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弘扬民族精神;发扬青年志愿者光荣传统;执行校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政策,我协会开展了“慰问敬老院”志愿者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二、活动目的:
发扬志愿者精神,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温暖孤寡老人,让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幸福安度晚年。
加深学生对志愿者活动的理解,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三、活动过程及内容:
考虑到交通问题,本次活动地点选择在迎宾街敬老院。
晨8时30分,我协会主席徐万利、副主席李叶以及宣传部、办公室部成员在图书馆下集合。
几经车旅,我们于9时40分来到了目的地敬老院。
主席徐万利向敬老院工作人员说明事先联络确定的活动意向,我们的队伍受到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欢迎。
在听取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的说明和介绍之后,我全体活动人员首先到达位处敬老院5楼的智障人员区。
这里的老人(部分青年)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智障并且失去家庭或社会生活能力,现居住于敬老院的人们。
我社学生不但没有向他们投以任何鄙夷目光,而且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耐心的和他们交流,为他们进行独唱和合唱表演。
慰问了智障人士之后,我们分为多个小组,分散到敬老院各处进行具体的慰问活动。
有的同学们来到老人生活的房间内,受到了老人的热烈欢迎,同学们和老人闲话家常,为老人表演各种节目,和老人打扑克,打麻将,陪老人猜谜语。
老人们十分高兴,有的老人主动为我们表演诸如红歌,山东快板等节目。
虽然我们和老人无亲无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关爱他们,给他们带来家人般的温暖。
有的同学主动向敬老院工作人员提出改善周边卫生条件的想法。
经工作人员同意后,同学们在敬老院里干起擦玻璃,扫地,协助搬运物品等卫生工作。
见到敬老院院内晾晒的衣物被大风吹落,我社员主动将其拾起挂好。
时近11时30分,接近敬老院规定的午餐时间,为了不打扰敬老院的正常运转,我们结束了本次慰问活动。
有的老人按捺不住心中激动,在临别前告诫我们要专精学业,切勿荒废时光。
在结束了收尾工作,告别老人与工作人员后,全体参加本次活动的成员在敬老院门前合影,将本次活动的精神和感受永远刻印在我们心中。
四、活动评估: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慰问敬老院的活动各个阶段都十分成功,成功的原因总结如下:
准备充分
无论何事,一个良好的准备等于成功了一半,这句话在本次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
本次活动事前进行了精密的策划和准备,包括社员集会和完整的策划书。
提前联络敬老院的准备工作也曾按部就班地进行。
这些都是活动成功的保障。
密切配合
在团队精神日益被强调的今天,成员之间能够密切配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虽然社员们加入组织不久,彼此之间并未互相熟稔,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同学之间的密切配合。
同时,协会领导和部员的无缝组合,敬老院工作人员与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络也和成功息息相关。
在成功地背后,我们也认真的思考反思了我们的不足
个别同学集合太晚,有的临近出发才到达集合地点。
在集体表演节目的过程中,一些同学过于内向,影响了演出效果。
不足之处有我们的过失也有大家的过错,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活动办的更加成功!
五、活动意义及影响: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但要学习课堂知识,更要汲取社会经验,相应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号召。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更加明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中的涵义。
面对老一辈奉献者,无论他们眼前积淤了多少岁月的苦难、无论是否与我们有血缘关系,我们永远会毫不吝啬地把“关爱”、“幸福”献给他们。
这次活动给予同学们接触社会,关爱孤寡老人的机会,和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尽我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
六、附件
活动过程具体分工:
活动策划:
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摄影:
活动负责人:
活动总结:讨论:执笔: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