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附答案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详解】
(1)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
(2)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OH,故答案为:-OH;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
(2)CH2=CHCN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腈,反应方程式为:nCH2=CHCN ;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高聚物 或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鉴别方法、结构特点及合成方法。掌握物质的性质及结构的区别是进行鉴别和合理利用的基础。
2.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 C2H5OH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乙醇所含的官能团为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反应④:______。
(6)以 、CH3I和SOCl2为基本原料合成 , 可由 和SOCl2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可由 发生氧化反应得到, 可由 和CH3I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详解】
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W;
(1)该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氯原子位于1、2号碳原子上,所以其名称是1,2−二氯乙烷;
【点睛】
F的13种同分异构体,含有3个取代基的异构体为 , , (其中,-CH3位于序号所在的位置), (共3种)。
4.(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______;
①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②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1:1:2:2;
③l mol M只能与1 molNaOH反应,说明含有1个酚羟基;
根据其不饱和度知还存在1个碳碳三键,
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
(6)以 、CH3I和SOCl2为基本原料合成 , 可由 和SOCl2发生取代反应得到, 可由 发生氧化反应得到, 可由 和CH3I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其合成路线为: 。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
【详解】
(1)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含有-CHO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答案】甲苯酯基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13
【解析】
【分析】
由A的分子式及产物的性质,可确定A为 ,在光照条件下发生-CH3上的取代反应生成B( ),B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 ),C催化氧化生成D( ),D与CH3COCH3在NaOH、加热条件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 和水。
(2)该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油脂;
(3)油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
(5)根据该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烃和酯的性质。
(5)F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含有-CHO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它们为苯环上有-OH(酚)、-CH2CHO两个取代基的异构体3种,苯环上有-OH(酚)、-CHO、-CH3三个取代基的异构体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13; 。
Ⅰ.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通过灼烧的方法可鉴别羽绒服中填充的是鸭绒还是飞丝
B.将人造羊毛和棉花进行混纺可提高纤维的性能
C.鸭绒、蚕丝、人造羊毛都有固定的熔沸点
D.鸭绒、蚕丝、人造羊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气体
Ⅱ.合成聚丙烯腈纤维的方法很多,如以乙炔为原料,其合成过程如下:
【详解】
(1)A为 ,名称为甲苯,E为 ,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答案为:甲苯;酯基;
(2)由以上分析知,B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 ;
(3)C( )催化氧化生成D( ),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为: ;
(4)⑤为 与(CH3CO)2O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 和CH3COOH,则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⑧为 与 反应生成 ,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答案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Ⅰ.A.鸭绒和飞丝的主要成分都属于蛋白质,在灼烧过程中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不能用灼烧的方法鉴别,A错误;
B.人造羊毛属于合成纤维,优点在于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其缺点在于不透气、不吸汗等,棉花则具有吸汗、透气性强的优点,但又有不耐磨、不耐腐蚀的缺点,若把它和棉花混纺,这样制成的混纺织物兼有两类纤维的优点,B正确;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E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⑤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F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
CH≡CH+HCN CH2=CHCN 聚丙烯腈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CH2=CHCN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乙烯( )反应得到一种优良的塑料,该塑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碳碳双键、羰基、碘原子、酚羟基,所以不含氧官能团为碘原子和碳碳双键;
(3)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2H14O;B分子去掉氧原子生成C,该反应为还原反应;
(4)对比表中数据不同点确定实验筛选条件是加料温度和反应溶剂;还可以利用氯化铝量的不同探究氯化铝对D产率的影响;
(5)M为A的同分异构体,M符合下列条件:
【答案】B加成反应nCH2=CHCN 加聚反应 (或 )
【解析】
【分析】
I.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元素组成、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II.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2=CHCN,CH2=CHCN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丙烯腈。CH2=CHCN与苯乙烯(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产生高聚物 、 。
【详解】
(4)对比表中数据不同点确定实验筛选条件;还可以利用氯化铝量的不同探究氯化铝对D产率的影响;
(5)M为A的同分异构体,M符合下列条件:
①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②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1:1:2:2;
③l mol M只能与1 molNaOH反应,说明含有1个酚羟基;
根据其不饱和度知还存在1个碳碳三键;
【解析】
【分析】
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W;
(1)该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氯原子位于1、2号碳原子上;
(2)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醚键、碳碳双键、羰基、碘原子、酚羟基;
(3)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B分子去掉氧原子生成C;
6.下图为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该有机化合物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烯烃B.酯C.油脂D.羧酸
(3)将该有机化合物加入水中,则该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因为乙酸和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且都能溶于水,CH3COOCH2CH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降解性,同时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故答案:饱和碳酸钠溶液。
3.华法林(Warfarin)又名杀鼠灵,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药物。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
(2)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3)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4)甲醛和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铵,银、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5.含绒量是决定羽绒服质量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按照我国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羽绒服的含绒量要在50%以上,一些不法厂家填充“飞丝”或“人造羊毛来假冒羽绒,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飞丝”由鸭毛、鹅毛甚至鸡毛经粉碎而成,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腈纤维。请回答下列问题:
C.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错误;
D.鸭绒飞丝、人造羊毛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含有C、H、O、N元素,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如SO2、CO、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