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二一、名词解释1.根系:指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
2.凯氏带:指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各内皮层细胞,其两个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形成的带状加厚、且木质化和栓质化的特殊结构。
3.初生结构:指由初生分生组织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所组成的结构。
4.次生结构:指由次生分生组织的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所组成的结构。
5.枝条:指具叶、芽等的茎。
6.叶痕与叶迹: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称叶痕;叶痕中突起的小点,是叶柄与茎之间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称叶迹。
7.泡状细胞:是禾本科植物叶片的上表皮上分布的呈扇形排列的一些特殊的大型薄壁细胞。
8.分蘖:是禾本科植物茎在近地面的几个节上同时产生分枝和不定根的现象(或分枝方式)。
9.异面叶与等面叶: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的叶,称为背腹叶或异面叶。
叶肉细胞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或上下两面都具有栅栏组织的叶称为等面叶。
10.离区与保护层:叶脱落前,叶柄基部细胞壁易发生溶解的区域(几层细胞),称为离区。
(其原因是胞间层的果胶酸钙转化为可溶性的果胶和果胶酸,有的甚至整个细胞壁或整个细胞发生溶解)。
叶脱落后,在伤口表面形成的几层木栓化的细胞,称为保护层。
11.变态: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由于长期适应某种特殊的环境条件,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发生了显著变异,并成为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这种变异称为变态。
12.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来源不同,但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如茎刺与叶刺;茎卷须与叶卷须;块茎与块根等。
来源相同,但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卷须、根状茎和鳞茎。
二、填空1.根是植物的地下营养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吸收、输导作用、固着、支持作用和合成、分泌作用。
2.根按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两种类型。
3.根系按形态不同,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4.自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叫根尖,自下而上可分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区域,其中分生区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伸长区已开始组织分化。
5.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生长时,维管形成层产生于维管薄壁组织及正对初生木质部辐射角的中柱鞘细胞。
6.双子叶植物根经次生生长后,在横切面上自外向内依次为: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皮层(有或无);韧皮部,包括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含径向的韧皮射线);形成层;木质部,包括次生木质部(含径向的木射线)和初生木质部;少数植物根中央还有髓。
7.禾本科植物根,正对初生木质部的内皮层细胞壁不增厚,称为通道细胞。
8.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支持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和光合作用。
9.芽是未发育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枝芽(叶芽)从纵切面上看,由芽轴、生长维、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组成,鳞芽的外面还有芽鳞。
10.芽根据着生位置,可分为定芽和不定芽;根据有无芽鳞片,可分为鳞芽和裸芽;根据芽将发育的器官性质,可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根据芽的生理活动状态,可分为活动芽和休眠芽。
11.植物的茎,根据其木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两种类型;根据其生长习性不同可分为直立茎(如杨树)、缠绕茎(如牵牛花)、攀援茎(如葡萄)和匍匐茎(如草莓)四种类型。
12.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在横切面上由外向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中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
13.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由表皮、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和维管束三部分组成。
14.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生长时,束间形成层由位于相邻维管束之间的一部分髓射线细胞发生。
15.周皮形成时,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产生栓内层。
16.双子叶植物茎经次生生长后,在横切面上自外向内依次为: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皮层(有或无);韧皮部,包括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包括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髓。
此外,在维管束之间还有髓射线,维管束内有维管射线。
