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总成本分析一、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
该表一般分为两种:按成本项目反映和按产品种类反映。
(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成本项目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合计额的报表。
(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产品种类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
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二、产品总成本分析(一)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它是通过将分析期的实际数同某些选定的基数进行对比来揭示实际数与基数之间的差异,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对比分析法的基数由于分析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有计划数、定额数、前期实际数、以往年度同期实际数以及本企业的历史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
对比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数量对比。
2.构成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也称比重分析法。
构成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织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全部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是否合理。
产品成本构成比率的计算公式列示如下:直接材料成本比率=直接材料成本产品成本×100%直接人工成本比率=直接人工成本产品成本×100%制造费用比率=制造费用产品成本×100%3.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是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产值成本率、销售收入成本率和成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产值成本率= 成本产值×100%销售收入成本率=成本销售收入×100%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二)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按产品种类反映的生产成本表的分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对比分析,借此可确定全部产品和各种主要产品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了解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2.本期实际成本与上年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借此可以了解可比产品成本本期比上年的升降情况。
产品总成本分析重点1.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
该表一般分为两种按成本项目反映和按产品种类反映。
2.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归纳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一般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和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进行分析。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
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了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形成该差异的基本原因:1.用量偏离标准,也称为数量差异,按计划价格计算;2.价格偏离标准,也称价格差异,按实际用量计算。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构成了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形成该差异的基本原因:1.量差,是实际工时偏离计划工时,其差额按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计算确定的金额,称为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2.价差,是实际每小时工资成本偏离计划每小时工资成本,其差额按实际工时计算确定的金额,称为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
三、制造费用的分析产品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的分析,通常与计时工资制度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相类似,先要分析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和每小时制造费用变动两因素对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然后查明这两个因素变动的具体原因。
主要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等。
1.对比分析法下,通常将本月实际数与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揭示本月实际数与计划数、上年同期实际数之间的增减变化。
2.构成比率法下,可以计算某项成本占制造费用合计数的构成比率,也可将制造费用分为与机器设备使用有关的成本(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机物料消耗等,如果动力成本不专设成本项目,还应包括动力成本)、与机器设备使用无关的成本(例如车间管理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等),以及非生产性损失等几类,分别计算其占制造费用合计数的构成比率,或将本期构成比率与本年计划和上年同期实际进行对比,揭示其差异和与上年同期的增减变化,分析其差异和增减变化是否合理。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归纳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
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
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形成的基本原因:①用量偏离标准②价格偏离标准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形成的基本原因:①量差②价差4.对制造费用的分析,主要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等。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一、非企业会计体系概述我国现行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体系和非企业会计体系。
企业会计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
非企业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基金会计等。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是预算执行情况,包括各级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其中,明细核算以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为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同时满足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为主要目标,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情况为主要核算内容,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是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民间非营利组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本单位各项经济业务和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基金会计以基金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基金会计核算适用相关的基金会计制度。
目前,我国的基金会计包括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住房公积金会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基金会计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事业单位会计是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自身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既要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也要满足单位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
相对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所以,事业单位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和预算执行情况。
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年度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2.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为反映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收入一般在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支出一般在实际支付时确认。
事业单位对其经营活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对应收应付款项等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也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3.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
而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4.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事业单位会计概述重点1.非企业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以及基金会计等。
2.事业单位会计既要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也要满足单位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
注意相对于企业而言,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3.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大类。
而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4.事业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资产(一)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一)货币资金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指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1.库存现金(1)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是存放在本单位的现金,主要用于单位的日常零星开支。
单位不得超范围、超额度使用现金,不得“坐支”现金。
(2)现金清查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①现金溢余时: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付款其他收入②现金短缺时:借:其他应收款其他支出贷: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事业单位的银行存款是指事业单位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并按照规定核算银行存款的各项收支业务。
月度终了,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①收到捐赠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②购买自用物资:借:存货贷:银行存款3.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及程序国库集中收付,是指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一项国库管理制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①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事业单位在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时,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
②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事业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月度用款限额,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事业单位,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