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教学方法设计记录本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学年 2011-2012学期第二学期授课教师姓名CSFX 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上下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试着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教具:动物分房图若干、课件学具:本课学情调研1、3个人坐在大树()。

2、人们做在椅子()。

3、椅子上有()。

4、椅子在人们()。

目的、时间、形式教学过程复备目的: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时间:3分钟形式:观察讨论目的:通过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时间:15分钟方式:观察讨论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板书课题)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请看,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

蓝天下,雄伟的大桥横跨于长江。

课件显示:书上的主题图。

提问(1)说一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说图意)(2)你能不能试着用上、下来说一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出示:(4)学生练习说,边说边用手指一指。

(5)(6)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两种事物用上、下说一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2、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师提问(1)谁能说一说火车和汽车的位置关系。

再说一说火车和轮船的位置关系。

(2)观察:你能用“上”或者“下”来完整地说说火车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预设:火车在汽车的下面,火车在轮船的上面。

目的:通过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上下位置关系的理解。

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时间:5分钟方式:观察、讨论(3)再观察火车的位置:说“火车在上面”对吗?“火车在下面“对吗?教师小结:看来上下的位置是相对而言的,比的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也不同。

(4)再看看书上这些物体的位置,你还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学生自由说)(5)出示:(6)学生回答。

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1、摆一摆。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拿出数学书和语文书,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最后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说一说语文书和其他两种东西的位置关系?如果把数学书和语文书交换位置,在说一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变化?(2)同桌合作交换两种东西的位置摆一摆,说一说。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找一找。

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四、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板书设计上、下()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前后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具准备教具: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学具:本课学情调研1、圣诞树前面是(),后面是()。

2、小木屋的前面有()和()。

3、圣诞老人的后面有()和()。

4、()在最前面,()在最后面。

目的、时间、形式教学过程复备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时间:3分钟方式:观察、交流目的:通过观察讨论,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指生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这位同学的座位前后调换一下,再让学生说一说位置关系。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时间:15分钟方式:观察、交流小公鸡、小猪、小白兔,小乌龟参加赛跑。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2)小白兔跑第几?(3)小兔在()的前面,()在小兔的后面。

4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公鸡跑第几?5自由选择小动物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3、比赛不久,位置发生了变化。

学生互相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学生自由说)4、提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小结: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而且参照物改变了,前后也可以转换。

4、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说一说自己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起始站牌的意义。

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具准备教具: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学具:本课学情调研1、太阳的左边有()朵白云,右边有()朵白云。

2、小房子的左边有()棵松树,右边有()棵松树。

目的、时间、形式教学过程复备目的: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初步了解左右。

通过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8分钟方式:游戏、交流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学生自由发言)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提问: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

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目的:通过实际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时间:5分钟方式:讨论、练习目的:通过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时间:8分钟方式:观察、交流、练习的左右。

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

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左右。

(结合第6页的图来说一说)五、总结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板书设计左、右(相对的)()在()的左面()在()的右面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课时教案教学内容位置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教具:挂图投影课件座次卡学具:本课学情调研帮助小明布置房间,说说东西放在哪里合适?目的、时间、形式教学过程复备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1、谈话引入小朋友咱们班有这么多的人,谁能说一说咱们班一共有几组?每组有几人?(学生自由发言)2、谁能介绍一下你自己的座位。

(请几名学生来介绍)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1、找座位游戏提问(1)先说明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让同学们猜这个同学是谁。

(2)先指明某个同学,让学生说说他(或她)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

2、介绍方法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中了解掌握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时间:10分钟方式:观察、交流目的:通过点名游戏帮助学生用巩固所学的位置知识。

进一步了解位置的相互关系时间:5分钟方式:观察、交流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对位置知识的掌握。

时间:8分钟方式:交流、观察(指名回答)(既要说出自己在第几组,又要说出自己在第几个或第几排)师:同学们刚才很快就找到了座位,你们的找座位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自己的位置(用上刚刚总结出来的方法来找位置:先确定自己在第几组或第几列,再确定自己在第几个或第几排。

这就是自己的位置。

)你的座位是第()组第()个。

你前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后面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左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你右边的同学是第()组第()个。

2、点名游戏师: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第6组第3个站起来!第2组第1个拍拍手!××在哪里?第3组第4个是谁?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2、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小组汇报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

四、练习反馈1、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