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_想北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想北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想北平》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把握大意,理解主旨;(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和对比手法;(3)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美读和感悟的能力;(2)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自己身后远远的那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有的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有的人揉碎信纸无数,也无法寄去对故园的问候。

《想北平》就是老舍对故乡之恋最好的诠释,让我们通过阅读文章,与作者对话,走进老舍先生的心灵世界问题:1、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写作此文时正羁旅青岛,想念北平却不得相见,这种“想”是一种动情带泪的思念。

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2、老舍心中最美的景物有很多,可他的笔下选取了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并思考为什么选取这些?学生还可以在4——7节中概括写景的重要内容,如通过与“四大历史故都”(特别是巴黎)的对比,写出北平整体环境的“复杂又有边际”,院落布置的“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及接近大自然的特征。

3、品味语言鉴赏抒情散文,品味语言是基础。

体会情感,赏析艺术手法都要与品味语言始终相随。

在上步骤的分析中其实已经完成了部分语句的感悟。

这里再单提出来,以使语言特色更加鲜明。

散文的美未必来自美景美物,重要的是要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细微处见绚丽动人的光彩。

你认为本文哪几处写的具有“动人光彩”,找出来,品味其语言。

估计语段:第2节——“我爱我的母亲……”与北平之爱作类比;第6节——“花多菜多果子多……韭菜叶上的泥点……进了城还带一层白霜。

”第8节——“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样的文字鼓舞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悟,甚至背诵下来。

学生大致可得出平实、生动,看似平常语却那样贴切、形象。

这与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关心苍生,为民请命的历史使命密不可分的。

所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4、片段训练学生展示,体会乡情。

结语:乡情是一杯略带苦味的“乡色酒”,让你忍不住呷啜又不能痛饮。

久在异乡,身在旅途之人常常为一句熟悉的家乡话,一阵扑鼻的红枣粥的香气,一抹长满了乡思的老槐树催得潸然泪下。

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个人的心灵归宿总是生你养你的那片热土!附:板书设计爱北平——写北平——想北平以小见大对比《想北平》学情分析1. 学生基础分析:高一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对于鉴赏散文有了初步认识,所以在设置问题时候,要注意创设情景,以情动人。

老舍先生的文章本来就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这就让学生有兴趣阅读,能真正把握出作者的所感所想,体会作者感情,掌握其中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平日的写作中去。

2. 学生能力分析:高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应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想北平》本身又有可读性,所以,在激发兴趣,加强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较为轻松地掌握。

作者在文章中用了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母亲之爱来作类比,特别能令其产生共鸣,在文章片段练习中写的情真意切,非常感人。

3. 学生学习热情分析:适当运用多媒体,借助课件展示有关重点问题,准备适当的课内练习,做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的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机会,激发其学习热情;课堂展示习作,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及对祖国的热爱。

本文比较通俗易懂,相对难度不大。

在研习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一些问题,感悟散文精品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想北平》效果分析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当初设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充分认识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之后,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北平深深地爱和眷恋。

本节课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导入新课(以故乡名句导入,为后文理解课文打下基础)——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分享——拓展延伸;重难点突出,教法学法合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

整节课贯穿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

教学环境的创设,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结构设计合理,过程主次分明;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四大教学环节紧凑,步步紧扣,紧张而有序。

整节课学生学习状态积极,课堂上分组讨论,有实效,通过合作学习,缓和了课堂的氛围,学生互帮互助,互为补充,在讨论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制作匠心独运,使用得当,体现出组合优势;同时板书设计简洁,能反映主要内容。

视频播放,分组回答,精彩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

学生对文本研读和合作探究题的回答,证明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积极回答问题、展示习作等,都显示出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意识。

《想北平》教材分析《想北平》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一篇课文。

它本身的作用是让学生利用课内所学的知识、方法到课外去自学,体现的是知识和能力迁移。

另一作用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课内教材所学知识,积累语文的素养。

高一学生已接触到散文,是以写景抒情散文为主,对散文的鉴赏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

