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整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整

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
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
4
•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 固体剂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片剂、胶 剂、栓剂、丹剂、贴膏剂、涂膜剂
42个
3. 2005版药典:4个(-2)
4. 1985~1998年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中药注射剂新药(新药转正标准):10个 5. 1999年《新药审批办法》以来:17个
16
按照1999年《新药审批办法》 批准的二类中药注射剂
1、心脉隆注射液:单味,蟑螂(蜚蠊) 06 2、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单味,06 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单味,05 4、注射用黄芪多糖:单味,04 5、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单味,05 6、康莱特注射液:单味,Z10970091 7、人参糖肽注射液:单味,肌注,人参糖肽,01、WS 8、疏血通注射液:2味,水蛭、地龙。01 9、喘可治注射液:2味,肌肉注射,淫羊藿、巴戟天,01
19
(三)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 中药注射在保存传统中药特色的基础上,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 特点,目前已开始广泛用于临床。一直以来,中药制剂给人的印象是:因 为是天然药物,所以中药比西药安全,不良反应小。但是,近几年有关中 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增多,其临床的安全性逐渐受到质疑。
17
1999年《新药审批办法》以来批准的二类 中药注射剂
10、参芪扶正注射液:2味,党参、黄芪,99 11、热毒宁注射液:3味,青蒿、金银花、栀子, 05 12、痛安注射液:3味,青凤藤、白屈菜、汉桃叶 ,05 13、肾康注射液:4味,大黄、黄芪、丹参、红花。04 14、得力生注射液:4味,红参、黄芪、生蟾酥、生斑蝥 01 15、川参通注射液 :4味,丹参、川芎、当归、麦冬,02 16、血必净注射液:5味,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 04 17、痰热清注射液:5味,黄岑、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03
• 半固体剂型—煎膏剂、软膏剂、凝胶剂 • 液体剂型—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糖浆剂、注射剂 • 气体剂型—气雾剂
5
• 二、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6
中西医学治疗方法的不同
西药适应症——化学结构、受体 西医—辨病 西药—治病
中药作用——药性(寒、热、温、凉) 中医—辨证 中药—治证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
络的损伤,血离经脉,凝聚成淤,淤积不散,经络受阻,气 血不得宣通,肿痛即作。若淤不去,则经脉不通,气机阻滞, 筋骨不得气血濡养,将影响骨折愈合连接。因此治应活血化 瘀,消肿止痛为主。 常用中成药有:七厘散,三七伤药片,跌打七厘片,龙血竭 片,活血止痛胶囊,独一味软胶囊,云南白药胶囊。
10
骨折中期 损伤后3周到骨折接近临床愈合的时期,为血肿机化
▲60年代初期, 20多个品种(静注) 茵栀黄注射液 板蓝根注射液
▲70年代是中药注射剂大发展时期,经过临床试用的,有资料报道的就有700多种。
15
目前已有国家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总计136个
1.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998年之前颁布) :71个(-2) 2. 中成药地标升国标品种(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 1999~2002):
期。次期肿胀渐消,疼痛明显减轻,但淤肿虽消而未尽,骨折尚 未连接,故宜接骨续筋为主,兼调各脏腑功能。 常用中成药有伤科接骨片,虎力散,愈伤灵胶囊等。
11
骨折后期 骨折接近临床愈合至骨折已坚固愈合,功能基本恢
复的时间,为骨折恢复期。此期骨折已有骨痂生长,但不够坚 固,肢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伤肢部分软组织粘连,若兼受风 寒湿外邪,遇天气变化时则有微肿,痛麻,冷热等不适征候, 且由于骨折后损伤气血,元气虚弱,肝肾亏虚,故宜壮筋骨, 养气血,补肝肾为主兼温通经络。 常用中成药有:丹郁骨康丸,骨康胶囊,肾骨胶囊,骨舒康颗 粒,仙灵骨葆胶囊,治伤胶囊。
辨证论治 合理使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
主要内容
• 一、中成药的定义及常用剂型 • 二、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三、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 四、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可能原因 • 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 •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
一、中成药的定义及常用剂型
3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
18
• (二)中药注射剂与中药的区别 • 复方:双黄连、清开灵、醒脑静、复方丹参等
∵提纯、精制,大分子活性成分去除 痕量但具极强生物活性的成分损失 性味、归经、功效等中药特性略有余存
∴≈≠中药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中药注射剂L国药准字Z
• 单体(提取、合成):穿琥宁、川芎嗪、葛根素等
∵性味、归经、功效等中药特性无存 ∴ ≠中药 按化学制剂管理剂的安全性问题
13
(一)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历史
▲传统中药剂型 丹丸散膏 ▲中药注射剂 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
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14
▲ 1941年,八路军129师制药所研制出了柴胡注射剂,并小量制备用于 临床,为防治流感做出了不凡的贡献,也获得了晋冀鲁豫边区的奖励。 1954年,武汉制药厂开始批量生产柴胡注射剂,使其成为中国第一 个工业化生产的中药注射剂。
原因:患者的胃痛症有喜温喜按,吐清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寒证 分析:三九胃泰的药味苦寒,对慢性胃炎中“湿热型”胃痛有一定疗效。本例患者胃痛属
脾胃虚寒证,寒证用寒药而致损伤中阳,加重病情。(雪上加霜) (热证表现:腹痛拒按,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数。)
9
骨折的三期辨证施治
骨折初期 即损伤1-2周内,为血肿期,由于筋、骨和脉
7
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热证 热者寒之 误用热药——火上浇油 寒证 寒者热之 误用寒药——雪上加霜
8
• 证与病有着极大的差别 • 临床使用中药,用现代医学治病的思路,必然会产生不良后果。
例:患者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三九胃泰胶囊(用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 胃炎,萎缩性胃炎)。药后胃痛不减,怕冷加重,呕吐加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