17.一个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都称为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18.叶片是叶行使功能的主要部分,其形态宽大而扁平,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19.在叶片上分布着粗细不等的脉纹叫叶脉,它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一般分为网状脉和平行脉两种类型。
20.复叶的类型有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和单身复叶;叶序的类型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基生等。
21.柑橘的叶属复叶中的单身复叶类型;蚕豆的叶属复叶中的羽状复叶类型。
22.下列植物的变态器官:玉米是根(支持根),洋葱是茎(鳞茎盘)、叶(鳞叶),仙人掌是茎(肉质茎);叶(叶刺)。
23.下列变态器官各举两种植物:肉质直根如萝卜、胡萝卜,肉质茎如仙人掌、莴苣,茎卷须如瓜类、葡萄。
24.下列各部分属于什么变态:皂荚的刺为茎刺(枝刺),山楂的刺为茎刺(枝刺),刺槐的刺为叶刺,柑橘的刺为茎刺(枝刺),豌豆的卷须为叶卷须,黄瓜的卷须为茎卷须(枝卷须),葡萄的卷须为茎卷须(枝卷须)。
三、选择填空1.根毛是(A)。
A、根尖某些表皮细胞外壁突起形成的B、较小的根C、根尖表皮外的细胞D、根所发生的分枝2.有关根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D)。
A、根冠四周密生根毛B、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C、所有植物根的中央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的髓D、侧根由中柱鞘细胞分裂而产生3.双子叶植物根的木栓形成层发生于(C)。
A、表皮B、皮层C、中柱鞘D、内皮层4.双子叶植物老根结构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是(B)。
A、相间B、内外C、辐射D、外始式5.百合、藕、马铃薯的地下茎分别是(D)。
A、球茎、根状茎、块茎B、鳞茎、肉质茎、块茎C、球茎、肉质茎、块茎D、鳞茎、根状茎、块茎6.天南星科植物马蹄莲花器中最具观赏价值的部分为(D)。
A、花冠B、花被C、肉穗状花序D、苞叶7.萝卜、豌豆、南瓜的变态器官分别是(C)。
A、根状茎、茎卷须、叶卷须B、根状茎、叶卷须、茎卷须C、肉质直根、叶卷须、茎卷须D、肉质直根、茎卷须、叶卷须8.一般情况下,禾本科植物茎的分枝方式为(D)。
A、合轴分枝B、单轴分枝C、假叉分枝D、分蘖9.下列植物具变态根的是(C)。
A、马铃薯B、生姜C、山芋D、洋葱10.泡状细胞分布于(B)。
A、禾本科植物叶片下表皮B、禾本科植物叶片上表皮C、水生或湿生植物的叶肉D、水生或湿生植物的叶脉四、是非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1.甘薯块根用于营养繁殖,其上生出的芽为不定芽,扦插后生出的根为不定根。
(√)2.休眠芽是不能萌发的芽。
(×)3.同一植物上的叶芽和花芽,一般花芽肥大而叶芽瘦小。
(√)4.树干又高又直的是单轴分枝;主干弯曲,株形比较开展的是合轴分枝。
(√)5.由于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分裂,从而使茎不断增粗。
(×)6.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的。
(×)7.维管射线和髓射线一样,均由薄壁细胞组成,均有横向输导物质和贮藏物质的功能。
(√)8.同一年形成的早材和晚材颜色为由浅转深自然过渡,而两个相邻年份的早、晚材之间颜色截然不同。
(√)9.单子叶植物茎的表皮为终身保护组织。
(√)10.禾本科植物的根、茎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均为相间排列。
(×)11.茎上每节只生一叶的叫单叶,每节生两叶以上的叫复叶。
(×)12.双子叶植物叶片下表面绿色较上表面浅,是因为下表皮角质层较厚的缘故。
(×)13.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上有运动细胞,由于它的存在,当天气干旱时,叶片会卷曲成筒状。
(√)14.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都有变态。
(√)15.叶刺的变态是长在叶腋间的。
(×)16.甘薯茎蔓扦插繁殖形成的块根是由主根膨大形成的。
(×)17.葡萄的卷须和柑橘的刺均属茎的变态,即来源相同,但形态和功能不同,因此把它们称为同源器官。
(√)五、表解题1.试比较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的不同点。
2.试比较双子叶植物茎与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不同点。
3.试比较双子叶植物叶片与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的不同点。
六、问答题1.试述双子叶植物根次生生长中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和活动。
答:(1)维管形成层(简称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产生:由维管薄壁细胞和正对初生木质部辐射角的中柱鞘细胞共同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
活动:向外形成次生韧皮部(较少),向内形成次生木质部(较多);还有呈辐射状(径向)排列的射线。
(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产生: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成。
活动: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合称为周皮。
2.南瓜茎横切面结构自外向内包括哪些部分?阐明其有别于其它茎的特点。
答:表皮、皮层(靠表皮处有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维管柱(维管束及相邻维管束之间的髓射线、髓腔)。
南瓜茎的维管束为双韧维管束。
3.根的表皮有何特点,其意义是什么?答:根表皮的特点是细胞壁薄,不发生角质化;许多细胞的外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
其意义是有利于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何谓叶镶嵌,有何意义?答:叶镶嵌是指同一枝条上的叶互不重叠,彼此镶嵌排列的现象。
其意义是有利于叶充分地接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