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
学习要点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
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内涵。
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任务。
6.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组织的设立。
7.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
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干部的设立。
9.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机关的设立。
10.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十条原则。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作风和方法。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四个结合”。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三个紧贴”和“一感三性”。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15.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6.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17.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18.共产主义青年团建设和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 19.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20.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的主要内容。
21.保卫工作的主要内容。
22.军事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
23.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24.文化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25.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
26.军人褒奖、福利和抚恤优待的主要内容。
27.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
28.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29.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30.战时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31.政治工作研究的主要内容。
32.党的各级委员会的任期和委员的党龄要求。
33.党的各级委员会的职责。
34.党的各级委员会必须坚持的制度和原则。
35.党的各级委员会对本单位实行统一领导的要求。
36.党的各级委员会坚持集体领导的要求。
37.军政首长按照职责分工贯彻执行党委决定的要求。
38.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权利的要求。
39.党的委员会决策的要求。
40.党的各级委员会自身建设的要求。
41.党的各级机关委员会的职权。 42.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地位。
43.党的基层委员会选举的要求。
44.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增补的要求。
45.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党员大会的职权。
46.党的基层委员的职责。
47.党支部的地位。
48.党支部设立的要求。
49.党的支部委员会选举的要求。
50.党的支部委员会名额的要求。
51.党的支部委员会任期的要求。
52.党支部的职责。
53.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的分工。
54.党小组的主要工作。
55.党支部应当坚持的七项制度。
56.机关党(总)支部的主要任务。
57.党的团级以上单位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产生的要求。
58.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任期、增补和免除的要求。
59.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60.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职权。
61.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62.对党的纪律检查干部的要求。
63.政治委员的地位。 64.政治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65.政治委员的主要职责。
66.政治委员与本单位军事主官在工作中的关系。
67.政治教导员的地位。
68.政治教导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69.政治教导员的主要职责。
70.政治指导员的地位。
71.政治指导员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72.政治指导员的主要职责。
73.军、师级单位政治部的主要职责。
74.旅、团级单位政治部(处)的主要职责。
75.政治部(处)主任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
76.政治部(处)主任的主要职责。
77.政治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求。
78.政治协理员的能力素质要求。
79.政治协理员的主要职责。
80.共青团的地位和作用。
81.共青团的设立。
82.团员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的要求。
83.共青团委员会的产生。
84.共青团委员会的任期要求。
85.共青团委员会的职责。
86.共青团总支部委员会的产生。 87.共青团总支部委员会的任期要求。
88.共青团总支部委员会的职责。
89.共青团支部的设立。
90.共青团支部委员会的产生。
91.共青团支部委员会应坚持的原则。
92.共青团支部应当坚持的八项制度。
93.共青团支部书记和各委员的分工。
94.军人代表会议的主要任务。
95.军人代表会议的代表产生的要求。
96.军人委员会的设立。
97.军人委员会的组成。
98.军人委员会的职责。
99.军人委员会应当坚持的四项制度。
100.政工条例的条款和施行时间。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宗旨。 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
3.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内涵。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履行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生命线。
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基本任务。
服务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6.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组织的设立。
在团以上部队和相当于团以上部队的单位设立委员会,在营和相当于营的单位设立基层委员会,在连和相当于连的单位设立支部。党的各级委员会(支部)是各该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
7.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 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干部的设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团以上部队设立政治委员,营设立政治教导员,连设立政治指导员;其他相当等级单位政治干部的设立,由中央军委或者中央军委授权的单位决定。
9.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机关的设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总政治部。旅以上部队设立政治部,团设立政治处;其他相当等级单位政治机关的设立,由中央军委或者中央军委授权的单位决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机关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关,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组织进行政治工作。
10.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十条原则。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三)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四)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五)坚持围绕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六)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七)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八)坚持发扬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九)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作风和方法。
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四个结合”。 坚持把政治工作渗透到各项建设和任务中去,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完善政策和法规制度结合起来、把领导骨干与广大群众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三个紧贴”和“一感三性”。
坚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改进和创新政治工作,增强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14.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和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
(一)思想政治教育;(二)党组织建设;(三)干部队伍建设;(四)共产主义青年团建设和青年工作;(五)民主制度建设;(六)纪律检查和监察工作;(七)政法工作;(八)保卫工作;(九)军事审判、军事检察和司法行政工作;(十)军事宣传工作;(十一)科学文化教育;(十二)文化体育工作;(十三)群众工作;(十四)联系工作;(十五)军人褒奖、福利和抚恤优待;(十六)经常性思想工作;(十七)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十八)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十九)战时政治工作;(二十)预备役部队和民兵政治工作;(二十一)政治工作研究。 15.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围绕强化官兵精神支柱,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优良传统教育和党史、军史教育,进行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教育,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法制、纪律、形势政策教育。
16.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严格党的生活。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按照规定实行党务公开,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17.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