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excel制作票据打印模板的技巧第一部分讲解用excel快速制作票据打印模板的总体思路,第二部分讲解具体的做法。
以此来避免手写票据带来的慢、累、易出错的问题。
一、总体思路(只是简单说一下,具体的请见第二部分)。
1、将空白票据(支票、进账单、收款收据等)用扫描仪扫描成jpg格式的图片,然后用图像处理软件简单处理一下即可。
2、将经过处理后的图片作为excel工作表的背景,调整每个项目的打印位置时要用到。
然后在背景的基础上,调整行高与列宽,使之打印位置适合,最后加上公式(有现成的公式照搬)即可。
3、做好的模板文件,背景部分不会被打印出来,只打印出自己填写上去的部分:二、具体的做法。
1、百度搜索:支票套打王。
2、找到并进入Excel支票套打王官方网站的首页。
3、点击页面最上方的那张图片,进入一个网页。
4、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在此页面可以下载整套票据打印模板的制作教程,包括视频教程和word教程,其中视频教程录自套打高手本人在电脑操作上的一步步动作,十分详细,即使电脑零基础的人也可以学会。
5、万一你对自己不放心,怕做不好,或者工作忙没时间做,在此页面上也可以找到帮助你制作模板的人,自己可以在一旁清闲。
三、附加说明。
1、如果你制作出来的是银行票据打印模板,做出来之后的基本功能是:A、年月日不用填写,会根据电脑系统当前时间自动填写;B、填入金额之后,模板会自动将这个数字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数字,如:;C、大写金额不用填写,自动生成。
D、存根和票面的重复部分,只需填写一处即可,不必填写两次。
2、如果这些功能不能满足要求,可以到此网站下载免费的支票打印软件——Excel支票套打王软件,用来操作支票打印模板。
具体功能是:①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常用的收付款人信息储存在模板文件中,第二次开票的时候,只需输入户名中的其中一个字,或首字拼音即可调用出数据库中的收款人信息,并且自动将户名、账号、开行等一键填写上去;②如果是新增的收付款人信息,可以一边填写票据,一边将收付款人信息自动保存到信息库中,下次可以调用;③打印之后,自动产生打印记录,以便事后查询;④支持批量打印,可以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清单进行打印。
3、如果你需要打印的不是银行票据,则不需要使用软件,直接使用excel即可。
下面的文字为凑字数而写,不需要观看。
2 经济全球化下国麻货而协调的理论文牌2-1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系统论基础“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用以表示“群体”和“集合”等抽象概念.宇宙万物,虽然本质差别很大,但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
由于人们的理解和使用范围不同,对“系统”一词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
一般认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集合体即为系统。
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钱学森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称为系统论。
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和运动规律,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现在,人们祀系统论作为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横断科学来对待。
它被用作比具体学科更--般化的科学理论加以研究。
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自组织性、整体性、层次性和最优化调整等特征。
所谓自组识性,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特定干预的情况下,依靠相互的协调与合作获得-种功能和结构的有序;整体性是指系统是-个协同发展的系统工程_强调系统内各要素、各子系统的协调一致;层次性指复杂的系统都由若干个层次构成。
一个系统下有子系统,一个子系统又有更低层次的子系统,各层次功能相互关联;最优化调整指在分析、处理和建设系统时,要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便取得系统的最优功能和最佳效益。
2.1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系统论基妯33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经济系统是卞要的研究对象.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关系的紧密联系和高度融合使得各国经济超越国界暇制,在全球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一体化经济系统。
货币金融的一体化尤为突出,成为全球经济系统下的子系统。
该子系统与国际经济这个大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之间还存在着相且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种环环相套的系统关系表明国际货帀协调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协调效果取决^经济、政治、战略等诸多不同类型的因素。
所以在研究国际货币协调时就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包括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分析。
由于经济全球化下货币金融市场的髙度一体化趋势,也由尸货币金融无序导致的全球金融动荡和政策效果降低,货币金融系统-直处于动荡之中。
经挤全球化下的货币治理是主权国家的共同愿望,也是货币系统本身自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货币系统相比于其他系统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货币系统不像自然系统那样由系统内各种自然因素决定系统的发展,任凭系统内自组织的自然演化。
货币系统是以人的经济活动为主体的经济子系统,它是物质世界中人类介人的实体。
货币系统的存在、发展、演变和运行都与人的介人息息相关&因此,全球货吊系统的发展演变体现为经济人顺应自组织发展的逻辑,创造出适合经济全球化下货币体系运行规律的制度、规则的过程。
由于全球货币金融领域的主权缺位,上述过程便表现为国际货币协调的过程,即以协商的方式,制定出规范货币世界运行的规则、制度,协议实施以稳定全球货币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经济系统就是-个覆盖全球的经济整体。
如果经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协调,就会导致各组成部分功能相亙抑制,损害系统的整体功能。
