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18+574 ZK18+804银子坝隧道左线钢筋网支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银子坝隧道为单洞分离式隧道,左线位于左转圆曲线上。
左洞起讫里程为ZK18+564〜ZK18+804,全长240m,纵坡为-2.95%。
银子坝隧道地貌上属于构造剥蚀中山地貌,区内山势陡峻,沟谷纵横,呈现岭谷相间的自然景观,总体上看,山岭走向为北东—南西走向,隧址区因南、西侧为白龙湖,所以呈现NE 高而SW 低,地面高程变化在580〜1050m间,相对高差470m ,洞身围岩为V级,V级围岩衬砌长度共240m , 占全长100% 。
银子坝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结构,以锚杆、湿喷混凝土(钢筋挂网)、钢拱架等为初期支护,大管棚、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注浆中空锚杆等为施工辅助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做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银子坝隧道左线洞身初期支护钢筋网采用①8钢筋加工成方格网片,网格尺寸20 X 20cm ,隧道钢筋网预先在洞外加工厂加工成型。
钢筋类型及网格间距按设计要求施作。
钢筋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
安装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采用焊接。
- 1 -、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本项目已成立精干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具体主要人员构成见下图: 四、工程进度计划ZK18+578〜ZK18+600段钢筋网支护: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02月28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0年03月10日,工期为11天ZK18+600〜ZK18+690段钢筋网支护: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04月29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0年05月31日,工期为33天ZK18+690〜ZK18+785段钢筋网支护: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05月27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0年07月05日,工期为40天ZK18+785〜ZK18+804段喷射砼支护: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07月04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0年07月10日,工期为7天五、人员机具设备配置情况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拟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及材料计划如表1、表2进场主要人员表表1主要设备、机具计划表表六、人员、机具、材料进场情况1、人员进场情况根据隧道钢筋网支护工程的环境和施工特点,项目经理部决定成立钢筋网支护工程生产调度小组,选派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万艳龙同志担任组长,该小组负责现场生产调度和管理,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开展工作。
项目经理部具体安排测量工程师刘岸、试验室主任汤小刚、质检工程师陈应、安全工程师陈红波、隧道工程师龙禹吉等同志,全过程负责本合同段隧道钢筋网支护工程的测量、试验、质检、协调、安保、施工现场等工作, 详见《进场主要人员表》2、机械设备进场情况根据隧道的长度,拟投入1台装载机、5台电焊机及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各2台,其投入数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所有设备经过检查合格后投入生产。
钢筋网支护工程所需的发电机、电焊机等各种机械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设备状况良好。
3、材料进场情况工程中使用的水泥、钢筋等主要材料,在业主的指导下与各生产厂家签订了供销合同,部分材料已送到现场。
4、水电供应①水的供应情况:施工区域内水资丰富,采取利用地下水资源作为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
施工及生活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加强水资源管理,避免由于水质的变化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出现波动或引起质量问题。
②电的供应情况:隧道供电采用专用电网供电,其容量满足隧道施工及生活用电全部需求,为保证施工用电正常,项目部采取与供电部门联系,了解供电信息,及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经过前期施工的运行,电力设施及管理能够保证施工的需求。
同时为确保偶然断电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施工配备250KW发电机一台,能够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考虑衬砌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间长,为保证电力不影响施工生产,造成混凝土施工中断,特对衬砌施工建立供电应急保证措施,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a加强对外联系,对供电系统的供电安排进行详细的了解;b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发电机的24小时处于正常待命状态;c加强供电线路的维护,确保线路负荷不超载,线路无隐患;d建立以衬砌和拌和站为主的紧急供电预案。
5、临时设施的修建①施工便道:利用现有奚家沟的进场便道加以硬化拓宽改造;红线内施工便道已修好,材料、机械设备已运抵施工现场;②其它设施:办公生活住房都采用自建的活动板房,在施工现场的红线范围内平整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安设并调试好了柴油机、发电机等设备设施;③标志牌:严格按照招标文件里的要求,制作工程概况标志牌、施工材料标志牌等。
七、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流程钢筋网片预先按设计钢拱架间距在洞外加工好备用,钢拱架施作好后进行钢筋网的铺装,钢筋网随高就低紧贴初喷面,施工技术措施:使用的钢筋须经试验合格,使用前要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安装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 ;人工铺设,必要时利用风钻气腿顶撑,以便贴近岩面,与锚杆和钢架绑扎连接(或点焊焊接)牢固;钢筋网和钢架绑扎时,应绑在靠近岩面一侧;喷混凝土时,减小喷头至受喷面距离和风压,以减少钢筋网振动,降低回弹。
钢筋网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
(一)、施工工艺(1 )制作网片钢筋网制作可以分为现场编网和半成品网片现场拼接两种。
现场编网因占用较长的循环时间,在本隧道中不宜采用,而采用半成品网片拼接挂网,以加快挂网速度。
按设计要求网片的宽度按钢拱架的间距及锚杆布置情况预制,网片重量控制在50kg左右,同时用在墙部网片应上侧带钩(如图1),以方便挂设。
加工的网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训筋网/,\初冊!脸岩血图2钢筋网片支护示意图(2)挂网挂网在初喷混凝土及施作锚杆后进行,网片应紧贴岩面,铺设应平整。
采用人工挂网,网片搭接长度应不小于规定值。
