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十二) 课题:班级小主人教学目的:1(学会撰写发言稿、进行口头报告、制订公约、设计制作班级成长手册。

2(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级,为彼此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3(能够感受到在集体中成长的温暖,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撰写发言稿、进行口头报告、制订公约、设计制作班级成长手册。

2(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级,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第2课时活动二班级公约大家订师:在班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少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生:我觉得大家一起来订一份班级公约,共同遵守,是个好办法。

1(讨论班级问题。

师: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有哪些,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2(整理问题。

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

3(讨论该怎么做。

师: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请大家把建议记录下来。

学生小组活动。

4(我们的公约。

师:我们一起动手来制订我们班的公约吧~全班同学一起活动。

5(填写第11页的成绩单。

第3课时活动三班级成长手册师:上学以来,我们班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事,如果能把这些事编成一本《班级成长手册》,就能留住所有的美好时光~1(想想记录哪些内容。

师:想想班级中发生过哪些值得记下的事情呢,学生小组讨论。

2(确定手册栏目。

师:我们可以对要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并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学生小组活动。

3(制作手册。

学生制作手册,设计各式各样的记录框和图画。

4(填一填。

学生填写班级成长手册。

5(填写第15页的成绩单。

课题:危险我知晓教学目的: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创造力,进行简单的设计。

3(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放学路上保平安师: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在路上,耳边总会传来老师、家长叮嘱你们注意安全的话语,知道这是为什么吗,4(调查回家方式。

师:大家是怎样回家的,小组同学作调查,统计全班同学回家的方式。

2(寻找路上危险。

师:根据不同的回家方式,讨论一下路上可能存在的危险。

学生讨论、汇报。

3(讨论如何安全回家。

师:针对这些危险,我们想想要做怎样的安全做法, 学生讨论。

4(我的放学路线图。

师:每位同学把自己回家路上经过的地方画出来。

填写书第22页的内容。

5(制作安全地图。

师:你们将应对危险的办法一个个放在回家的路线图中,制作一个安全地图。

学生制作安全地图。

6(填写第23页的成绩单。

第2课时活动二家中水、电、煤的安全生1:报纸上经常听说有的地方煤气中毒,有的地方着火了。

生2:看来家里安全也很重要。

4(应该怎么做。

师:要保证家里的安全,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汇报。

2(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可以对家里进行一周的观察,看看我们平时做得怎样,并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填写观察记录。

说说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3(讨论居家安全。

师:我们可以找出哪些日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学生汇报。

师:针对家里的这些隐藏的危险,我们可以用“岗位责任制”来解决。

4(填写第27页的成绩单。

第3课时活动三自制校园安全标志生1:我们白天在校园里也需要注意安全。

比如,下雨天时,湿漉漉的楼梯口就很危险。

生2:是啊,上次我差点摔一跤。

我们应该在这些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制作一些安全标志。

4(找找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师:根据大家每个人的经历和观察,我们找出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学生发言。

2(分组设计标志。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方,开始设计自己的安全标志图案。

小组讨论,并初步确定设计图。

(中期交流。

3在全班交流会上,每个小组都介绍自己设计的标志。

4(制作坊。

让学生选材料、定大小。

学生小组讨论。

5(动手做。

6(固定。

7(填写第31页的成绩单。

课题:探访昆虫世界教学目的:1(能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全面地和昆虫“对话”,更加细致地了解它们的外形、本领、食性、生长特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2(学会观察、记录,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体悟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1(能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全面地和昆虫“对话”,更加细致地了解它们的外形、本领、食性、生长特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2(体悟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昆虫的美食4(我的猜想。

学生展示昆虫宝贝的照片,猜它吃的一些食物。

说说自己猜想的理由。

2(我的实验计划。

小组谈论,安排实验的材料、工具、时间、地点和步骤。

3(动手实验。

做好准备,开始实验。

4(我的结论。

根据实验的情况,说说自己昆虫宝贝吃哪些东西。

5(填写第39页的成绩单。

第2课时活动二昆虫保护宣传画4(确定宣传画主题。

学生说说自己宣传画的主题。

如:善待有益昆虫。

讨论各自的宣传语。

2(想画面内容。

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看到或听到的人类破坏有益昆虫生活的例子,然后说说自己在宣传画中表现的内容。

