥台处设置二道仿毛勒80型伸缩装置,支座采用GYZ系列圆形板式橡胶支座,桥面铺装采用18cm玻璃纤维防水混凝土和8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五)主要技术标准(六)主要工程数量见主要工程数量表主要工程数量表(七)本标段工程条件1、交通与运输本标段工程交通与运输可利用既有公路及乡村道路。
2、施工用电采用铁路电及自发电相结合方式。
3、水源:施工及生活用水均使用地下水。
4、通讯及其他为方便与外界联系及施工指挥,在项目经理部设程控电话,施工现场配备移动通讯设施。
5、建筑材料本合同段砂石料丰富,可就近取用。
(八)工程特点1、跨越滨洲铁路,临近既有大庆至齐齐哈尔公路,场地狭小,施工作业面小。
2、与滨洲线相交,桥梁施工中存在行车干扰, 在架梁期间分局及车站值班室密切配合,确保行车安全。
三、施工工期(一)施工总工期总工期: 13个月。
开工:2004年6月1日,竣工:2005年6月30日。
(二)分项工程工期施工准备于2004 年6月1日开始,于2004年6月15日结束。
基础工程于2004年6月15日开工,于2004年9月15日结束。
预制梁于2004年7月1日开工,于2004年8月30日结束。
架梁工程于2004年9月20日开工,于2004年10月10日结束。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于2005年4月15日开工,于2005年6月15日结束。
四、施工部署(一)施工总目标1、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本标段工程创建精品工程。
2、安全目标:安全生产达国标。
无重伤事故,杜绝死亡事故。
3、工期目标:工期: 12个月。
开工:2004年6月15日,竣工:2005年6月15日。
(二)施工总体方案及指导思想1、施工总体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施工总体方案为:开工后首先抓紧进行钻孔桩施工,避开劳力高峰期进行小型构件的加工及预制,箱梁预制安排八月份进行,架梁安排在冬季进行,桥面系及附属安排在2005年4月份以后进行,最后进行清理场地等工作。
2、指导思想:为确保施工总体方案及总目标的实现,制定施工指导思想为:加强领导、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严格监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
加强领导:成立一个富有现场施工经验的强有力领导班子坐阵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承包合同兑现。
强化管理: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保工期、创优质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充分挖掘生产要素的潜力,确保目标的实现。
科技引路:针对本标段的技术难题制定课题,组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指导现场施工,攻克技术难关,并争取在施工技术上有所突破。
技术先行:学习新规则、新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确保新技术的实施。
严格监控: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检验和监控,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施工,控制质量。
确保工期:保证在合同工期内干净利索的完成全部工程,不留尾工。
优质安全: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桥梁主体,还是附属工程,均一次成优,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
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洪、防火、防触电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
文明规范: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到施工场地有序整洁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制定防“非典”措施,保持工地卫生,加强管理。
争创一流:树雄心、高起点。
在本项目施工中,创造我公司公路建设新水平,争创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
(三)施工组织机构本着保工期、质量、安全和效益的原则,同时为便于内、外协调,靠前指挥,便于与业主、驻地工程师联系等,我公司将为该项目成立项目经理部。
设项目经理一人,全权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运作,负责对本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设项目副经理一人,协助经理指挥生产,保障供给;设项目总工程师一人,负责本工程技术管理,制定施工方案并负责施工方案的贯彻执行。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计划财务部、安质监察部、物资设备部、中心试验室和综合办公室六个业务部门,下设四个桥梁作业队,四个路基作业队,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见表(四)施工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项目经理部下设两个作业队进行施工。
其工作内容分别为:第一桥梁施工队:负责钻孔桩、墩柱、盖梁等下部工程的施工第二桥梁施工队:负责箱梁预制及架设、桥面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五)临时工程1、临时房屋:为尽量节省投资,生产区房屋及工人生活区房屋应尽量本着少占用耕地的原则,除预制场外,修建生活及生产房屋1000m2。
