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制作作业指导书

压力容器制作作业指导书

9.6.2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9.6.3采取局部预热时,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预热的范围为焊缝两侧各不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9.6.4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
9.6.5焊接设备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安全可靠,仪表应定期校验。
表1
序号
项 目
标 准 及 技 术 要 求
检 验 方 法
1
切割面垂直度
等级
垂直度公差(C)mm
简 图
一般按1级检查
需经二次加工切口,按3级检查;若图样
工艺另有要求时按图样工艺规定。
0
≤1%δ
1
≤2%δ
2
≤3%δ
3
≤4%δ
2
切割表面粗糙度
等级
波纹高度(G)mm
简 图
一般按1级检查
需经二次加工切口,按3级检查;
L>6000时不大于8
塔 器
任意3000mm圆筒段偏差不得大于3
圆筒长度L≤15000时偏差≤L/1000
L>15000时偏差≤0.5L/1000+8
其 它
容 器
筒体长度L,直线度允差ΔL≤L/1000
3
筒体长度
塔器L±1.5mm/m且不大于±50
筒 体
长度m
≤2.5
5≥E
>2.5
10≥E
>5
15≥E
压力容器制作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1.1 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的钢制容器。
1.2 下列各类容器不属于本标准的范围
1.2.1 直接用火焰加热的容器
1.2.2 核能装置中的容器
1.2.3 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
1.2.4 经常搬运的容器
1.2.5 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容器。
1.2.6 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
5.3.3氧乙炔切割可采用数控切割机和直条火焰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等。
6. 坡口加工
6.1焊接坡口应根据图样要求或工艺条件选用标准坡口或自行设计。
6.2坡口制备
6.2.1边缘加工方法有机械切削、热切割坡口加工(包括氧气切割、等离子切割和碳弧气刨)两大类。
6.2.2碳素钢和标准抗拉强度不大于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可采用冷加工方法,也可采用热加工方法制备坡口。
4.3对于型钢,如角钢、工字钢等,采用拉线法、线坠、直尺测量,对其弯曲、翼缘倾斜、扭曲等进行控制,矫正方法可使用火焰矫正和压力机矫正。
5. 号料切割
5.1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加工余量,以确保凸型封头和热卷筒节成型后的厚度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冷卷筒节投料的钢板厚度不得小于其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
2.5 JB2536-80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
2.6 GB700-88 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2.7 《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2.8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3. 材料准备
压力容器使用的原材料包括钢板、钢带、钢管、型材和锻件等。质检部门应按照有关标准对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化学成分、材料性能、交货状态和其它实验结果等进行控制验收。
3.1钢板表面不许有裂纹、气泡、折叠、夹杂、结疤和压入氧化铁皮、钢板不得有分层。
3.2热轧不锈钢经酸洗供货的表面不得有氧化皮和过酸洗。
3.3钢材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质检部门应按质量证明书对钢材进行验证,必要时尚需进行复检。
3.4当图样和工艺另有要求时,按图样和工艺要求进行复验。
3.5材料复验取样的方法和数量按相应标准进行。材料化学成分一般按炉号、力学性能按批号取样复验。
9.2.1.4焊接材料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且满足图样的技术要求,进厂时按有关质保体系规定验收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3定位焊
9.3.1焊接接头拘束度大时,推荐采用低氢型焊条施焊。
9.3.2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否则必须清除重焊。如存在气孔,夹渣时亦应除去。
9.3.3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
9.6.6常用钢号推荐的预热温度见表4:
6.3.3奥氏体高合金钢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内应刷涂料,以防止沾附焊接飞溅。
7. 成型
7.1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筒节的成型和封头的成型。
7.2当钢板厚度超过圆筒内径的2.5%时,钢板的弯卷必须在热态下进行。冷卷后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冷加工硬化现象。
7.3 对于低温压力容器,采用经过正火、正火加回火,或调制处理的钢材制造的受压元件,宜采用冷成型或回火温度以下的温成型。采用温成型时,需避开钢材的回火脆性期。若在回火温度以上热成型时,应根据需要进行与母材相同或相类同的热处理。
f.复层焊缝与基层焊缝,以及复层焊缝与基层钢板交接处推荐采用过渡层。
9.2.1.3不同钢号相焊的焊缝金属选用原则
a.不同钢号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力学性能。推荐采用与强度级别较低的母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
b.碳素钢、低合金钢与奥氏体高合金钢之间的焊缝金属应保证抗裂性能和力学性能。推荐采用铬镍含量较奥氏体高合金钢母材高的焊接材料。
7.5.7球形封头分瓣冲压的瓣片尺寸允差应符合GB12337的规定.