(3)焊联挂好网片后,将网片之间的接头以及网片钢筋和锚杆头、钢拱架等焊接牢固,避免网片超出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喷砼时网片晃动。
(二)、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钢筋网支护应在初喷及锚杆安装之后进行图2钢筋网支护施工流程图八、检查项目1、基本要求1)所用材料、规格、尺寸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2、实测项目见表10.9.2表10.9.2 钢筋网支护实测项目3、外观鉴定钢筋网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不符合要求时减九、质量、人员、工期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项目根据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条件差,工程数量多,施工管理内容多的特点,按照业主对施工质量要求,配备施工管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技术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 建立以项目总工为核心的工程部、试验室、质检部“三位一体”的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和控制施工全过程,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1、进场后项目总工组织技术干部及管理人员对图纸进行复核,并形成审核记录,深刻领会设计意图,结合工程现场考察,对图纸设计疑问上报业主澄清;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水准、导线点的复测、加密,并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处等待批复;根据已完成的项目策划和项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的要求及项目制定的工期、质量计划、项目将采取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加强质量跟踪监督检查,实施质量过程动态控制。
根据工程进度和管理跨度变化,适时增加质检人员,实行旁站制度,对主要工序全过程监控。
项目领导及质检人员坚持上工地巡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
对检查情况及时召开分析会,研究制定改进措施。
坚持召开质量管理例会制度,项目部定期(每月)或不定期进行质量大检查并召开主要负责人、技术主管、各部室负责人参加的工程质量例会。
通报施工情况,找出质量管理薄弱环节,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
每周召开一次技术例会,及时解决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建立质量工作台帐,详细记录项目自检工作情况和项目质量工作事件,使质量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可追溯性,根据施工质量工作台帐对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研究完善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同时对各分部、各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比,实施奖优罚劣。
3、完善检测手段,制定质量标准,严格施工工艺。
完善质量检测手段,搞好工序控制,以工序控制过程,以过程控制整体。
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入手,全过程的跟踪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质量标准,实施标准化作业,做到全部工序有标准、有检查,并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运用到各项施工生产中去,切实保证标准化、程序化的作业质量。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捡,不经“三检”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使工程质量在施工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之中,以确保每道工序规范,施工全过程创优。
4、建立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做好施工技术保证。
发挥质量保证体系职能,做好质量、技术保证工作,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技术人员质量承包责任制,逐级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确保质量技术工作的严密性和正确性。
推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运用统筹方法和网络技术贯彻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搞好资源配置,努力降低成本,并严格按照网络图设计实施,使整个工程随时处于受控状态。
结合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按照部颁最新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制定各项施工工艺和控制标准。
严格设计要求,坚持设计文件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各项工程开工前下发《作业指导书》,搞好岗前培训,让所有职工都清楚各自施工项目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定。
5、加强测量试验检测工作,严格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重视测量工作,选派技术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组成强干的测量队伍,配备瑞士徕卡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先进的测量仪器,以便保证测量精度。
认真做好交桩复测,确保准确定位。
选派精干和足够的试验人员,装备精良的试验仪器,建立能满足各项试验要求的试验室,做好地材的试验检测和各种配合比的设计试验,严格试验检测工作,外购材料必须三证(出厂证、合格证、检验证)齐全,进场后需按规定进行报检,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切实把好试验关。
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试验仪器必须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进行计量标定。
材料进场后,先进行抽样检验,确认材料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坚决退货清场。
材料入库码垛,分类标示存放,妥善保管,确保工程材料正常使用。
工程所用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工程试验规范和规定实施,遵守招标文件中有关条款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材料试验与检验。
6、重视内业资料工作,及时完成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项目经理部由工程部长具体负责资料管理工作,工程部设专职资料员1名,负责本项目所有施工资料登记报送和所有资料收集归档管理。
分项工程开工前按照现行部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质量评定单元划分,明确质量评定程序,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对已完成的分项工程及时进行质量检测与评定,并将检测发现的问题和评定结果向项目领导和现场技术人员反映,督促及时进行整改,使项目的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