2、临时道口由于立交桥为跨铁路线桥,为保证线路两侧作业的顺利进行,在桥位附近修一条宽为4.5米的铁路临时道口,并设专人看守,保证车辆通行安全。
3、施工用水:施工及生活用水均使用地下水,在驻地附近打井,现场设蓄水池和水罐储水。
施工用水在使用前,须做好水质分析,化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4、施工用电:采用铁路电及自发电相结合方式。
5、施工通讯:为方便与外界联系及施工指挥,在项目经理部设程控电话,施工现场配备移动通讯设施。
积极与本段管辖的通信、电力部门联系,于开工前将需要移设的通信线及电力线等移设完毕。
五、工、料、机安排及资金计划(一)工日表(二)主要材料表(三)机械设备表和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见附表主要机械配备计划六、设备及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一)设备及人员动员周期我公司已下达施工机械维修保养计划,并监督实施,一旦中标可立即组织人员、设备进场。
设备及人员的动员周期表(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方法施工设备、人员及材料采用公路运输至工地。
七、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本工程为4-30m部分预应力砼简支转连续公铁立交桥,共计有4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32片,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现场情况,在桥位附近租用场地,集中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预制,一台25t汽车吊、一台28t履带吊架设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跨铁路孔请施工封锁点,利用列车间隔架设。
施工准备于2004 年6月1日开始,于2004年6月15日结束。
施工日期:2004年6月15日-2005年6月15日基础工程于2004年6月15日开工,于2004年9月5日结束。
预制梁于2004年7月1日开工,于2004年8月30日结束。
架梁工程于2004年9月20日开工,于2004年10月10日结束。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于2005年4月15日开工,于2005年6月15日结束。
(1)施工准备a、中心线测量贯通后,立即进行定位施工放样,设置施工需要的控制桩点。
b、安排施工队伍及设备进场。
预制场、堆料场、加工场地同步修建。
c、抓紧备料,广泛联系合格货源,通过比较选择合适厂家供料。
所有施工材料,应按供料计划定期进场,并及时做好材料二次检验。
(2)主体工程本桥为4-30米部分预应力砼简支转连续箱梁,上跨滨洲铁路,与滨洲铁路交角为 30度。
根据工程规模及施工现场情况,首先进行钻孔桩的施工,施工顺序安排为:先桥台、后桥墩,桥台及早形成保证加筋土挡墙施工顺利进行。
条件具备后进行梁的架设,架梁采用两台汽车吊架设,梁由平板拖车运至立交桥下,汽车吊由0#台开始依次架设,跨铁路孔按封锁点施工。
墩柱、台身及盖梁搭设井字支架,采用整体钢模板完成;桥面铺装防水砼采用小型摊铺机施工。
把“合理安排、全面铺开、逐个击破,突出重点、兼顾平衡”作为该工程施工组织的主导思想。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快速、优质、安全完成桥梁工程。
(3)预制梁本桥为4-30米部分预应力砼简支转连续箱梁。
在线路一侧租用场地,进行场地平整,制作预制梁底座,在底座上进行梁的预制及张拉。
梁外模采用加工成型的定型钢模板(5)工程进度计划见下页计划表2、施工方法a、钻孔桩的施工本桥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桥台桩径为1.6m,计8根桩;桥墩桩径2m,计12根桩。
施工中,选用反循环钻机成孔。
(a)护筒埋设根据地质及桩径等情况,选用8mm厚的钢板焊制成内径分别为1.5米护筒,高度为2米,用卷板机卷制。
恢复定线及测定桩孔位置后,将护筒运至墩位处,用QY-25汽车起重机起吊就位,埋设钢护筒,护筒顶端宜高出地下水位1.5~2.0m,且应高出地面0.3米。
经检查,护筒位置正确后,即用粘土分层夯填,对称夯实,防止漏浆。
(b)泥浆的拌制及要求首先在桥墩附近高于护筒顶面处设尺寸为5×4×1.5米的泥浆池及沉淀池,泥浆池略低于沉淀池,并用溜槽连通,以保证泥浆的循环。
造浆前外运粘土,用于泥浆的拌制。
造浆粘土应选择水化快、粘度大的膨润土为宜,须满足技术指标:胶体率不低于95%;含砂率不大于4%;PH值8~10;比重一般为1.05~1.15。
在泥浆池架设泥浆泵,牢固后,用手动搬葫芦控制泵高度,接通泥浆池供浆的所有管路,启动泥浆泵,循环造浆。
旋转钻孔时,泥浆需要不断循环和净化,方能正常钻进。
(c)钻孔施工采用一台KP1500反循环钻机钻孔,钻孔开始时,应稍提钻杆,在护筒内旋转造浆,开动泥浆泵进行循环。
待泥浆均匀后,以低档慢速钻进,使护筒脚处有牢固的泥皮护壁,待导向部位全部钻进土层后,方可正常速度钻进。
钻孔时均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承受部分钻具(钻杆、钻锥、压重块)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杆、钻锥和压块重力之和的80%,以避免或减少斜孔、扩孔等现象的发生。
钻进时,必须连续补充水量,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防止孔壁坍塌,钻进过程中,随时观测钻杆的垂直度,注意土层的变化。
(d)清孔钻孔达设计标高后,经终孔检查后,即进行清孔,钻头停止进尺,钻头提起距孔底20~30cm,保持泥浆正常循环,流入比重1.05~1.10泥浆,抽出孔内浮渣,如此循环,达到稳定状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