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抓”注重“四促”
确保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沈丘县大邢庄乡人大代表活动小组
沈丘县大邢庄乡位于县城东南部,与安徽省界首市、临泉县接壤,全乡辖21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7500户,32000人,28000亩耕地。
大邢庄乡人大代表活动小组有市级人大代表3人,县级人大代表8人。
近几年来,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在市、县两级人大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乡党委提出的“农业立乡、工业兴乡、劳务富乡、集镇活乡”的工作格局,以开展灵活多样的代表小组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全乡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形象提升和社会和谐。
2009年,大邢庄乡获市级以上荣誉12项,其中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功不可没。
主要做法是:
一、抓场所,促阵地建设
为扎实有效开展好代表小组活动,乡党委在干部住房紧张的情况下,调配两间办公房作为代表活动场所。
同时,高标准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
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一应俱全。
代表活动场所的建立,不仅为代表履职尽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人大基层政权机关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组织代表开展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代表互相交流经验、体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接待群众的来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利于代
表开展各项活动,为群众解热化怨,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使活动场所真正成为人大代表和群众交流思想的“温馨之家”。
二、抓学习,促素质提高
人大代表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人大制度建设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根据这一现状,我们采取了半年一次的专题性学习;季度一次的调研、视察活动集中学习;发放人大资料系统学习;座谈、讨论相互交流学习和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等方式,组织代表进行学习《宪法》、《代表法》、《监督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及人大代表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党在农村的现行政策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
使人大代表明白人大代表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肩负重任的职务,以实际行动真正当好人民满意的代表。
三、抓制度,促活动规范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安排、活动有内容、年终有总结”的工作要求,确保代表小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
如代表小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联系选民台帐制度、视察制度、调研制度、接访制度、代表活动登记制度、年度述职评议制度、议案和建议制度等。
并把这些制度制版上墙,使代表小组活动真正做到有章可循。
其次,认真制订好全年
的活动计划。
每年年初,代表小组将市、县人大的工作重点以书面形式发给各位代表,明确全年工作重点,明确小组每季度活动一次的主要内容,明确各位代表在年度小组活动中视察、调研、走访、评议等要做到的基本要点。
第三,建立约束机制。
一方面,每次活动提前通知代表,非特殊情况不得缺席,以便代表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将每次活动的出勤情况、履职情况记录在册,作为年度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抓活动,促求实求效
人大闭会期间代表作用的发挥,要靠代表活动来实现。
近年来,活动小组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从经济建设、民生改善、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稳定工作等方面开展视察、调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20余次,助推了全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是选题注重“准”。
每次活动都提前做好谋划,将视察或调研的主题、路线、时间事先安排好,视察调研中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让代表多动脑、动手,建言献策。
2007年11月在全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关键阶段,人大代表活动小组针对群众迫切要求统一供水的意见,先后开展6次调研、视察活动,集思广益向党委、政府提出“统筹解决全乡实现自来水自然村通的意见”,经过几个月干群的共同努力,大邢庄乡2008年春季在全市第一个实现自然村村村通自来水。
二是方法注重“活”。
每次活动不搞固定模式,让代表开阔视野,增强代表的感性认识,让代表摸实情,
畅所欲言,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近两年来,公共安全感指数调查是衡量区域平安建设的主要标杆,群众满意度是政府执政水平的直观体现。
2009年春,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开展“平安建设进万家,电话连着你我他”走访月活动,从政法机关、政府主管领导,到拥有固定电话户的群众家,零距离走访1200多户、零距离宣传并提出“平安建设八项措施”建议。
建议全部落实后,2009年大邢庄乡被表彰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
三是活动注重“实”。
每次小组活动,代表们针对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真正起到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效果。
大邢庄乡是农业小乡,远离县城,没有法庭,司法所仅一名工作人员,代表活动小组在全乡群众热点、难点调研中,针对农民司法诉讼难这一情况,结合外地经验,提出“成立大邢庄乡社会法庭”建议案。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用公开选聘、层次审核、乡人大主席团任命等环节,大邢庄乡社会法庭于2009年7月成立,第一批的6名社会法官中,就聘任有一名县人大代表。
一年来社会法庭的非司法化运作,成功调处疑难案件21件,为全乡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9年,大邢庄乡被市委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
四是效果注重“优”。
近年来,活动小组按照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关于在全县人大代表中开展五带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细化措施,创先争优,涌现了诸多先进代表和模范,开创了大邢庄乡人大工作新局
面。
市人大代表、大邢庄村支部书记邢付生,以“带头加强学习、带头促进发展、带头维护稳定、带头关注民生、带头履行职责”为目标,发展经济、致富不忘乡邻受到全乡好评。
2007年、2009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全市“五个好村党支部书记”,大邢庄村被评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带头”活动开展二年来,人大代表做好事82件,帮助种植、养殖户协调小额贷款165万元,参与民事调解37件(次),调成率95%,向市、县人大常委会提意见、建议11件,向乡人大主席团提意见、建议52件,帮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帮贫济困41户等。
县人大代表施振付深有感触地说:“开展五带头活动,代表这个职务有压力、有动力,不为群众办事就要被淘汰。
”大邢庄乡人大代表活动小组求实求效的工作受到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好评,2009年12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在我乡召开了“全县人大代表五带头活动大邢庄现场会”,会上对我乡开展五带头活动真抓实干的做法给予了较高评价。
新阶段、新形势,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和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虚心学习先进经验,扎实工作,切实把代表小组活动工作抓出新成效。
二○一○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