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活动课教案:学当小记者
【活动目标】
1.通过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围绕一件事或一个人物有顺序、有中心、有重点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使学生写作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培养学生当好一名小记者的兴趣,发展学生特长。
【活动要点】
采访家庭的变化,举行小小新闻发布会,并根据采访的材料有顺序、有中心、有重点进行演讲比赛。
【活动准备】(课前)
1.采访自己家庭三个阶段的变化:采访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十年代时的家庭情况;爸爸妈妈八十年代组织家庭时的家庭情况;现在自家的家庭情况。
2.掌握写作新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根据采访的材料写一则简短新闻,准备参加新闻发布会。
3.投影字片、奖品等。
4.把学生分成4—6小组。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记者肩挎照相机,手拿采访本到处采访时,我们会觉得当一名记者是多么光荣,多么令人羡慕啊!那么,今天这节活动课,让我们都来学习当小记者好不好?
板书课题:学当小记者
二、举行小小新闻发布会。
课前大家已采访了自己家中的长辈,了解了自己家庭的前后变化,知道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历史事实。
现在,把你采访的材料,任选一个角度,整理成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简短新闻。
步骤:
1.分组交流,各人宣读自己写的简短新闻,评出本组最好的新闻。
2.各组推选代表把本组最好的简短新闻的标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宣读该新闻。
3.“小记者们”按“优秀新闻评分细则”进行评比。
4.评出“最佳新闻”。
三、小记者演讲比赛。
大家对自己家庭变化的三个阶段进行采访,把获得的材料在本小组有顺序、有中心、有重点地介绍、交流,并做好演讲比赛的准备。
步骤:
1.根据《家庭情况采访表》在小组内汇报采访的材料。
2.各组评出最好的采访材料,选好演讲者。
3.小记者演讲比赛。
4.按“演讲评分细则”评分,评出“最佳小记者演讲奖”。
四、宣布获奖名单,发奖品,掌声祝贺。
五、小结:这节语文活动课,各位小记者都能表现出聪明才智,大家兴趣高,气氛活跃,全体参与,“记者”这个带有神奇色彩职业的面纱被撩开了。
我们深深懂得:如能有顺序、有中心、有重点地进行采访,就可以获得大量丰富的材料,那么写出一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文章也就不难了。
【附表】
一、家庭情况采访表
采访项目
材料
年代
住房面积(平方)
人均收入(元)
家用电器(件)
私家车(辆)
通信设备(部)
饮食
衣着
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
二、简要新闻:变
(用于辅导学生写新闻时参考,根据家庭衣、食、住、行等的生活变化,选好角度)
变
八十年代,我家五口人,住在二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除了三张床外,就剩下一条羊肠小道了。
我们全家都急切地盼望能住上一套大点的房子。
九一年末,我家终于分到了一套日思夜想的九十平方米的大套房,告别了窄小的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全家人的兴奋心理难以表达。
千禧年到来的时候,全家人开会商量决定买一辆私家车,于是一辆白色捷达小车成了我们一家的坐骑,爸爸理所当然地成了“车夫”,节假日出去游玩方便多了。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经常说:党的富民政策就是好,改革开放就是正确,否则国家这个“大家”和咱们的小家能有这样的变化吗?
三、优秀新闻评分细则
评分细则
分数
得分
总分
能提炼新鲜主题
40分
选取最生动的材料
40分
具有新闻价值
20分
四、最佳小记者演讲评分细则:
评分细则
分数
得分
总分
主题鲜明,中心突出
35分
有顺序,层次分明
35分
突出重点,仪态自然,声情并茂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