所以在巩固先前所学散文鉴赏方法的同时,要继续巩固鉴赏的方法和加深鉴赏的深度,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是一篇典型的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作品的内涵是以审美意义的存在为依据和前提。

“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想北平》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延伸课内教学重点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因为散文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主要是语言的含义及情感)。

高一学生已接触到散文单元,对散文鉴赏的一些基本方法已初步掌握,因而根据散文鉴赏的方法,揣摩语言含义及情感的单元教学教学目标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散文鉴赏技巧的运用,揣摩语言的含义和情感,掌握散文的写法“形散而神不散”。

教学重点是鉴赏的方法,对散文语言的鉴赏主要是语言的情感和含义的鉴赏。

教学难点是语言的特色和关键语句的情感和含义。

教学依据是,散文的语言往往渗透作者的情感而散文语言的情感又往往是作者写作意图的流露,大多时候它就是文章的中心。

把握了这些也就把握了文章,其它问题也就随之而解。

同时学生平时在鉴赏方法上积累较少,生活的经验积累也少,故而少年人来理解成年人的情感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又因为第三册的散文单元目标是把揣摩语言作为重点来对待的,在整个单元的编排中体现了这一精神。

另外,散文本身的语言特点就是渗透情感,具有丰富的含义。

《想北平》评测练习1、加点字注音浸湿()黏合()什刹海()参差()菜谱()空旷()濒临()道观()2、根据注音写汉字期年( ) zhé ( )伏隐dùn ( )zhì( ) 息 jué ( )悟 hào ( )天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俊伟峻伟愧杀惭愧(1)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___________。

(2)___________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前。

(3)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________.(4)所托之事,未能妥当安排,深感_________.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辜负僻静脉搏旁证博引B.蛰伏磋商凌驾欢欣鼓舞C.窒息纰漏辐射各行其是D.残骸寥落寒暄委曲求全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那几幅画都不怎么徉,只有这一幅山水画还差强人意。

B、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 2 日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再次大放厥词,诬蔑中国增强军备“威胁周边国家”。

C、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即将开演了,热闹的城镇顿时变得万人空巷。

D、今年人夏以来,不少地方发生电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除了夏季空调增加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6、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美国一小说B.《热爱生命》杰克 .伦敦美国一小说C.《沉沦》一郁达夫一中国——散文D.《我与地坛》一一史铁生一中国现代一小说《想北平》教学反思《想北平》这节课上完的时候,心情轻松了许多,其实不管成功与否,总觉得像完成了一件重大的使命,毕竟紧张了好多天,终于精心准备了一堂课,总会有得有失,尽管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课堂上我给学生们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交流,自主合作,畅所欲言,提高了语文能力。

鉴于目前学生语文学习很大的障碍,就是不会赏析语言,所以这节课我把训练的重点放在对语言的品味赏析上,整堂课下来,觉得还是有些成效的,学生们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品味课文中蕴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既突破了教学重点,也让学生收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就这一点说来,还是有些欣慰的。

但完美无缺的课也是很少的,正如人无完人,细致地分析这节课,还是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应该从内容的了解到语言的赏析,由表及里,也许那个年代对于学生实在太久远,以致对课文内容还是不够了解;其次,应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去讨论,大胆展示;还有就是自我感觉语言的品味深度还是不够,学生的活动人数相对也少些,全员参与意识还是欠缺。

要让学生善于动嘴、动脑、动手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还有上课过程中老师激情不足,不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来。

因为是第一次录课,心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有些引导学生思考的语句以及加深学生思维认识方面的点拨忘了说了等等。

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我想上一堂课就是一次锻炼,通过锻炼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才会不断的进步,我期待着我能进步得更快,能够让我的语文课更完美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多读书、多跟同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多锻炼自己!《想北平》课标分析一、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的要求是: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相关主题