什么是全球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就是保证和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在这个大系统中,贸易系统、信息系统、货币系统等是下属的子系统。
这些子系34 2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币协调的理论支撑统的完善与否影响着经济大系统最优功能的发挥,也影响着其他子系统.以贸易体系为例,经过多年的对外贸易发展,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了类似于国际公法的游戏规则——WTO国际贸易多边框架协议。
该协议发挥着重要的规则作用,约束规范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反观货币系统,自2()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货币系统的游戏规则从未建立起来。
尤序的资本流动和自由的?^率安排动荡不断,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妨碍了全球经济系统功能的发挥。
因此,货币领域的国际协调对于全球经济大系统功能的发挥及贸易、投资等子系统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层次性是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是系统存在的一种普遍结构形式.从大的宏观社会经济系统,到小的微观的原子系统,都存在着层次性的结构。
在国际货币系统内部,货币协调的层次性需求非常明显:全球层面的货币协调需要IMF这样的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与之相对应;大国层面的国际货币协调需要G7(G8>pj能的发挥;在全球的几大区域,货币协调也在不同程度地展开,不同层次的货币协调是适合货币系统内在要求的外在制度安排<系统是开放、动态、不断最优调整的,这是国际货币协调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理论依据。
国际货币协调的广度、深度、方法、手段会随着货币系统的发展而变革,始终向最适合货币系统发展的方向调整。
当其无法发挥特有的协调功能之日,就是协调方式需要其做出变动以适应系统需要之时。
2.2集权分权协调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扩展经济政策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这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肘期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矛盾不断产生,政府对经济已不能采取完全自由放任的态度,而是逐步地对经济实行干预。
由于理论所限,这一时期的经济干预具有事后性2.2集权分权协碉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扩展35和地域性的特点。
因此,经济政策学研究的是个别经济领域的政策。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大危机标志着不干预主义的失败。
这场大危机使资本电义工业生产倒退20〜30年.以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珲论已无法解释这一现实。
“供给一耑求”的市场规律受到空前的挑战,于是,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埋论应运而生^以“凯恩斯单命”为起点,西方经济学羿主要流派开始研究政府干预经济的各种政策.20世纪50年代,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犯1^吐^狀10《经济政策原理>)专著的问世标忐着经济政策学学科的正式创立.经济政策学作为2<)世纪50年代的新兴学科,以研究国家经济政策规律为对象。
经济政策学的理论超前性在于:阐述了市场经济中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般规律,即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目标与工具的矛盾以及工具与工具之间的矛盾协调的原理等。
在其研究的三大对象一_政策民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中,有关经济政策卞体的理论研究对今天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货币协调有着重要启示。
其理论扩展至全球经济仍冇适用性。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经济政策学理论是全球政策协调的重要依据。
所谓集权政策主体是指单个政策制定者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政策制定者,分权政策主体则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_主的政策制定者来代替单个政策制定者。
集权的形式又可以分为较强的和较弱的。
弱集权的形式多种多样:一种是提供信息,但同时要向对方告诉自己的政策;另一种是协商,是指互相征求对方意见,但仍然是独立决策;第三种是共同决策,通过会议,在会上提出一个大家共同接受的看法。
强集权就是决策由…个机构作业,有关方面都要接受,即使姮反对者也必须接受。
-般采用表决方式,少数服从多数。
当单个政策制定者取代了合作的集团,集权就达到最强形式。
从地理意义上理解,分权意味着各个地区的独立,集权是几36 2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货中协调的理论支禕个地区的“一体化、从机构上理解,分权意味着创建一些新的机构,集权是现有结构的合并&分权政策制定者(即存在多个具有自己的目的和手段的政策制定者)在运用各自的政策手段时,不仅会影响到自己辖区的经济利益,而且会影响到其他政策制定辖民的经济利益。
这就使分权政策制定者的政策手段具有4种性质。
即资助性手段、抵触性手段、中性手段和棍合手段。
资助性政策是指一种政策手段首先对政策制定者自己行动区域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对其他辖区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也会产生有利影响。
抵触性政策手段则是指对其他地区的经济目标和经济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的政策。
中性政策指该项政策手段对其他地穴经济利益不发生任何影响的政策手段。
混合手段指诙项政策手段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利益,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政策手段运用中的性质,决定了分权政策制定者可能产生如石偏好和结果:Cl)与集权政策制定者相比,分权者过少或较不猛烈地使用资助性手段。
因为分权者在制定政策时往往仅从本区域的利益出发,政策污标是本区域内部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该政策手段对其他区域产生了有利影响,则会认为存在利益流失,从而对该政策在本区域内的积极影响置疑,以致出现政策使用不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