表2 单位:mm
序号
项 目
标 准 和 技 术 要 求
1
直径
内件装配有要求时
≤500
501-1000
1001-2000
2001-4000
4000以上
±2
±2.5
±5
±7.5
±10
2
最大最小直径差
管壳式换热器
GB151外圆周长偏差-0,+10
1.2.7 内直径小于150mm的容器
1.2.8 要求做疲劳分析的容器
1.2.9 已有其它行业标准的容器。
2.引用标准和文件
2.1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2.2 JB4708-9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2.3 JB/T4709-92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4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单 层
钢 板
名义厚度δn
≤12
12<δ≤25
>50
错边量
≤1/4δn
≤3
≤1/16δn且≤10
复 合
钢 板
错边量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且不大于2
多层包扎内筒
错边量不大于1.5
5
A类焊接接头棱角
圆 筒
≤δn/10+2,且≤5
多层包扎内筒
≤2
热套单层内筒
棱角E
≥1.5
1.5>E
≥1.25
1.5>E
≥1.25
7.5.4用弦长等于封头内径3/4DI的内样板检查椭圆形\碟形球形封头内表面的形状偏差,其最大间隙不得大于封头内径DI的1.25%.检查时应使样板垂直于待测表面.对图所示的先成型后拼接的制成的封头,允许样板避开焊缝测量.
7.5.5碟形及折边锥形封头,其过渡区转角半径不得小于图样的规定值.
7.5.6封头直边部分的纵向皱折深度应不大于1.5mm.
筒体检查对角线
6.2.3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碳锰低合金钢、铬钼低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宜采用冷加工法。若采用热加工法,对影响焊接质量的表面层,应用冷加工法去除。
6.3坡口要求
6.3.1焊接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6.3.2坡口表面及两侧(手弧焊10mm,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各20mm,电渣焊40mm)应将水、铁锈、油污、积渣和其它有害杂质清理干净。
8.3壳体组对时应达到以下标准见表3:
9. 焊接
9.1焊工
施焊焊工必须按原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规定考试合格。
9.2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气体、电极和衬垫等。焊条、焊剂应按规定烘干、保温;焊丝需去除油锈;保护气体应保持干燥。
9.2.1焊接材料选用原则
9.2.1.1焊接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图样规定,如无说明,参照《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0
30≥E
>15
60≥E
>30
>60
允差m
±6
±10
±13
±16
±20
±40
±60
4
焊接接头布置
管壳式换热器
相邻圆筒A类焊接接头边缘的距离,封头A类焊缝的端头与相邻圆筒A类焊接接头边缘的距离应大于名义厚度δn的三倍,且不小于100
换 热
容 器
搭接焊接接头、角接焊接接头与任意相邻焊接接头距离均不应小于三倍壳体壁厚,且不小于50
3.6凡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确认的标记。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有确认标记被裁掉或材料分成几块,应于切割前完成标记的移植。
4. 矫正
4.1对于吊装、运输、堆放等造成变形的钢材,其偏差如大于允许偏
差时,使用前首先进行矫正。
4.2对于板材的局部不平度,使用长度为1m的平尺检查,在任意 1m2范围内,当钢板厚度>14mm时,间隙应≤1mm;当钢板厚度≤14mm时,间隙≤1.5mm;否则使用平板机矫正。
5.2下料时应达到表1要求。
5.3压力容器制造中,下料常采用机械切割、氧乙炔切割、等离子切割等几种下料方法。
5.3.1机械切割下料主要使用龙门式剪板机,剪切后对于扭曲变形必
须矫平。
5.3.2当被切割金属的氧化物熔点低于金属本身的熔点时,可采用氧乙炔切割,如低、中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对于高铬镍合金钢等高熔点金属采用等离子切割。
9.5.2试板应由施焊容器焊工采用施焊容器时相同的条件焊接,多焊工施焊的容器,做焊接试板的焊工由制造单位的检验部门指定。
9.5.3试板必须在筒节的A类纵向接头焊缝的延长部位与筒节同时施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