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
在很多妈妈的眼里开发孩子的智力是育儿专家才会做的事什么左脑开发、右脑开发、联想记忆开发等等。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聪明的孩子在智力发育关键期都没有经历过前面提到的种种专业的智力开发。
他们之所以聪明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还和他们的父母积极地做了一些这样的事。
【1、让孩子获得满满的安全感】
让孩子获得充足的安全感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及时给孩子安抚减少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但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一哭就去哄、抱会宠坏孩子。
实际上及时哄、抱才是正确的做法不哄不抱才会对孩子不利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
安全感越足的孩子在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能更专注地发展他内在的能力。
比如孩子能自己拿着玩具玩很久偶尔会抬头大喊一声妈妈妈妈远远地回应一声哎然后他就继续放心地玩。
而安全感不足的孩子会担心妈妈的离开一直不安地哭闹直到妈妈出现在他身边了才能安静下来。
因此父母都要明白的一点是孩子哭闹的时候要给予积极的安抚通过声音、拥抱等方式使孩子平静下来这样孩子的安全感才会越来越足而不是任由孩子哭泣。
【2、经常抚摸、拥抱孩子】
研究显示婴幼儿时期缺乏拥抱的孩子爱哭、易生病、情绪易烦躁;而经常被触摸和被拥抱的宝宝其心理素质要比缺少这些感受的孩子好得多。
当我们抱起孩子的时候亲亲他的小脸蛋摸一摸他的小手捏一捏他的小脚丫这些小动作都使孩子感到快乐。
我们的每一次抚摸和拥抱对孩子而言都是一次良性的刺激而这些刺激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对其大脑发育有重要意义。
【3、常常和孩子聊天】
经常和孩子聊天能刺激孩子的语言神经还有稳定孩子情绪的作用特别是9个月到3岁之间的孩子。
当然和孩子聊天也是讲技巧的:
聊天时要注意看着孩子的眼睛听他说话;
此外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任何善意的举动都会起到正面效果。
因此和孩子聊天时还可以伴有温和的肢体动作比如握握孩子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等;
此外聊天不等于唠叨真正会懂得聊天的妈妈会顺着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聊给孩子很多愉悦的感受让孩子越聊越想聊;
最后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更能鼓励孩子多说让孩子爱上表达爱上思考。
【4、鼓励孩子模仿】
模仿是孩子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
爱模仿的孩子更聪明。
而善于鼓励孩子模仿的爸爸妈妈能让孩子更聪明。
研究表明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
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去做好榜样作用了。
比如和孩子交流时我们要保持耐心在孩子面前慢慢说嘴型变化夸张一点、慢一点让孩子更快学会发音。
如果想要孩子学会某项技能如洗手、擦手、穿脱鞋子、刷牙、整理玩具等那我们就要重复在孩子面前示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来学习让孩子在模仿中掌握这些新本领。
【5、积极带孩子体验】
6岁前孩子主要靠体验来感受世界在生活、玩耍中去观察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给孩子带来的体验越丰富多彩他们的大脑受到的刺激也越多。
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有:多带孩子到不同的地方如公园、超市、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
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安排更多的家庭旅游让孩子从小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人群和事物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认知。
【6、和孩子一起阅读】
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但是许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并非因为家中无书而是因为父母没有阅读的兴趣。
因此如果想让孩子养成爱阅读的习惯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
要明白就算我们看的不是什么经典名著而是报纸、杂志等一些看似无用的读物也能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7、和孩子一起玩耍】
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曾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方式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
2岁-5岁的孩子中爱玩的孩子比不爱玩的孩子要聪明得多。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
所以0岁-6岁是开发宝宝大脑的黄金时期父母要珍惜这个黄金时间多陪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