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重点段落品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小男孩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1)找出小男孩说的话。

(2)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标点符号。

(3)这段话写了胡萝卜先生做的好事是:【答案】(1)“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2)“ ,。

”(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剪了一段当风筝线,帮助小男孩放风筝。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2)“ ,。

”(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剪了一段当风筝线,帮助小男孩放风筝。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用“要是……”写一句话。

(2)写出描写椅子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这棵树先后被做成了什么?填填看。

树——手推车——________ ——________【答案】(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解析】【分析】(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起来,合奏出一首________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结合原文在横线上补充选段。

①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________他的手风琴。

②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________起来,合奏出一首________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2)用横线画出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3)“呢喃细语”中的“呢喃”指的是()A. 小声说话B. 大声说活C. 用粗犷的声音说话(4)选文中的风有许多像人一样的动作,比如:________,这些词把风写活了。

(5)选文第2自然段是从小雨滴的敲敲打打和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水的声音。

打击乐的声音有________、________。

小溪的声音是________的,大海的声音是________的。

(6)观察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你能发现什么特点?试着仿写一句。

(7)选段采用的结构方式是()A. 总——分——总B. 分——总C. 总——-分(8)如果你同作者一起走进大自然,你还能听到什么美妙的声音?试着写一写。

【答案】(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A(4)演奏、翻动(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仿写:春天到了。

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

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7)C(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情况,结合自己自己的背诵,填上正确的词语。

(2)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总述的作用,一般在段落开头。

(3)本题是对词义的考查,结合上下文联系,呢喃细语中“呢喃”是小声说话的意思。

(4)第四自然段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风”,其中的“演奏”“翻动”都是人的动作。

(5)本题是对段落内容知识点的考查,答案都在段落之中,我们要带着问题去读,找出正确答案。

(6)本题是对句子句式结构特点的考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河流、大海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而这种结构特点符合顶针的修辞手法。

仿写时也要注意用前面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

(7)本题是对段落结构的考查,选段先概括风、雨是大自然的音乐家,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描写,这是总分的结构。

(8)本题是对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拓展能力,结合内容合理想象即可。

故答案为:(1)演奏、温柔、激动、雄伟(2)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 A(4)演奏、翻动(5)小雨滴汇聚起来、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哗啦啦(6)河流、大海这两个词语既是前面句子的结尾,又是后面句子的开头。

仿写:春天到了。

花园里来了许多“小客人”。

小花引来了嗡嗡的蜜蜂,蜜蜂呼来了缤纷的彩蝶,彩蝶唤来了可爱的七星瓢虫……花园里热闹极了!(7) C(8)轰隆隆,轰隆隆,这是打雷的声音,仿佛一支打鼓的乐队在天空上演出。

哗啦啦,哗啦啦,这是雨点儿从天而降的声音,他们的歌声多么嘹亮。

【点评】(1)此类题一定要对课文内容熟读透彻,尽量做到背诵。

(2)段落中心句在段落中起到概括的作用,本段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3)对词语词义的理解既要平时积累,也要结合当下文,句子,短语去理解,从而选择正确的词义。

(4)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好理解,就是把某物赋予人的动作,表情等,注意找出哪些才是人应该有的动作,表情等。

(5)本题是对段落知识考查,要做到仔细阅读,带着问题去读,答案就在段落之中。

(6)本题是对句式结构的考查,仔细观察,仿写时也要严格按照句式结构去写。

(7)本题是对短文结构的考查,首先要清楚常用的行文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它们的结构特点。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

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

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1)用横线画出说明青头和红头是好朋友的语句。

(2)写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线路:牛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到地面。

你认为这是一趟________(愉快惊险)的旅行。

(3)关于红头能够从牛肚子里出来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头的帮助B. 青头鼓励红头不放弃C. 牛不吃蟋蟀,只吃草(4)红头出来后,会对青头说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把“谢谢你……”后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1)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2)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惊险(3)C(4)如果没有你,我就没有命了。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①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②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2)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惊险(3)C(4)如果没有你,我就没有命了。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5.课内阅读。

掌声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

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