3(画草图。

根据想好的内容,先画一张草图。

4(完成宣传画。

对自己的草图基本满意后,开始正式动笔完成宣传画。

5(填写第43页的成绩单。

第3课时活动三蚜虫知多少生1:这次昆虫主题展板比赛,你们打算介绍哪个方面的内容, 生2:我们想让大家来认识一下农业害虫——蚜虫。

1(小组讨论。

经过小组讨论,认为做展板时,可能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

2(收集资料。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

有书上或网上得到的资料;有采访得到的资料;有拍照或网上下载打印的图片。

3(安排展板内容。

先确定展板的尺寸和形状,然后根据资料的情况,对展板内容进行具体安排。

4(制作展板。

5(填写第47页的成绩单。

评论这张转发至微博转发至微博小学综合实践课教案(十三) 2010-07-07 13:59:26| 分类: 教育教学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课题:秋游去教学目的:1(拓展在自然常识、旅游景点、动植物特点等方面的知识面。

2(初步掌握组织校外活动、设计游戏的基本步骤,提高反思、叙述能力;在听取他人意见、改进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的科学思维能力。

4(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

5(激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拓展在自然常识、旅游景点、动植物特点等方面的知识面。

2(初步掌握组织校外活动、设计游戏的基本步骤,提高反思、叙述能力;在听取他人意见、改进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秋游方案大比拼师:我们年级要去秋游了,你们自己来安排这一天怎么玩。

看看哪组的计划方案最好。

4(确定秋游地点。

师:到哪里去玩上一天呢,学生小组讨论,确定秋游地点。

2(初步的计划。

讨论解决以下问题:怎么去,怎么玩,要花多少钱, 3(我们的方案。

把计划整理好,确定出我们的秋游方案。

4(填写第55页的成绩单。

第2课时活动二游戏设计显身手师:每次秋游集体活动时,总是玩那几个老游戏。

这次,我希望大家能设计几个新的游戏,让大家好好乐一乐~1(设计准备。

先调查了解同学对秋游游戏有什么希望,然后小组讨论秋游时的游戏应该是怎样的。

2(设计新游戏。

小组设计新游戏的内容,并制定游戏规则。

3(玩玩看。

先找一些同学玩玩看,听听大家的反应。

4(作改进。

试玩后,对游戏进行一些改进。

5(填写第59页的成绩单。

第3课时活动三秋游归来话秋游师:学校安排我们班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介绍秋游的经历和感受。

我们该怎么办呢,生1:可以画张图帮助介绍。

生2:公园的门票背后就有路线图,可以把它画下来。

1(画路线图。

先找出这次秋游中玩过的地方,再把它们连起来,变成一张游玩路线图。

2(回忆秋游。

把画好的路线图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回忆。

学生积极发言,讲述秋游中好玩、有趣、印象最深的事情。

3(准备介绍内容。

把同学们讲的故事进行筛选,挑出几个有意思的来介绍。

还要说说小朋友出游时的注意点。

4(向小朋友作介绍。

先用一句话来概括对这次秋游的印象,然后对着路线图讲一讲。

5(填写第63页的成绩单。

第4课时活动四活动总结1(讨论: 你是怎样高高兴兴郊游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让学生讲出外出郊游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单独行动,也不能喜欢干啥就干啥,要做一名守纪律的好学生。

并要注意让学生懂得旅游到疲劳时应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为了减轻疲劳,可以适当喝点醋,也可以吃些水果的经过一一说下来。

2(引导学回忆旅途中的事,回答下列问题:(1)郊游的地方美不美,(2)有没有谁乱丢垃圾,(3)有没有谁不爱护花草树木,(4)有没有帮助同学,(5)有没有认识新朋友,(6)有没有使你感动的事情,3(让学生写下活动小总结。

课题:争做健康小子教学目的:1(掌握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并积累一点生活经验。

3(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食品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调查、考察、比较、实验、设计等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并积累一点生活经验。

3(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食品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我的饮食搭配合理吗生1:大家都说我长不大。

生2:大家都说我是小胖墩,是不是我的饮食搭配不合理呢, 4(学一学。

教师出示儿童每天对各类食物的需要量表(见书第68页的表格)。

学生认真阅读。

2(做记录。

师:每位同学记录一下三天自己吃的食物。

学生反馈。

3(对对看。

请家长帮助计算出三天各种食物的总量以及平均值。

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结果与调查到的日需量标准对比后,有什么发现。

4(改一改。

师:对于自己的饮食应该做哪些调整,学生发言。

5(填写第71页的成绩单。

第2课时活动二告别不良饮食习惯师:小黎刚刚一直喊肚子痛,送到校医那儿才知道,原来是他吃完午餐后就与其他同学不停地打闹引起的。

可见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师:那同学们,你们到底都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呢, 4(侦察站。

让小组成员交流各自观察和了解到的饮食习惯。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2(问问查查。

师: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 师:同学们看,这是采访了校医后做的整理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