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中国通史之再造
统一
2012中央电视台中国通史
再造统一
北魏有北方六镇,镇守边疆:沃野镇、怀朔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武川镇。
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所以这些边远六镇的将领百姓成为汉化改革的遗漏。
空间上的距离造成了地位上的差距,边境将士居民的地位下降,甚至沦为贱民行列。
强大的军事力量、牢固的家族关系、积聚已久的怨气造成了六镇的起义(沃野首先起义),最终产生两大军事集团高欢(东魏)和宇文泰(西魏)。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战争不断。
541年,宇文泰时的隋国公杨忠诞生儿子杨坚。
543年,宇文泰着手军制改革。
550年,府兵制完成。
八柱国: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
十二大将军(杨忠其一)。
两首领儿子分别先后废掉皇帝,建立北齐(高洋)、北周(宇文觉)。
上柱国独孤信三女儿成为三皇后:大女儿嫁给北齐皇帝、四女儿(李渊的妈妈)嫁给上柱国李虎的儿子李昞(唐高祖的父亲)、七女儿嫁给杨坚。
577年,北齐鲜卑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北周则由于改革,民族之间融合。
最终北周武帝时,北周代北齐,天下由三分变为南北对峙。
杨坚的三女儿杨丽华嫁给周宣帝,成为皇后,杨坚也成为大司马。
八岁静帝即位,581年被杨坚废掉,建立大隋王朝。
杨坚开始谋求统一中国,但又忌惮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所以制定先解决外部矛盾,再进攻陈朝。
由于突厥内部矛盾尖锐,各可汗之间有矛盾,割据势力分立。
581年,长孙晟上奏远交近攻,离强和弱的策略。
583年,杨爽分兵八道出击突厥,大败沙钵略可汗,突厥战败,加上内部矛盾的进一步加大,突厥分为东西突厥。
最终突厥臣服隋朝。
接着隋朝就专注统一南方了。
先是接受高颖:在江南收获季节在江北屯兵,虚张声势,诱使陈朝屯兵防守,之后又撤去。
这样有两个用处:1.破坏江南经济。
2.麻痹陈朝,为以后进攻增加突然性。
之后崔仲方制定更加具体的策略,在长江的武昌西游(上游)大建战船,把武昌东游(下游)作为主攻方向,跨江进攻建康(陈朝国都)。
尽管隋朝进攻在即,但陈后主却认为江南乃王气所在,再加上长江天鉴,依然歌舞升平。
最终被隋朝攻陷,藏在枯井,带着两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由此可见陈后主真不适合当皇帝,隋文帝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杀了陈后主,而且赐侯爵,给予生活帮助,当然这也有安抚江南百姓和群众的目的。
玉树后庭花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一直被称为亡国之音。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谁怜容足地,却羡井中蛙。
形象的描绘出了陈朝灭亡之景。
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
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经过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
感受:
1.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是政治的需要,经济的要求,文化的向往,人民的渴望。
2.乱世是需要一位强权的强者来一统天下的。
3.政治联姻也是争权的一种手段。
4优柔寡断的人不适合当皇帝治理国家。
5.红颜祸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