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A卷)

人教版选修3-1恒定电流单元测试(A卷)

单元综合评估(A卷)
1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B •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电压一定,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电流一定,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解析: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电阻率可以认为是个定值,根据电阻定律R =P可知横截面积一定,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A正确;长度一定,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B错误;由欧姆定律知R= U/I,此式是电阻的定义式,电阻R与电压U、电流I无正反比关系,故C、D错误.
答案:A
2.如下图所示,要使电阻R i消耗的功率最大,应该把电阻R2的阻值调节
到()
i=—L _______ J-
Er
A. R i + r
B. R i —
r
C. r
D. 0
解析:R i消耗的功率为P= I2R i,可见当电流最大时,R i消耗的功率最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I = E/(R i + R2+ r),当局=0时电流最大,R i消耗的功率最大.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3.有三个电阻,R i = 2莒R2= 3 Q R3 = 4 Q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 i :I2 : I3是()
A. 6 : 4 : 3
B. 3 : 4 : 6
C. 2 : 3 : 4
D. 4 : 3 : 2
解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电流关系.设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为U,则I i : 12:I3 昔:R2:R3:=i:3:4二6:4:3.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4.如右图所示,一幢居民楼里住着生活水平各不相同
的24户居民,所以整幢居民楼里有各种不同的电器,例- Array u
如电炉、电视机、微波炉、电脑等等•停电时,用多用电..・
表测得A B间的电阻为R;供电后,各家电器同时使用,
测得A、B间电压为U,进线电流为I,贝U计算该幢居民楼用电的总功率可以用的公式是()
2 U2
A. P= |2R
B. P=~R
C. P= IU D .以上公式都可以
解析:因居民楼内各种电器都有,所以不是纯电阻电路,只能用功率公式
P= IU计算.所以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U2
5.用P= TR求出的“220 V40 W”灯泡电阻为1 210 Q用多用电表测得其电
阻只有90 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一定是测量时读错了数据
B.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不正常的,可能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阻值相差悬殊是正常的,1 210 皐正常工作状态(温度很高)的阻值,
90 0是常温下的阻值
答案:D
6.公式E= l(R+ r)的应用,电动势为3 V的电池,输出电流为3 A,由此可知()
A .内、外电阻相差1 0 B.内、外电阻之和为1 0
C.外电阻为10 D .内电阻为1 0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可知,内、外电阻之和为1 0.
r + R
答案:B
7 .如下图所示,电灯A上标有“10 V0 W”的字样,电灯B上标有“ 8 ;20
W” 的字样,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 0当滑动触头由a端向
b端滑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电灯电阻的变化),则()
A .电流表示数一直减小,电压表示数一直增大
B .电流表示数一直增大,电压表示数一直减小
C.电流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压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D.电流表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电压表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对于直流电路动态问题,宜采用“结构分析法”,沿“局部一整体 -局部”的思维路径,先分析局部电阻变化,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判断整体总电流及路端电压的变化,再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推理判定某局部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结论,
可以求得电灯A的电阻R A = 10 Q,电灯B的电阻R B= 3.2 Q,所以,当滑动触头由a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总电阻一直减小.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8.如右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 9 Q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
E = 30 V,内阻r = 1 Q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 = 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 M = 1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10 A B.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20 W
C.电动机的热功率为4 W D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6 W
解析:由E = 30 V,电动机两端电压10 V可得R和电源内阻上分担电压
20
为20 V,则1= A = 2 A,故A错;电动机输入功率P= Ul = 10 VX 2 A = 20 9+ 1
W,故B正确;由P热=I R M = 4X 1 W= 4 W,故C正确;由P输出=P—P热=20
W —4 W= 16 W,故D 正确.
答案:BCD
9.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I,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所示.
由图可读出I = _______ cm, d= __________ mm.
一一1
解析:对游标卡尺主尺为2.2 cm,游标尺为5X mm= 0.5 mm= 0.05 cm. 故I = 2.2 cm+ 0.05 cm= 2.25 cm
螺旋测微器先读出固定刻度的读数,由于半刻度线已露出,所以固定刻度为
6.5 mm,再读出可动刻度上的格数X 0.01 mm,读数为6.5 mm+ 36.0X 0.01 mm
=6.860 mm.
答案:2.25 6.860
10.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
的阻值范围为0〜20 Q,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________ .
A •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电流表接线有错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D.电压表接线不妥
(2)在下面方框里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
解析:(1)在实物连线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接入电路了,滑动头没有接,所以移动变阻器滑动端时,不会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所以A项应选.直流电表只允许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图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对了,所以选项B不选.图中电
源由一节干电池充当,电动势是1.5 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0〜3 V,图中连接是正确的,所以选项C不选•图中把电压表直接和电池两端并联,这样即使将开关断开,电压表仍有示数,即开关不能控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且电流从
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所以电压表的接线不妥,选项D应选.
答案:⑴AD (2)这个实验正确的电路图如下图
11.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 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1)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E,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
测金属丝” “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2)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
择开关旋至________ 挡(填“欧姆X 100”“直流电压10 V ”或“直流电流2.5
mA”),再将________ 傾“红”或“黑”)表笔固定在a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
依次接b、c、d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解析:(1)电流表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断路,由于电压表示数为E,说明电压表两端与电源相连,因而待测金属丝断路.
(2)判断电路故障问题,应利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电流应从多用电表的
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因而红表笔应与a接线柱相连,当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时,黑表笔接b时,多用电表不能与电源形成闭合回路,示数为零,黑表笔接c、d时,多用电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示数为电源电动势.
答案:⑴待测金属丝(2)直流电压10 V 红0 E E
12.在如下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i和R2都是纯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下图乙中Oa、Ob所示.现在电路两端B、C之间加上恒定的电压U o = 7.0 V •调节调动变阻器R3,使电阻R i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求此时电阻R i和Rz的阻值为多大?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大?
/fi
3
2
1
2 3 4 5 6 7 //mA

解析:R i、R2和R3串联、电流相等•当电阻R i和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
相等时,得R i = R2,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1= 2.5 mA,加在
U1
电阻R i和R2上的电压U i = U z= 2.5 V,由欧姆定律得R i= = 1 000莒滑
U3
动变阻器R3两端的电压为U3= U°—U i —U2 = 2 V,由欧姆定律得R3= ~Y = 800 Q.
答案:R i= R2= 1 000 Q R3= 800 Q。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